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讀清史,很有收獲。清朝吏治腐敗是出了名的,貪官如過江之鯽,但廉吏也是有的。于成龍和張伯行,便是康熙朝著名的兩位廉吏。
于成龍被康熙譽為“天下第一廉吏”,張伯行則被康熙譽為“天下第一清官”。為何有兩個“第一”?因于成龍生活在康熙前期,張伯行生活在康熙中后期,清史均有傳。兩個“第一”,的確難分伯仲,但縱觀兩人廉潔自律、勤政愛民的事跡,我有一個強烈的感受:清官很不好當。
于成龍外號“于青菜”,常以青菜、蘿卜佐餐。據史載,于成龍日常食用極為簡陋,“日食粗糲”,“佐以青菜”。對于成龍來說,最好的菜是豆腐。每日清晨,他從市場上買二斤豆腐,足夠一日之用。在他的餐桌上,從無雞鴨魚肉,江南人傳為“于青菜”。于成龍喜半夜飲酒,每次以半壺為限,值五厘錢。他在湖北做官時,長子前來探望,食用照舊,兒子回家時,于成龍買了一只腌鴨,只切了一半給兒子,供途中食用。老百姓編了一首歌謠道:“于公豆腐量太狹,長子臨歸割半鴨。半鴨于公過夜錢。五厘酒價何處沾?!睋肚迨犯濉份d,他官居江南總督時,生活依然清苦。遇有荒年。以屑糠加少許米做粥喝,并說:“如法行之。可留馀米賑饑民也?!彼淖优齑┟裼玫暮忠?,或木棉袍,未曾穿一件珍貴的裘衣。如此自律,真是難能可貴。
張伯行抵制官場中的貪賄送禮之風,也是出了名的。他補授濟寧道時,人京晉見康熙帝。吏部一名姓陳的官員公然索要一份厚禮,張不納,因而不得晉見。另一名濟東道的官員饋以厚禮。陳某即安排晉見。張伯行怒目而視,寧可不見,也不送禮。張伯行出任江蘇按察使,按慣例,要向上司總督等送禮,約合白銀四千兩。他憤慨地說:“我為清官,豈能辦此!”康熙四十八年,張調任江蘇省巡撫。他一到任。就向全省發布政令,嚴禁上下送禮:“一黍一銖,皆民脂膏,寬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賜;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雖日交際之常,于禮不廢,試思儀文之禮,此物何來?”此令一出,廣大士民無不拍手稱快。他到福州上任時,見衙署“鋪設甚盛,金銀器皿,錦繡帷幕,炫耀于目”,便下令將陳設全部撤走,只留下前任巡撫不用的舊物。
清官之所以不好當,因為不僅要嚴自律,還會因此而得罪許多居官為了賺錢的人。于成龍和張伯行對上司不跑不送,于是引來了I好多同僚的攻擊和誣陷。因為對比之下,黑白更加分明。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要抹殺于成龍的清廉。福建省藩臺向康親王進讒言道:“于成龍收受賄賂,有玉佩為證?!笔聦嵤牵阂幻咸吹接诔升埫钊说洚斉f衣救濟窮人,便把自己家傳的一個玉佩送給差人進當鋪,于成龍并不知情。有人還向康熙皇帝進言,誣告于成龍官做大了,生活奢侈,直到于成龍病逝在江蘇與安徽兩省巡撫任上,地方大員來他住所,只見室中空蕩蕩的,僅在床頭放一個陳舊的方形竹制容器,里有一件舊袍,還有幾只瓦罐,盛了一點粗米和鹽制的豆豉??滴醯蹏@息道:“于成龍清苦天下第一也!”
既為清官,不僅要求做到清廉自守,也不能容忍那些貪官的種種惡行,不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張伯行上疏舉報江南江西總督噶禮受賄,即是一例??滴跷迨辏K省舉行鄉試,副主考趙晉等人內外交通關節,噶禮從中牟利五十萬兩白銀。蘇州考生千馀人抬著財神像入學宮,供奉明倫堂,辛辣諷刺官場錢能通神。張伯行立即上疏康熙帝,大聲疾呼,請求懲辦噶禮等人,“振千古之倫常,培一時之士氣,除兩江之民害,快四海之人心”,疏文出,遠近抄誦。捅了馬蜂窩,必定引火燒身。噶禮為自保,也羅織罪名,上疏陷害張伯行??滴醯塾谑窍铝顚扇送瑫r免職。好在公道自在人心,福建、江蘇百姓聽說張伯行被撤職,紛紛歇業罷市。張伯行于揚州交印之日,數萬人擁塞公館院內及街道,很多人要求赴京向康熙帝申訴。后案情查明,康熙帝申明為“保全清官之意”,作出最后判決:將噶禮革職,張伯行革職留任??滴蹼m為自己留下了面子,但噶禮還是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作者:重慶市萬州區周家壩三信小區玻璃廠宿舍19幢二單元501室,郵編40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