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承接上文,“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講的是八卦的形成過程。而這一句則順勢推演,從八卦進而到萬物,這一句展現了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引伸與觸長。這里自然就會提出一個問題:八卦,作為一個符號框架,如何能夠囊括萬物?本句就道破了其中的關鍵。
引伸:亦作“引申”,指延展推廣,謂由一事一義推延而及他事他義,引而伸之指的是由某件事或某種思想推衍到其他有關的意義,并進一步加以發揮,這是一種貫通的發展;
觸類而長:指掌握一類事物知識或規律,就能據此而增長同類事物知識。孔穎達疏:“謂觸逢事類而增長之。”意味著掌握一類事物知識或規律,就能據此而增長同類事物知識。觸長闡釋了一種橫通的發展。
把引伸和觸長聯系在一起,橫縱交錯,就是從點到線以及從點到面的推演,因而八卦所抽象出來的事物本質規律又可以回歸到萬物中去。
能事畢矣:能事即擅長的本領;畢即為盡,原指天下之能事盡在《易經》之中,后也指本領用盡了。
綜合以上的解釋,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從一件事物中了解到道理所在,再引申到它的內在含義,觸類旁通,進而推知同類事物的知識或規律。這樣天下所有的事情也就都能理解啦!
我們都知道,卦的模式是有限的,只有八個,演化出六十四卦,也只裝填了130幾個事物,怎能稱作萬物。客觀事物是無限的,所謂萬物,也只是一個概數。有限的八卦模式,要融入客觀無限的事物,這本身就是個矛盾。
所以,八卦采取了引伸和觸長的方式,從“遠取諸物”到“近取諸身”,從我們對周邊看得到的事物到我們自己本身,即從身外之物到身內之物,八卦抓住事物本身的精要和規律,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得八卦既來源于天地萬物,又可以無限延伸發揮開去,由此依次將世界萬物萬事盡收于其中,在有限的八卦模式內容納無限的事物,幾天下所能引舉出來的東西無不包括其中,故言“天下之能事畢矣”。八卦就像一把金鑰匙打開了我們看待世界和未來的大門,所以掌握了這門學問,我們就能在有限的人生經驗之上把握到指路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