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是由戰略危機到流動性危機,然后到信用危機,從美國向世界各國擴散,從虛擬經濟領域向實體經濟領域蔓延,導致了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世界經濟格局因此發生了新的變化,中國也必須轉變思路提出新的應對措施。
世界經濟格局變化
原來的世界經濟格局是以金融為主的國家向依靠資源、依靠制造業的國家借錢,借了錢以后通過高杠桿化率運作賺錢,賺了錢后拿這些錢買資源和產品。
“杠桿化率”高說明金融消費高,但監管不到位,就容易引發信用危機。當發生信用危機以后,必然就使得危機向實體經濟方面蔓延。因為信用危機產生了三個現象:銀行惜貸;投資者惜投;消費者惜購。實體經濟是靠銀行貸款、投資、消費來拉動的,如果發生了上述現象,實體經濟就要大幅度下跌。從這個角度來分析,當發生了金融危機以后,西方金融發達國家的情況,必然是去杠桿化。去杠桿化體現在儲蓄和消費的關系上,就是西方國家由原來的高消費、高借貸轉變為少消費和多儲蓄。因此,西方國家對于中國等依靠制造業為主的國家來說,外需減少了。外需的減少必然要通過內需、投資和消費來補償。
適度發展金融創新
中國的情況正好與發達國家相反,中國的金融創新不足,必須大力推動金融創新。最近國務院公布,中國股市將實行融資融券,退出股指期貨。融資融券指不但可以做多,而且可以做空。融資融券、買空賣空實行以后,實際上不是只有股市上升才賺錢,而是股市下跌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做空機制來賺錢。股指期貨也是同樣的道理,人們可以估多也可以估空。股指期貨不是用上證指數,而是用滬深300。如果估計股指期貨會上漲,就可以通過買賣股指期貨的合約來做這個投資。
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的推出將會改變中國股市單邊市的重要缺陷——單邊市就是只能做多不能做空。中國對于單邊市的現狀的改變就是金融創新。金融創新要逐步、穩步的推進,同時金融監管也要跟上,做到合理、合法、適度、有效——既要防止過度投機,又不能管死了。金融危機以后估計虛擬經濟的規模會適當收縮,特別是金融衍生品,會更加慎重。中國的虛擬經濟規模很小,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比例大概是一點幾比一的關系,中國要適當地發展虛擬經濟。不發展虛擬經濟,中國在國際金融的競爭中就處于劣勢。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還要切實注重可持續發展戰略,不能一味地追求過高的經濟增長。否則,就會給子孫后代欠下環境、生態、資源的債務。
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就產生了北美自由貿易區。中國通過這次金融危機國際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們也應該坦率地承認,我們還只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現在不要想我們能夠英雄救美、英雄救歐,我們先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中國要與周邊的國家搞好合作。2010年1月1日,中國實現了10+1——東盟10國加上中國的自由貿易區,絕大多數的商品實現了自由貿易的免稅。現在正向10+3努力——東盟10國加上中國、韓國、日本。如果10+3能夠實現,其GDP大概占世界的20%。現在歐盟GDP占世界的28%,北美GDP占世界的25%。東亞10+3將會成為第三大經濟體。中國主張世界多極化,一個多極的世界會更加安全和更加穩定。
加快發展內向型經濟
中國經濟很大的成分是靠外貿,但在金融危機發生以后,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是靠投資拉動的。因此,中國今后的經濟增長,一定要把重點轉到內需上。經濟增長要以擴大內需和增加居民的消費需求為重點。其他的發展中國家,也在不斷地積極出口,所以出口面臨的形勢很嚴峻,中國要更多地發展內需。
目前,中國很多產業部門的生產能力、需求都飽和了,再過多地投資,必然造成產能過剩、庫存積壓、效益降低、污染回潮。發展內需靠大量的投資是不可持續的,必須要靠刺激消費來拉動經濟。一是讓人們有消費的能力,就是要提高人民群眾的購買力;提高工資性收入;增加財產性收入;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提供低保補貼;促進信用消費。其中提高工資性收入是根本,而且要從三個制度化方面來安排。一是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經濟增長同步——經濟增長如果是8%,收入增長也應該是8%;二是努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企業沒有經濟效益提高工資是沒有來源的;三是隨著物價的變化來提高工資。
除了讓大家轉變觀念愿意消費外,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提供新的消費熱點。個人認為,在金融危機以后,中國的經濟會有幾個發展的熱點:
一是新能源。新能源發展會減輕人類對石油的依賴,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是現代服務業。現代信息業、現代金融業、現代會展業、現代咨詢業和現代管理業等現代服務業都是高附加值的產業,但是在中國的發展卻相對較慢,這些必然是中國發展的第二個方向,特別是現代金融業。
經濟發展水平高低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主要依靠原材料,主要是出口資源;第二個層次主要依靠產品;第三個層次主要依靠資本;第四個層次是依靠標準、品牌、專利來加強。現在美國主要是靠資本、專利來賺錢,中國是靠原料和產品創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靠自己的創新。中國首先要學會運用資本,在國際金融競爭中取得長遠的勝利。其次,技術創新要注重積累,追求我們自己的知識產權和自主創新的技術。
三是城鎮化。中央提出來要以城鎮化為依托實現城鎮化。使農村更好的提高農業生產力,并為發展工業和服務業提供更多的勞動力資源。從世界各國的發展來看,工業化也伴隨著城鎮化,我們還要進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