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國政協和人大會議——“兩會”已經閉幕了,但對于那些在“兩會”上被代表委員們熱議的問題,“兩會”之后才是剛剛開始。代表委員參政議政的關鍵并不在于“參議”本身,而是在于“參議”之后的行動,那些焦點,熱點問題的意義和價值不僅在于提出過程中,更在于解決。正因如此,在會議結束之后,兩會中所熱議的、公眾所關注的熱點問題是否還能夠被持續跟蹤、民眾的期望是否能夠得到持續響應,才是評價兩會實際效果的客觀標準。從執行角度講,這一問題的核心在于究竟由哪個行政部門負責地把焦點問題執行好,解決好,代表委員們如何對行政部門的執行結果進行監督與回訪。
今年兩會向世界傳遞出四點“中國共識”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轉變”上有突破,在“發展”上見實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急民所急,憂民所憂——保障和改善民生一刻不能松懈;保證人民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凝聚起全國上下各方面智慧和力量;求真、務實、開拓、創新——以良好的精神狀態迎接后危機時代的新挑戰。
今年的兩會凸顯四大板塊:收入分配帶來的消費板塊、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節能減排板塊、民生帶來的政府在醫藥等公共品上的配套板塊、新經濟模式產生所帶動的板塊。
要解決好兩會中提到的問題,要把握“兩會”的著眼點和著力點,我想不單是行政部門需要來擔任執行任務,更重要的是全面共識,全民參與,全體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