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
最近,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石城村的林清貴一有空閑,就忙著往田間地頭和村民家里跑。只因他身上多了個“職務”——村廉情監督員,專門負責監督村干部工作生活行為。任職以來,他已列席了多次村兩委會議。
翁厝村的廉情監督員黃洪飛則擔負起了村里公益事業的組織和發動工作。他們村原打算要擴建一條7公里的水泥村路,但在制訂集資方案時,8個村民小組各有各的想法,無論哪種方案,總有村民懷疑村干部偏袒某一方。群眾推舉老黃出面,最終一個方案得以通過,水泥路順利建成。
創新
2009年5月,福建省秀嶼區紀委探索在全區農村中建立農村廉情監督員制度。根據規定,廉情監督員從所在村(居)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干部、勞動模范等中選聘,且必須是中共黨員,年齡不超過65歲,聘期2年,由鄉鎮黨委聘任,區紀委備案。每個鄉鎮先挑選3個村試點,每村1名廉情監督員,這3人組成一組,以組為單位參與這3個村的廉情監督工作。廉情監督員的權責主要有:收集當地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監督村(居)干部工作作風、遵紀守法、廉潔自律、公正辦事等情況,列席村兩委各種會議并有權對村干部質詢和評議、查閱村(居)財務賬目,協助鎮紀委調查村(居)干部違紀問題。
據秀嶼區紀委書記鄭金輝介紹,廉情監督員們負責監督的內容主要有:村(居)干部在計劃生育、批地建房、資金補貼發放、中央各項惠農政策執行兌付情況以及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
旁白
石城村監督員林清貴:我們是公開監督,不搞秘密行事,有了問題就直接代表群眾面對面和村干部溝通,既幫村民說話,也幫干部解釋,是村里各種矛盾的“潤滑劑”。
石城村黨支部書記林炳東:能聽到不同的聲音是好事,有人天天監督著你雖然不自在,但再干事時就覺得踏實了。
埭頭鎮紀委書記張洪忠:鎮紀委總共5個人,其他4人均是兼職,專職的只有我一個。此前農村的監督工作一直因為人單勢薄而常感力不從心。設立了監督員后,可以對全鎮村干部工作生活情況做到基本掌握,村干部自我約束得到有效提高,群眾對村兩委工作也普遍給予了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