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拉薩百貨大樓改制的經驗看,租賃經營可以作為產權制度改革中的過渡階段,以實現平穩過渡
我們對企業改制的一般認識,是指產權制度改革。例如將國有獨資企業改制成混合所有制企業,或改制成民營企業。企業改制除了產權制度改革(股份制)作為主要形式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形式?
按照《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意見》國辦發[2003]96號中的提法:“國有企業改制應采取重組、聯合、兼并、租賃、承包經營、合資、轉讓國有產權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種形式進行。”據此,租賃經營也是改制。
2009年我去西藏拉薩調研,拉薩百貨大樓改制時采取的是租賃經營的方式,有些特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從行業上看,拉薩百貨大樓所從事的零售業屬于充分競爭行業。從企業規模上看,拉薩百貨大樓屬于國有中小企業。按照國家“抓大放小”的改革方針,引入多元資本,進行產權改革、身份置換是內地國有中小企業改制的通常做法。然而經過拉薩國資委分析,拉薩百貨大樓改制并不適宜采取這種一步到位的改制方式。他們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采取了資產租賃經營的方式。這是源于:拉薩百貨大樓改制方案是職工(含管理層)控股。拉薩百貨大樓的凈資產將近1個億,職工只有116人。按照常規做法,若在凈資產扣除職工經濟補償金(按照當地平均工資水平測算的補償金總額為300萬元,占企業凈資產的3%)的基礎上,讓管理層、職工出資收購實現持大股,由于凈資產余量過大,職工無力做到。另外,引入外來投資人不易被大多數職工接受,涉及民族區域的穩定問題。
拉薩百貨大樓的租賃經營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首先,由職工籌資建立承租公司。其次,確定合理的租賃費。再次,國資委將企業上繳的租賃費,返還企業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形成的固定資產是國有資產的增量。
過去有些企業改制,同樣遇到資產量過大的問題,為一次到位實現職工控股,便想方設法壓低存量,導致改制過程不規范,留下很多后遺癥。拉薩百貨大樓改制從實際出發,通過租賃經營化解了這個難題。
改制后的拉薩百貨大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經營管理,企業的經濟效益有了明顯提高,2009年各項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與改制前同期相比,銷售收入增長34.6%,利潤上升19.6%,職工收入增長15%以上。國資委將上繳的租賃費作為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進行設施改造,進一步促進了拉薩百貨大樓的發展。職工的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通過改制,進一步理順了體制,增強了企業活力。目前,拉薩百貨大樓正在進行整體的升級改造工作,以打造高水平的大型綜合化零售企業,繼續保持其在西藏地區百貨零售行業中的龍頭地位。
據了解,租賃經營只是拉薩百貨大樓改制的第一步,時機恰當時,企業還要進行二次改制,即產權制度改革。
從拉薩百貨大樓改制的經驗看,租賃經營可以作為產權制度改革中的過渡階段,以實現平穩過渡。拉薩百貨大樓改制,是資產量較大的零售貿易類企業改制的一個典型案例,為同一類型國有中小企業改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