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好媽媽時代

2010-01-01 00:00:00栩然
父母必讀 2010年2期

愛孩子的媽媽是好媽媽,有智慧的媽媽是好媽媽;全職媽媽是好媽媽,忙碌的職場媽媽同樣是好媽媽。

當我們想做到這個“好”字的時候,會感覺有動力,但也會產生壓力。而且,當我們完全變成了好媽媽時,是否會失去了自我,該如何平衡這兩者的關系?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媽媽慢慢來》《好媽媽成就好孩子》……太多好媽媽的字眼充斥著我們的眼球。

在看到這么多好媽媽范本、向她們學習的同時,我們也會迷惑:自己算是個好媽媽嗎?怎么做才能成為好媽媽?這個時代的好媽媽,和我們小時候理解的好媽媽含義一樣嗎?

在父母必讀育兒網的調查中,有18% 的媽媽否定了自己,覺得自己不是好媽媽;更多的41%的媽媽選擇了“還行吧”這個模棱兩可的答案;只有27% 的人肯定地說自己是個好媽媽;還有14%的人索性說“不知道自己算不算”。

那到底什么是好媽媽?先來看看媽媽自己怎么認為、爸爸如何看,就會知道,“好”是一個非常多元的詞;再聽聽教育學專家和心理學大師的意見,就會意識到,好媽媽并不難做到;還有幾位好媽媽榜樣的故事,也許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媽媽說

——把孩子照顧得很好

——會和孩子玩、了解孩子

——讓孩子快樂

——懂得尊重孩子、欣賞孩子

——給孩子一個幸福的家、健康的成長環境

——為了孩子可以放棄一切

——做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一起成長

——能給孩子好的物質條件,也重視教育

——能把事業和育兒處理得很好

——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知道如何引導

爸爸說

——有責任感,不總抱怨

——愛孩子,但不溺愛孩子

——不用孩子要挾我

——接受我愛孩子的方式,說話客觀些

——不逼迫孩子,真的能讓孩子快樂

——不放棄事業,不放棄自我,不放棄家庭

——處理好婆媳關系,寬容一些

——不帶著孩子排斥我

——盡量做好,但做不到也不勉強自己

——不人云亦云,在育兒上有自己的主張

專家觀點

申宜真:好媽媽,4個標準+3個智慧

4個標準

敏感

一個好媽媽,應該學會觀察孩子、關注孩子,保持對孩子各種需要的敏感。這對小嬰兒尤為重要,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保障。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要多想,他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每一件事的背后都是有成因的。

回應

有了敏感性之后,不能是毫無反應的,而應該有一個很好的回應。比如照顧孩子時,明知道他需要你陪他玩,仍然只顧自己看電視,就不算是有很好的反應性。

如果一個媽媽對孩子的回應很差,可能她對整個生活的反應性也不會很好。她和孩子之間不僅存在問題,和自己的老公、其他家人、同事之間也都會存在問題。

一貫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保持一貫的態度。其實,難就難在媽媽高興的時候會和孩子互動得很好,可是不高興時,就會傳遞給孩子不好的情緒,這對孩子是很大的傷害。

這是最重要的!一個不愛孩子的媽媽,怎么看孩子都不會順眼,怎么養育都會覺得自己很委屈。不過,愛孩子可能就意味著媽媽要放棄很多。包括我自己,即使始終沒有完全放棄過事業,而且很努力,但是我也會把很多的精力放在照顧孩子上。

3 個智慧

放手的智慧

如果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實在不知道該怎么做,或者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見效時,不如先放一放。

不過,等待不等于放棄。比如我的大兒子有一段時間厭學,我并沒有逼他,而是給他請了一個他喜歡的家教,也沒有更多的要求,只是讓他能跟上學校的功課就好。這樣做是為了讓他有一天突然決定要繼續學習的時候,能夠有能力去實現他的決定,而不會因為前一陣的放松,導致他在改變時因能力不足而產生挫敗感。

