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升果汁不是國企,也不是上市公司,媒體的關注度較低,但是作為一個民營企業,能成功地將大摩(摩根斯坦利)告上法庭,并最終以僅向大摩支付700萬美元和解費的優勢地位了結一樁訴訟,成為中國企業首次通過法律手段在國際衍生品糾紛中為自己爭取到的最大勝利。其中經驗,值得許多曾陷入金融衍生品交易泥潭的國企借鑒。
2008年6月,海升果汁與大摩簽訂了一份外匯套期保值合約。之后不久,大摩要求海升支付高額保證金,海升拒絕支付。2009年4月,海升在中國法院對大摩提起訴訟,一個月后大摩在英國法庭提出反訴。同年10月,英國法庭裁決,駁回摩根斯坦利訴訟請求。今年1月,海升宣布與大摩達成和解協議,并將向對手方支付700萬美元的和解費。
訴訟涉及的外匯互換合約并不具備套期保值功能,對于海升果汁而言風險和收益嚴重不對等,是欺詐。
首先,提前中止條款的規定嚴重不對等。合約規定該合約開始6個月后,摩根斯坦利有權于任何時段中止該合約。而海升果汁如果想要提前中止合約則需要支付3800萬美元罰金。由此可見,雙方的提前中止條款是嚴重不對等的,這個條款將摩根斯坦利的利益保護得非常完善:如果價格對摩根斯坦利有利,他們會一直持有合約;如果價格對摩根斯坦利不利,則他們可以提前中止合約,而不向海升支付任何費用。但合約對海升的利益卻沒有任何保護。這樣嚴重不對等的條款,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欺詐性。
其次,合約使用的標的物是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牌價(Non-deliverable Forward NDF)。這個市場的流動性很差,價格容易被操縱,市場波動率很高。以這樣的市場價格作為標的,也注定了這個掉期合約的公允價值變動很大,市場的任何細微變化都可能引起公允價值的波動,從而觸發高額的保證金條款。
與大摩和解后,盡管仍需付出700萬美元的代價,但相對于摩根斯坦利在訴訟中要求索償的2600多萬美元,海升果汁已算是取得很大的勝利,也開創了中國企業在套保訴訟中勝出的先例,具有很大的借鑒價值。
第一是當面臨衍生品糾紛時,要敢于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金融衍生工具是高級市場工具,應用起來較復雜,對投資者的水平要求較高。而我國企業尚處于衍生工具使用初期,與具有豐富衍生品知識和經驗的外國投行產生糾紛后,容易產生畏難情緒,輕易就放棄了捍衛自己合法權利的決心和立場。
第二是在訴訟中要堅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廢。在海升果汁提出訴訟后,摩根斯坦利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就在英國法庭提出反訴,其目的除了希望英國法庭能夠支持摩根斯坦利的訴求外,還希望以此對海升果汁進行恐嚇,迫使海升果汁能夠撤銷在中國的訴訟。但是,海升沒有害怕、屈服,而是聘請了律師進行應訴,最終獲得了勝利。
第三是尋求法律和金融衍生品專業機構的咨詢。海升果汁從開始對保證金條款全然不知的被動局面,到能夠有理有據地對摩根斯坦利提出訴訟,其中獲取過法律和金融機構的專業意見和幫助。這些專業意見為海升果汁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