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新春之際,隨同家人外出旅游。旅游第一站定在了香港。春節出境旅游人數不禁讓人驚嘆,今年的旅游情況比往年更加活躍。從九州港至香港的游客,還有從拱北口岸至澳門的游客,除了內地自由行旅客外,內地赴港澳旅行團的數量暴增,其中除了珠三角城市的旅客外,長三角地區、“兩湖”地區以及青海、內蒙古、東北地區組團赴港的旅客大幅增加。據了解,7天假期九洲邊檢站出境隊共驗放旅行團多達900個,超過以往任何黃金周出境旅行團的數量;而橫琴口岸的內地旅客數量達到出入境旅客總量的67%。另據有關統計,大年初四到初六,拱北口岸的內地居民出入境人數連續突破10萬人次,與港澳居民出入境人數各占“半壁江山”。大年初五,內地居民出入境總人數lO年來首次超過港澳居民,成為拱北口岸出入境客流中的“主力軍”。
入住香港的酒店后,我們便開始了香港之旅。和往年春節一樣,香港的街頭真是車水馬龍、繁華異常。左右環顧,大街小巷的名品店張貼了各式各樣減價折扣的宣傳廣告。香港是個“購物天堂”,這次我也成為其中的一員,要好好體驗一下。
置身其中。只見國外眾多大品牌云集,高檔商場遍布全港,海港城、太古、置地等大型商場,彌敦道上的LV和Gucci等著名品牌旗艦店坐落在街道兩旁。旺角,銅鑼灣等知名購物主街道全部都擠滿了前來消費的游客。與內地不同的是,我驚奇地發現,竟然每個高檔的名牌店門口都要排隊等候購買,一般都是二三十人的長隊,顧客按時間依次進入,并且提袋率很高,五六個人中差不多有一兩個人就會購買店內商品。更讓人驚奇的是,在這里,購買上千元、上萬元的奢侈品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似乎人們來港的主要目標就集中于這些物品,包、化妝品、眼鏡、手表之類的高端商品最受游客歡迎。絕大多數購買者都來自于內地,且購買力遠超于香港本地消費者。
有一家羽絨服專賣店,讓我記憶十分深刻。記不清楚什么牌子,只知道是國際上很大的品牌。看見7折的標識,我本來也想進去看看,可是剛要進,便被人攔截,說到那邊排隊。仔細一看門口的長隊高達五十人之多。我估計價格肯定十分便宜,萬萬沒想到,詢問了一下排隊的人,得知折扣后價格最低也在兩千多元,但大家還在紛紛熱議東西多么超值,價格多么便宜。
春節是旅游旺季,內地人到港澳高消費,甚至是奢侈型的高檔消費,這一現象說明了什么,又有哪些啟示?這確實引人深思!
促進消費、拉動內需是當前中國經濟的核心主題,再進一步細分,中國消費市場的打開,最重要的是關注兩個群體,一是城鄉地區的低收入群體,刺激消費,重點在于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增加購買能力;再有一個群體則是大城市中的中高收入群體,他們有購買能力、有消費需求,但內地的市場結構、水平往往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與港澳等境外區域相比沒有比較優勢。最為明顯的體現就是奢侈品市場方面。在國內,很多國外大品牌征收的消費稅非常高,所以商品價格也很高;但在香港,同樣款式的商品價格要便宜好幾倍,就是算上飛機票、酒店住宿等旅行成本,在港澳購物也比在內地劃算得多,這也是為什么國內游客,趁著春節旅游消費旺季,蜂擁而至港澳購物的主要原因所在。
作為一個游客,在感受港澳高消費文化的同時,我更加關注的是如何順應時代潮流和趨勢,大力開拓內地市場。
首先,我想應認識到,中國奢侈品消費已經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一是中國已經出現了一批有消費能力的富人階層,他們追求品位和個性化消費;二是在首先富裕起來的階層中,奢侈品形成一種示范效應,讓城市白領、中高收入家庭開始追逐,形成“排浪式”的消費大潮;三是現在許多獨生子女踏入社會,他們的消費觀念、消費方式已經改變,而且家庭也有實力支撐他們的新潮消費。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大大加速了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快速增長。
其次,我們還應認識到,無論從世界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看,還是從中國的實際情況看,國內消費市場的快速、大幅啟動,主力軍是中高收入階層。而中高收入階層也是奢侈品市場最旺盛的消費群體,他們有較高層次的審美能力和個性化的價值取向,注重物質需求與精神、心理需求的平衡,除了日常生活消費外,特別傾向于選擇具有高文化內涵、高品牌價值的奢侈型個人用品,如珠寶鉆石、服飾服裝、交通工具、商務用品等。抓住了這個消費群體以及他們的高端消費需求,也就等于占領了中國消費市場的塔尖領域,到時,我們不僅是一個消費大國,還是一個消費強國。
最后,將流失到港澳等境外地區的高端消費力拉回到內地,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尤其在商業領域,降低奢侈品、國外品牌各種稅率是有效之舉;此外,塑造具有國際魅力的購物氣氛、消費文化,加強對高檔消費品的業態研究、市場細分、服務挖掘也至關重要。我們的市場足夠大,據了解,當今全球四分之一的奢侈品都由中國人購買,但中國人60%的奢侈品是在國外(境外)購得,因此,把這60%的市場搶回來,是中國國內商業系統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