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在海外遭遇的知識產權圍剿戰如同一場真刀真槍的絞殺戰,在這場大戰之中,中國企業更像是馬蹄下的草坪,敗訴而歸已是司空見慣。但就在2009年末,中國木地板企業燕加隆在德國勝訴,再一次擊碎全球木地板巨頭Unilin的專利保護陰謀。燕加隆也因此也成為惟一在加拿大反傾銷反補貼、美國337調查、德國臨時禁制令案中三戰全勝的中國企業。
隨著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產品不斷向海外推進,這也引起了西方相關壟斷企業的排斥和打擊。利用專利保護名義對中國企業進行牽制和壓制,已成為西方企業巨頭的常用手段。正如燕加隆事件中,全球木地板巨頭Unilin正是利用相關貿易條款,遏制燕加隆在海外專利授權,維護其專利壟斷地位。這也足可以看作是西方企業巨頭以專利保護陰謀遏制中國企業海外發展的一個縮影。透視該縮影,也能看清西方企業巨頭與中國企業在知識產權上激烈的圍剿與反擊大戰。
燕加隆突圍絞殺戰險象環生
Unilin遏制燕加隆海外發展由來已久,時間可以追溯到2004年9月,Unilin在加拿大煽風點火,促使加拿大邊境服務署對燕加隆啟動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程序。燕加隆最終取得“零反傾銷稅率”勝訴的成果,但自此Unilin拉開了對付燕加隆的序幕。在Unilin的推動之下,加拿大邊境服務署又連續三次對燕加隆發動再調查,雖然燕加隆一直保持著勝訴成果,但Unilin仍舊死纏爛打,窮追不舍。
2006年,Unilin開始全面發動對燕加隆海外專利授權的阻擊戰。引發這場專利阻擊戰的導火線,就是深圳燕加隆旗下“森諾韋爾地板”發明了“一拍即合”地板鎖扣技術。因為木地板安裝,需要將分散的木地板進行牢固的拼湊,這就需要木地板鎖扣技術。在燕加隆“一拍即合”之前,世界就只有“水平鎖入”鎖扣技術,歐洲Unilin公司和Valinge公司幾乎完全壟斷了地板鎖扣技術,以至壘球眾多地板廠商每年要向這兩個公司交納幾十億美元的專利使用費。
沒有專利權就沒有主動權,燕加隆投入巨資自主研發出“一拍即合”木地板鎖扣技術,成為世界首創的垂直嵌入型鎖扣技術,突破了歐洲的“水平鎖入”鎖扣理念,一舉打破了歐美的專利壟斷。同時,“一拍即合”開創了全球地板鎖扣技術發展的新領域,燕加隆也因此成為全球三大地板鎖扣專利持有者之一。
燕加隆“一拍即合”技術的橫空出世,這在Unilin和Valinge看來,已經從根本上威脅到了他們在全球的專利壟斷格局。Unilin在中國的專利授權費,從每平方米1美元下調到0.65美元左右。面對巨大的利益損失,Unilin對燕加隆展開了更為猛烈的攻勢。
2006年,Unilin在美國發起專利貿易訴訟“337調查”。2007年1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最終裁決燕加隆的“一拍即合”鎖扣地板產品沒有侵犯Unilin公司的任何訴爭權利。Unilin再次在美國敗訴,但這并不意味放棄對燕加隆的阻擊。
勝訴美國“337”調查后,燕加隆集團投入巨資生產應用了“一拍即合”鎖扣技術的“森諾韋爾”品牌地板,在國際主流市場的份額逐步攀升。燕加隆的快速發展讓Unilin深感全球專利壟斷的危機,按Unilin的邏輯,如果不除掉燕加隆,將后患無窮。Unilin醞釀著下一個圍剿燕加隆的計劃,企圖將燕加隆一舉打垮。
2009年1月,Unilin全然不顧美國國際貿易法庭“337”最終裁決的事實,抓住燕加隆在德國漢諾威參展機會,利用德國法律的漏洞,以“燕加隆公司產品侵犯了Unilin專利權”為由,申請漢堡法院對燕加隆發出緊急禁令,并且沒收了燕加隆的展品。此次訴訟,燕加隆耗資一千萬人民幣,并且聘請了德國一流律師全力應訴。終于在2009年11月6日,德國漢堡法院宣判燕加隆勝訴,撤銷了臨時禁令。燕加隆在德國勝訴,讓Unilin利用相關法律阻擊燕加隆的陰謀再次落空,同時也避免中國地板產業核心專利的國際授權被壟斷巨頭以專利訴訟的形式剿殺于搖籃之中。
燕加隆之所以能在Unilin制造的三場官司中保持全勝戰績,就連國外法庭都不得不判燕加隆勝訴,根本原因就在于燕加隆掌握了世界木地板最先進最核心的專利技術。如果燕加隆沒有這一自主創新的核心專利,可能早就被Unilin打回老家。海外專利保護大戰陰謀重重
回望Unilin對燕加隆發動的一系列專利圍剿戰,難免令人生畏。Unilin一旦勝訴,燕加隆將直接退出歐美主要市場,那么Unilin專利壟斷將無人能撼,并且可以享受每年來自全球幾十億的專利授權費;Unilin一旦敗訴,就會通過“馬拉松式”的訴訟,大量的消耗燕加隆公司的實力,從而達到利用高額官司費用拖垮燕加隆,延緩并阻止燕加隆全球專利授權步伐的目的,讓燕加隆失去與Unilin抗衡的最佳機會。Unilin的執著,燕加隆的堅持同時也折射出海外專利圍剿戰的重重陰謀。
Unilin對燕加隆的專利圍剿雖然屢戰屢敗,但卻是越戰越勇,大有不勝不罷休的架勢。Unilin之所以會如此阻礙燕加隆的海外專利授權,除了維護其全球專利壟斷地位和每年幾十億的專利授權費以外,還欲通過類似“337調查”這類的相關法律條款,將中國產業鏈封鎖在價值鏈的低端,遏制中國產業升級和產品出口,達到經濟打壓的目的。
中國企業集體突圍任重道遠
燕加隆旗下的“森諾韋爾地板”之所以能三次打贏Unilin制造的一系列官司,除了燕加隆有雄厚資本做后盾、聘請國際一流律師積極應訴之外,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燕加隆掌握了自主創新的核心專利技術,這也是應對Unilin瘋狂阻擊堅不可摧的盾牌。
但也要看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燕加隆都會在海外遭遇到如此的專利圍剿戰,中國一些沒有核心知識產權的企業,更是難逃西方企業巨頭知識產權保護的魔掌。現實語境之下,面對西方企業巨頭發起的專利侵權控訴,對于絕大部分涉案的中國企業來講,沒有自主的核心專利技術、沒有雄厚的訴訟資金、缺乏對相關國際貿易條款的了解等等因素,最終導致了中國企業在海外專利保護中集體性的弱勢局面。
造成這個慘烈局面的根本因素又是中國企業短時間內難以扭轉的,這也注定了西方企業巨頭的專利保護陰謀既像陷阱又像高山,將長期橫在中國企業面前,成為中國企業真正打入歐美市場必經的一道坎兒。令人遺憾的是,中國企業要么是掉入陷阱一蹶不振,要么是站在山腳下望而興嘆。
燕加隆突圍Unilin的專利圍剿陰謀,并不意味著中國企業都能幸免于西方企業巨頭的專利圍剿。中國企業要集體性的突圍西方企業巨頭的專利陰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當中國企業真正掌握自主創新的核心專利技術,并且熟知國際貿易的游戲規則,“燕加隆現象”才可能會被普遍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