勇敢的智慧

為了孩子的心身發展健康,我們經常需要替孩子去爭取更多自由和寬松的環境,比如勇敢地改變幼兒園一些壓制孩子的做法。我的孩子不喜歡在幼兒園午睡,我就拿了研究報告去找園長,告訴他有7%的孩子是不用午睡的,這就給他爭取到了相當大的自由空間。其實,在這樣爭取孩子的權益時,我也會受到老師的“白眼”。不過既想要孩子幸福,又想顧及自己的面子,這太難了。有時候,我們也需要用其他方式打動老師,換取老師的理解和幫助,這也是一種人際智慧。

轉換的智慧

當我們遇到孩子的一些問題時,可能需要轉換一些想法,不要一味地去要求,而要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比如我的二兒子上小學的時候特別不喜歡做數學題,說什么也不肯做作業。我就給他做了一個數學方面的測試,發現他對那些找衣服上有沒有扣子之類的細節題不敏感,做得很差,而對數理邏輯關系的理解卻很清晰。我就意識到他原來并非不喜歡數學,而是不喜歡通過瑣碎的運算練習

來學數學,于是用數理邏輯的方式教他,他很快就愛學了。這位風靡韓國的專家媽媽的觀點,你覺得怎么樣?下面是3 位我們身邊的普通媽媽的育兒故事,也許會讓你覺得更親切并有所觸動。

好媽媽榜樣

從空中小姐到全職媽媽

出場人物:石佳音,女兒豆豆,4 歲。

印象素描:這位4 歲孩子的媽媽,還保持著空中小姐的身材和溫和的微笑,這讓我在第一眼看到她時沒敢相認,以為那是一位在等待男朋友的年輕姑娘。不過豆豆媽對于她原來的工作已全然沒有興趣,她所有的心思都在女兒身上。

全職媽媽的優勢

● 非常了解孩子

全職媽媽的最大好處,就是會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會非常熟悉你。畢竟全職媽媽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會非常的多,她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你都會知道、了解她到底是渴了、餓了,還是冷了或者想要拉臭臭。所以我覺得豆豆很乖,也很好帶,這可能跟我很熟悉她有關,畢竟從她7 個月開始,我就一直自己帶她。豆豆也很懂我,如果遇到我要處理一些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她也會非常安靜地等著,絕不會來煩我。

不過,即使是這樣每天朝夕相處,我怎么覺得我還是跟她待不夠啊!我們倆每天晚上睡覺前,都得互相抱著親半天。有時候周末她不用特別早睡覺的時候,我們倆就躺著聊天,能聊一個小時,那感覺特別特別好。

● 自己說了算

我覺得父母自己帶的孩子,會比老人帶出來的孩子懂事,因為大多數老人都會嬌慣孩子。盡管我非常非常地愛豆豆,但我會非常有原則:溫和而堅定。我希望孩子將來是一個很堅強的人,所以她從小被磕碰了,我都不會大驚小怪、問長問短,而是告訴她:沒事,就這么點兒小傷,沒關系!你真勇敢,真堅強!這可能在老人那兒就很難做到。前一陣豆豆在幼兒園把后腦勺磕了一個特大的包,都出血了,老師說她居然一聲沒哭。其實我坐在車上,摸著她那個大包的時候,把臉別到一邊,心疼得眼淚嘩嘩地掉,但是我沒讓她看到,因為我希望她將來能是一個心胸很“大”的人,不會為了這些小傷、小事傷腦筋。

● 充裕的時間

我的車上很早就裝了安全座椅,從豆豆3 個月開始,我就開始自己帶著她到處去玩,翻斗樂、海洋館、各個公園……每天上午都帶她出去玩得足足的,然后中午回家,讓她睡個香甜大覺,下午再去別的地方玩。她酷愛動物園,最極端的情況是我們一個星期去4 次,只要她想去,有興趣去,我就帶她去。豆豆喜歡動物,對動物園里的所有動物也都了如指掌,我也是通過她才知道動物園里有一種動物叫貊,真是特別可愛。有一次,我們在看小浣熊。其實豆豆不識字,但是她知道這是小浣熊,所以當那天來了一對年輕情侶站在說明牌前念“小晚熊”的時候,豆豆就很認真地給人家糾正,弄得那倆人特別不好意思。

