農村基層民主管理的有效實現形式,有利于鞏固農村基層政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貴州省畢節市鴨池鎮在全鎮創新農村基層民主管理制度,推行了村級組織“輪值主席”和“候任干部”制度。
尋源
鴨池鎮位于貴州省畢節市東部,距畢節市城區7公里,具有城郊結合部的典型特征,城市與農村、工業與農業相互交織,盤根錯節,各種矛盾十分尖銳。特別是企業與村組織、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政府、工人與農民、干部與群眾之間因征地拆遷、進廠務工、地界糾紛、環境污染、工農差距、外來人口等因素導致村企關系、企企關系、外來人口與當地群眾關系復雜,上訪告狀、惡性斗毆等事件頻發,企業生產環境不好,群眾怨聲載道,干群關系緊張,嚴重影響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如何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化解復雜的社會矛盾、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鴨池鎮黨委、政府經過認真分析發現,矛盾和問題產生的根源主要是個別村干部作風不扎實,群眾對干部信任度低,群眾對村務的參與度不夠,因而對干部產生了很多誤解。當務之急是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取信于民,“輪值主席”、“候任干部”制度由此而產生。
探索
每月15日以村為單位組織召開村民議事決策大會(凡年滿18周歲以上的村民均可參加),學習傳達上級有關精神、討論村務、評議村干部、選舉輪值主席、推選候任村干部。首次村民議事決策大會由鎮黨委主持召開,從第二次開始,村民議事決策大會由輪值主席主持。會議議程主要包括以下幾項:第一項,由村支兩委干部對上月工作進行述職、述廉(現場記錄備案),提出下月工作打算。第二項,請財務理財小組長或監督小組長公布上月村財務收支明細。第三項,未完成上月工作任務的村干部提出整改意見或說明原因,參會村民對村干部工作進行評議。第四項,研究下月工作。按照程序,下月工作內容要在會前召開支委會討論形成初步意見,交村委會研究認可后,再提交黨員大會討論,意見基本統一后,正式提交村民議事決策會進行表決,2/3以上的參會村民同意后,才能付諸實施。第五項,推選下月的輪值主席。輪值主席從產生之日起參與村務工作,主要任務是代表全體村民對村務工作進行監督、提出合理化建議,并幫助村干部做好群眾工作。輪值主席每月一推選,享受50元補貼。每年每位村民最多只能擔任一次輪值主席。第六項,推選候任村干部。一個職位只推選一位候任村干部,候任村干部要主動參與村務工作,全面了解村務工作開展情況,重點監督自己所候任職位村干部的工作情況,做好記錄,并向村民議事決策大會報告,提請會議評議。如果村干部在評議中不稱職,未得到與會村民認可,該村干部就會被停職停薪,由候任村干部暫時代替工作。被停職停薪的村干部按照要求進行整改,在下月的村民議事決策大會上匯報整改情況,如果得到村民認可,即恢復原職原薪,否則不再擔任原職務。候任村干部在代替被停職干部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在以后的村級班子調整中,優先選入班子或根據工作需要擔任主任助理等職務。
成效
鴨池鎮推行“輪值主席”和“候任干部”制度以來,徹底扭轉了長期以來村干部工作被動的局面,干部作風變了,群眾心氣順了,發展環境好了,初步形成了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成效十分顯著。
一是村民民主權利得到真正落實。村民議事決策大會拓寬了村民代表大會的作用范圍,村里的事情由村民做主,村民參與熱情高,主人翁意識強。村民參與權、知情權、表決權、監督權得到全面落實。“村官村民選、村策村民定、村情村民知、村財村民理、村務村民管”,村民實現了當家做主。
二是村干部的作風明顯好轉。村干部工作公開、透明,始終處在村民的監督之下,杜絕了個別村干部作風懶散、以權謀私、瞞上欺下的現象。村干部工作責任心普遍增強,黨員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得到強化。
三是農村各項工作推進順暢。村民訴求渠道暢通,干部作風轉變,干群關系和諧。干部為群眾想大事、解難事、辦實事,干部群眾心連心,村干部工作得到廣大村民的理解、支持和擁護,工作干起來特別順暢。
四是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鴨池鎮26個村推行“輪值主席”和“候任干部”制度以來,社會治安好了,村容村貌美了,鄰里和諧多了,村民上訪少了,共謀發展的愿望強烈了,村民文明程度提高了,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農村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