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有志于咨詢事業的咨詢師們,都想充分的利用好項目內和項目外的時間和資源,來提升自我層次,永葆升值。但是,往往我們更加關注業務的成長,尤其是項目上的,而無意識的忽視了管理的提高。前者我稱之為“做事”,提升的是智商;后者我稱之為“做人”,錘煉的是情商。因此,咨詢師的成長應該是“做事”與“做人”的平衡發展,智商與情商的共同提升。
那么,為何要“做事”呢?
“做事”是三個主體價值實現的載體,是三個方面發展的基礎。
首先是自我價值的載體,是自我發展的基礎。咨詢師的價值首先是通過做事來體現的。做事體現了其自我價值,承載了其個人發展的使命,做事的質量決定了自身價值的大小,更預示了未來發展的前景。
其次是公司價值的載體,是行業發展的基礎。如果說,咨詢是企業實現價值的助推劑,那么,咨詢師就是咨詢價值的載體。咨詢師表現出來的做事質量,體現了公司的價值,決定了客戶對公司的認可程度。客戶是咨詢公司生存的主要來源,因此,做事的質量就成為整個咨詢行業良性發展的基礎。
最后是客戶價值的載體,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有質量的做事才能最終助力客戶實現價值。企業是社會發展的細胞,企業的騰飛帶來了整個機體的有序聯動,激起社會發展的漣漪。因此,做事的質量也將在中觀層次上實現企業價值,推動社會發展。
如何“做事”呢?
簡而言之,就是保質、保量、準時。準時是做事的基本要求,保量是做事的數量要求,而保質是我們做事的最終要求。在保證整個項目數量的情況下,需要處理好時間與質量的關系。同時,不同主體做事也應有不同的要求:對于個人要求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快的成長,對于公司要求在有限的時間、最小的成本下獲得客戶最大的認可,對于客戶要求在預期時間與成本下獲得最好的效果、最高的價值。
但是,如何評價做事的效果呢?在此,設定微觀層次的評判標準:質量、成本、進度。即是否在預期的時間以內,用較低的投入獲得最大化的效果。
為何要“做人”呢?
咨詢項目注重團隊合作,一個人的成功并不代表整體的成功。同樣,一個人做事的質量也未必意味著整個項目的質量。這就需要在項目中學會做人。因此,做人是良好團隊合作的必然要求,是達成整體最優的必然選擇。
如何“做人”呢?
一方面,態度要中正端和。中,言語客觀,不浮躁;正,思想前衛,不偏激,端,行為端莊,不孤傲;和,包容和諧,不獨行。
另一方面,在方式上須工作幫助,生活關注。既要在工作上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又要在生活上給予關心、愛護,不求回報的付出真心,相信自己也會被真心所包裹。
因此,只有在做事與做人上齊頭并進,在業務與管理上同步發展,在智商與情商上全面提高,我們才會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長,早日成為合格的咨詢師,并最終走近優秀,走向卓越。兩者缺一不可,不得偏頗,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營養均衡,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