● 更多的精力

從豆豆剛出生,到她成長的每一個關鍵階段,我不管是以照片的形式,還是以錄像的形式,都給捕捉到了。我們家有很多很多的照片,存在特別大的移動硬盤里,有很多個。這可不像我小時候,可能只有幾張黑白照片。我也有精力把這些記憶按時間等線索整理好,還給她建了寶寶主頁,方便在國外的親人關注她的成長。做一個全職媽媽,我沒錯過孩子的很多個第一次,所以覺得很幸運,也很幸福。

不能失去自我

現在豆豆上幼兒園了,我開始利用每天上午的時間學習法語,每周去學一次擊劍。這也不是為了要出去工作作準備,法語是我在國航工作時就學過,非常喜歡,現在終于有空再去繼續學;學擊劍完全是為了鍛煉身體。

每個月我還會約幾個閨蜜一起在香山腳下的“雕刻時光”咖啡館消磨一個上午,閑聊或者就是坐著看看風景。

其實豆豆小的時候,我也會有自己的時間。她中午睡覺的時候,我就去逛“淘寶”,沉浸在網上那些琳瑯滿目的商品之中;每周末我都會把豆豆放在我媽媽那兒一會兒,然后和老公一起去看場電影或者喝杯咖啡、吃吃飯什么的。

有些全職媽媽可能會覺得這樣的生活失去了自我價值的實現,但是我覺得如果自己真的能把孩子照顧得非常好的話,也是一種價值體現。再者就是要自己看怎么能把時間安排好,保證自己的放松和調節。

全職媽媽也不必“萬能”

在剛開始自己帶豆豆的時候,我也會請小時工來幫我打掃打掃衛生,盡量讓自己全身心地和孩子玩、帶好孩子。全職媽媽帶孩子,孩子也會生病,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我覺得多學習、多和別的媽媽交流很重要。我們有個養育孩子的小圈子,誰看到了什么好書都會相互推薦,有時覺得這樣做真的挺管用的。因為我希望給豆豆最好的照顧,不光是物質上的,也應該能在她不同的發展階段,起到非常好的引導作用,比如培養她好的性格和習慣等等。

給其他全職媽媽的話:

我屬于比較傳統的女人,覺得女人結婚以后,特別是有了孩子以后,真的就應該以孩子、家庭為第一,所以我沒有什么失落感,覺得一定要去工作才能讓別人尊重我,我認為當好媽媽,也完全值得尊重!

即使你是出于無奈,比如沒人幫著帶孩子而當了全職媽媽,也要把自己的生活調節好。無論什么事情,與其郁悶地去做,不如開心地去做。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關鍵看自己的心態調節了。

好媽媽榜樣

工作與育兒的完美結合

出場人物: 李虹燕,金寶貝(北京)運營總監,女兒冉冉,3 歲。

印象素描: 她看上去文文弱弱,這和我心目中的那個統管一家大型育兒早教機構的女強人形象非常不符。再聽了她的故事,我就更加震撼,難怪人家都說,女人一旦做了媽媽,就變成了最堅強的人!

兩個人的MBA

在來“金寶貝”之前,我做了8年的市場工作,一直特別喜歡。2005年的時候,我去清華讀M B A,讀書的時候意外有了孩子。所以我們同學都說我這書讀得值,是兩個人在聽課。老師也調侃我:“我們這兒有個Early MBA。”不過我們那個課程是國際性的,本來有半年的時間可以任選全球大概50 多家比較好的商學院去進修,但是有了孩子,這個計劃就落空了。

知道我懷孕后,管理課程的老師也來問過我要不要辦停學,我說我應該可以應付的,就一直堅持下來了。好在我住得離學校不太遠,騎自行車10分鐘以內就到了,那時候我還堅持每天去清華的游泳館游泳。帶著寶寶一起上學,這感覺挺好。

寫畢業論文的時候,就特別緊張,那時候女兒已經出生,我記得我幾乎是每天晚上抱著她在寫論文。因為她經常是吃完了奶還不睡,我就只好抱著她一起坐在電腦前寫。學習后期,我們和國外的同學們一起做項目,經常要在半夜12 點的時候約好開網絡視頻會議,一般我會先喂好女兒,再哄她睡了才去開會,不過如果開著開著她又餓了,我就得抱著她一邊喂奶一邊開會,同學們都笑稱我女兒是最小的參會者。

