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墨爾本大學的最新一項研究發現,新媽媽的產后抑郁癥和丈夫對育兒的參與度有著很大的關系。如果丈夫能在育兒上親歷親為,比如為嬰兒洗澡、換尿片等等,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妻子患產后抑郁癥的可能。
故事陳述
陳述人:陳翼剛,兒子 1 歲
自從有了孩子,我覺得我的生活糟透了!這都是緣于妻子的變化。妻子本來是一個很開朗、活潑的人,可是她剛懷孕沒多久,就仿佛變成了另一個人,不單是情緒常常大起大落,動不動就哭,對社交和運動也都沒了興趣。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激素變化造成的,等到孩子出世就沒事了。可是現在,孩子都快一歲了,妻子的情況卻越來越差,真讓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好了!
她在懷孕期間有點兒妊娠高血壓,其實到最后控制得挺好的。但是生產時又出了點兒小意外,羊水破了后一直生不出來,最后只好剖宮產了,妻子也確實受了不少苦。之后,不知是兒子出生時不順利導致得不太好帶,還是妻子沒經驗,孩子經常哭個不停,不是不肯吃奶就是不肯睡覺,搞得家無寧日。總算等孩子好不容易睡著了,妻子卻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哭了起來,弄得我不知如何是好。哄她吧,她會越哭越厲害;不理她吧,又怕她更傷心,還影響了我們倆的感情。所以那幾個月我累極了,下班回來根本休息不好,心里也很煩躁,說實話,經常沒有耐心去哄她。
以前妻子心情不好時,除了和我嘮叨之外,還常常會打電話和好朋友說個沒完,現在我見她常常心情不好,就鼓勵她多和朋友聊聊,卻不見她采取任何行動。以前每次有家庭聚會或者同事、同學聚會,她都興致勃勃,現在可不一樣了,一點興趣和心情都沒有了。我擔心妻子這樣會越來越孤立,心情不可能有轉好的一天。
她也總是說累、困,可是真有機會休息時,她又說睡不著。有時候孩子哭起來,我看她也沒精神哄。我常常擔心她這么心不在焉的有一天會出意外,老實說,現在讓她一個人帶孩子,我還真有點兒不放心。
她的脾氣也變得很壞,以前她是個特溫和的姑娘,現在卻動不動就暴怒,有時甚至是跟還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大喊大叫、摔東西。這也讓我困惑,難道一當了媽媽都會變得這么不耐心?
我和單位里做了爸爸的男同事也討論過這個問題,很多爸爸都說孩子的媽媽在最初的幾個月里都會緊張,但也沒到我妻子這個地步,而且似乎時間也沒那么長,難道是她真的有心理問題了嗎?總之,這個女人讓我越來越不認識了。現在孩子還不到一歲,我就已經心力交瘁了,這日子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兒啊!
心理師點評
新媽媽,請笑納挫敗;新爸爸,請參與育兒
從描述看,這種情形很可能是患上了產后抑郁癥。其實,產后抑郁癥比人們想象得要普遍得多。新西蘭 2006 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每 6 位新媽媽中就有一位在嬰兒出生后的頭6 個月里患上產后抑郁癥。主要癥狀包括:情緒持續低落及不穩定,常常無緣無故或為很小的事就哭個不停,總是疲憊不堪,精力、精神不足,常常覺得很累但卻無法入睡,脾氣暴躁,沒有耐心等等。這些癥狀在你妻子的身上都可以看到。
一些研究者認為,生產過程困難是產后抑郁癥的成因之一。很多經歷了艱難生產過程的媽媽,都會有和經歷了嚴重創傷后一樣的心理反應。這種經歷令新媽媽正常的運作能力很久都不能恢復。敘述中你的妻子的生產過程很不容易,恐怕對她這段時間的情緒和心理健康也有不少的負面影響。
過度透支,導致惡性循環
我治療過不少產后抑郁癥的病人,發現患產后抑郁癥的新媽媽常常對隨著新生兒而來的一些負面經歷和情緒心理準備不足,因此,在她們的期望和現實之間就出現了一個落差,而她們往往不知如何面對這個落差,這是令產后抑郁癥無法康復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當孩子不肯吃奶或睡覺時,新媽媽就會有很強烈地被排斥感和失敗感,而她其實對這種感覺并沒有心理準備。如果這種經歷持續發生了一段時間,她就會得出結論,認為一定是自己有問題,自己非常失敗,不是一個好媽媽,并為此覺得很內疚和羞恥,也因此不愿意與朋友或親戚聯絡。為了補償自己的失敗,她一般會提高對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不斷忽視自己的需要,放棄令自己快樂的活動和享受,甚至是正當的、必要的休息。這種不斷透支自己的做法,不但無法扭轉令自己筋疲力盡的局面,反而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越有失敗感,就越提高對自己的要求,越不照顧自己,自己的狀態就越差,就越是力不從心,情緒也越來越不穩定。
積極參與育兒,幫妻子接納自己
要扭轉這個局面,新媽媽要明白和接受一個道理,即負面經歷和情緒也是育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所以,當自己在撫育嬰兒時遇到困難和經歷挫敗感時,不要不斷地批評自己和提高對自己的要求,要學會向周圍的人求助,要知道自己的身體和感情需要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連自己都照顧不了的媽媽,是不可能照顧好孩子的。因此,要抽一些時間顧及自己的需要,比如和朋友出去喝喝咖啡、聊聊天,或者做一做運動等。
另外,最近澳洲墨爾本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還發現,新媽媽的產后抑郁癥和丈夫對育兒的參與度有著很大的關系。如果丈夫能在育兒上親歷親為,比如親自為嬰兒洗澡、換尿布,半夜和妻子輪流起床哄嬰兒入睡等,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妻子患產后抑郁癥的幾率。這項研究還發現,丈夫的態度也非常重要,如果丈夫不但不參與家務,還對妻子的育兒能力發出諸多批評,就會大大地增加妻子患產后抑郁癥的可能性。
由此可見,丈夫參與照顧孩子是很重要的,不但可以為妻子分擔壓力,還能和孩子建立很好的感情和關系,一舉兩得。此外,還要記得多給妻子以正面的贊揚、鼓勵和支持。這樣,因產后抑郁癥而形成的情緒惡性循環就會被打破,生活也會回歸正軌。
心理師介紹
李夏林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婚姻和家庭輔導學碩士,現為香港國際心理服務公司資深心理輔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