10天的母乳保衛戰

學業后期,我還是參加了一個短期的出國10 天的項目,是和美國斯坦福商學院的一個交流。那個時候寶寶已經出生4 個月了,當時我最擔心的就是母乳問題,因為我一直希望堅持母乳喂養。那10 天的考驗真是挺大的,在飛機上我坐了大概14 個小時,中間還要在東京轉機。我就記得每隔兩三個小時就得去擠奶,碰到飛機遇到氣流的時候,我在衛生間就會很尷尬。到了美國倒時差,我半夜都要上著鬧鈴,好保證兩三個小時就起來一次。在斯坦福,我們有一半的時間在上課,另一半時間是到各個知名的企業參觀。不過還好,那邊的大巴車是帶衛生間的。上課的時候,和我們一起做項目的美國同學就會很奇怪我為什么總出去。記得有一次是上一節很長的課,G o o g l e 的總裁和一個風險投資的教授一起講,全場爆滿,而我只能坐在門口,因為要去擠奶。當我中間出去了兩次以后,我的一位美國同學就很擔心地問我是不是生病了。不過,我就一直這樣堅持下來了,回國以后,母乳不但沒有少,好像還因為有規律地擠而變得更好了。

不知是誰幫了誰

● 工作幫助育兒

畢業之后我沒有急著找工作,帶了一年的孩子,我覺得孩子在1歲以內最好還是和母親多在一起。后來,我們到“金寶貝”上早教課,這邊缺人,考慮到孩子慢慢大了,我也可以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了,就來了。能把學到的東西用上,還能對育兒有幫助,真覺得這是育兒和工作的完美結合。

以前育兒,就是聽人家說說,然后再自己看點兒書,很多東西都是模模糊糊的。但是到了這兒以后,充分了解了各個階段孩子的發育特點,知道該怎么去引導,有了一個很強的理論依據做支撐,很多事就變得很順利了。比如孩子的口吃,我也遇到了。但我知道了這是因為那個階段的孩子理解能力快,而語言的組織能力還沒有達到那個程度,所以會出現暫時性的口吃,慢慢就會好。所以當時我女兒跟我說話的時候,我就蹲在那兒,慢慢地聽完再回答,她那個階段很快就過去了。

● 育兒幫助工作

做這份工作,媽媽這個身份也幫了我很多。如果我沒有做媽媽,沒有實際經驗,可能跟一些父母的溝通就會有問題。而現在我的孩子已經3歲了,0 ~ 3 歲孩子遇到的問題,基本上我都遇到了。遇到問題時我就一定想辦法解決,去問專

家也好,或者去跟我的顧問們、老師們溝通也好,解決了之后,就知道再遇到這種情況時該怎么辦,也就能真的幫到我的會員媽媽們了。

給所有重視早教的媽媽的話:

想做一個好媽媽、一個有智慧的媽媽,最重要的前提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工作再忙的話也應該給孩子愛和時間。首先是愛她,然后還要真的是花時間陪她。媽媽的用心程度,孩子完全能夠感覺到。

好媽媽榜樣

工作狂人也能做好媽媽

出場人物:閆琦,戴爾公司部門

人事經理,兒子珂珂,5 歲。

印象素描:

職業圈里的同仁們都知道她是“工作狂人”,對自己、對工作、對合作伙伴都要求極嚴。介紹我認識她的那位媽媽還特別交代:“要是她說話嚴厲,你別介意啊!”可事實上,一談起兒子,她整個語氣都變得溫柔輕快,臉上的笑容一直就沒消退過。

了解自我之后的抉擇

● 不能不工作

選擇做職場媽媽,并非被生活所迫,從我的角度來講,我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要有自己的空間。有時候我放假在家休息,就不讓兒子去幼兒園,全天跟他在一起。但是我發現,這樣的生活自己最多只能堅持一周。其實,全職帶孩子比

工作更辛苦,因為工作你是有主動權的,但是帶孩子就不同了,尤其是當他做錯了什么事或者淘氣、惹禍的時候,你就得在孩子敏感、內疚的眼神里,去想現在的情況、孩子的情緒等等一系列下面該處理的事。

我生完孩子6 個月之后就直接斷奶上班了。說實話,那6 個月我過得相當痛苦,后來我才知道那叫做產后抑郁癥。因為我原來在職場上是工作狂,而且做事非常認真,而在家帶孩子時,每天的生活就是喂孩子、給他洗澡、換尿布……真的是要崩潰了,會經常哭,打我老公,甚至腦子里都想打開窗戶跳下去算了。所以我知道自己離不開職場,我絕不是那種能為了孩子完全放棄自己事業的人。

● 但也要放棄

但是其實有了孩子,再工作狂的人也要放棄很多。比如我在來這家公司之前,原來的老板很希望我調到上海去,做一個廠的人事總監,大概要管理1000 多個人。其實,對我來說,那份工作不難,我也很想做,就是考慮到孩子不能跟去,還是放棄了。我需要工作帶來的成就感,但也絕不會以完全放棄照顧孩子的代價來換取更大的成功。

工作狂人也“閑散”

我們家經常是我和先生帶著兒子在外面玩,是很少見的三口人一起“出動”的家庭。以至于我們小區里孩子都認識我們,有不少職場媽媽嫉妒地問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啊?為什么那么閑啊?”

● 調出“閑”時

其實我并沒有那么閑,我只是非常重視晚上這段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所以把工作時間做了彈性的調整:早上,8 點鐘之前到辦公室,這樣我就比別人提前工作了一個小時;中午去健身,回來后馬上工作,午餐就挪在差不多三四點鐘吃;等到五點鐘的時候,我就會下班,避開堵車的高峰,到家也不會超過六點。如果有急事,我晚上會再去公司的系統上工作,如果沒有急事,就這樣循環下去了。我必須保證每天和兒子、家人一起吃晚飯,然后一起享受飯后的快樂時光。

● 陪伴最重要

父母一起陪著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我覺得有些工作不一定非要那么趕,都可以放一放。其實我老公也一樣,會把一些沒做完的工作帶回家,晚上等孩子睡了我倆同時搶網線干活的狀況也會有,但是我們都還是盡量地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其實孩子是最受一個家庭的影響的,父母什么樣,孩子就什么樣;父母給了孩子多少安全感,都能從孩子的表現里看出來。因為我平時是做人力資源工作,所以我也特會觀察別人,有時一看孩子就知道他的父母什么樣了。

職場媽媽,更需要高質量的陪伴

陪孩子玩,我就會讓他玩得開心、盡興。最近他迷上玩撲克牌,百玩不厭。我會引導他玩出花樣:數數、分類、排列、比大小……比大小的玩法就更

豐富了,單張的玩會了后,我就給他換了個花樣,一對對地比啊,一組組地比啊,或者按“三四五”這樣的序列比,他會很努力地去琢磨,然后想法贏我。所以他現在每天等我們吃完飯,就會特別殷勤地幫我收拾桌子、送碗筷,盼著我早點兒干完活兒好陪他玩撲克牌。

其實,有的時候我也覺得挺辛苦的,因為工作壓力大的時候,事情沒做完的時候,即使回家,工作也會在腦子里轉。但是我覺得這需要通過練習養成一種好的習慣:離開公司,哪怕是背了一筆記本電腦的加班任務回家,只要一開始面對孩子,就要學會把事情放下,學會先不想了,把工作暫時“屏蔽”,這是一定要學會的本領!要不然就會很痛苦,而掙扎、痛苦的情緒是會影響孩子的,他會看得出來,不要以為小孩子看不明白,他完全能感受到。

給其他職場媽媽的話:

我覺得大多數職場媽媽在說起工作、孩子和家庭之間的選擇時,都會肯定地說:家庭第一,或者孩子第一,但是這真的很難。所以要學會把握好其中的“度”,學會用各種辦法、尋求各種幫助找到三者之間的平衡,才不會顧此失彼,甚至在生活中失去了自我。

賴杞豐:好媽媽,一、二、三!

專家觀點

不是說喊“一、二、三”,你就能做個好媽媽。不妨先看看下面賴老師觀點里的“一、二、三”,可能就會發現,其實自己已經是個好媽媽!

即使你發現了那么一點點的不足,也可以通過一些改變做到更好。

一個新理解

什么是“好”?

好壞是由誰來界定的?所謂“好”,就是社會傳統賦予的一個標準。當那個“好”出現的時候,其實就是多數人希望成為的那個樣子,相對會帶來很多的動力,當然也會產生很大的壓力。

但是,究竟什么叫做“好”,什么樣的叫做“好”?是誰的“好”?到底是公公婆婆認為的“好”,還是社會認為的“好”,或是自己要求的“好”?常常一個“好媽媽”的“好”字,就把一個人給物化了,就好像“媽媽”這個詞。似乎“媽媽”這個詞就包含著很多應該做的事情,要替孩子做什么,要在家里做什么……再加上一個“好”字,就更給自己加了一道框,把自己框得死死的,似乎是一定要符合某個標準才叫“好”。 可是,話說回來,一個“好媽媽”,也許在這個家庭里是“好”,但到了另一個家庭,就成了“壞”。比如一個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周到體貼的媽媽,肯定是好媽媽吧,但是她可能會讓孩子感覺壓力巨大,無法呼吸,這算“好”嗎?所以好壞并沒有統一的標準,也不必和誰去比較。

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好媽媽,不過,請記住,當一個人統統“好”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沒有辦法成為一個真實的“人”了。所以,做媽媽,要學會放自己“一馬”,有要求但并不必苛求。

兩個“好”支點

1.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

一個孩子的好與不好,其實是來自于夫妻的互動,來自于整個家庭的互動,而不是“好媽媽”一個人應該承擔的壓力和責任。孩子是夫妻因為愛而生下來的結晶,所以養育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但是長久以來,或許全世界都一樣,照顧和教育孩子變成媽媽的獨自責任,這是不公平的。不過這并不是說生活中有絕對的公平,這個公平也不是指一樣的時間或一樣的量,而是指一樣的質。也就是說媽媽不要覺得我照顧了一天孩子,丈夫也得照顧一天,才算是公平地共同養育,而是要去看看兩個人在質上的追求是不是一樣。如果兩個人都是真心地在關注孩子,照顧孩子的瑣事由誰來做都無所謂。如果關心的只是量,那么其實也不是真的在關心孩子,而只是把孩子拿來做競爭、比賽的一個工具。

當父母真正共同養育孩子、共同描繪未來的藍圖時,兩個人就會保持一致,孩子也才會有一個清晰的邊界,不會在母親面前一個樣兒,在父親面前又是另外一個樣兒。

父母之間發生爭執或者是意見不和的時候,孩子會很辛苦,夾在中間無所適從:要親近母親,又怕對不起父親;要聽父親的話,又怕對不起母親。這種家庭夫妻之間互動不良的狀態,會使孩子產生很多負面的行為,包括厭學、網癮等等。很多這種情況,父母會認為是孩子的問題,帶他去看醫生,其實這是治標不治本,這些東西是與夫妻關系、家庭的系統動力直接關聯的。

當然,兩個成年人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和文化背景,一下子達到和諧是很困難的,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兩個人在結婚、有小孩之后,是不是都有那份心意和愿望共同擔負起養育孩子、擔負起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家庭的責任,而不是把責任丟給任何一方。如果父母能夠提供一個很好的“模版”給孩子看:家人之間是可以交流的,是開放的,是什么話都可以說的,是可以生氣的,是可以表達欣賞和感謝的……孩子就會“變”成這樣。

2.學會欣賞和接納自己

每一個媽媽都是好媽媽!這需要我們自己看到自己的“好”。比如當面前有一滿杯水時,我們會說杯子里有水;可是如果這個杯子里的水只有一半甚至不到一半時,我們是看到水還是只看到空的那部分?每一位媽媽都應該去欣賞和感謝自己已經做到的部分,同時去欣賞跟感謝別人做到的部分。通常我們的教育常常為了謙虛只去看沒有做到的部分,長此以往的話,一個人的自信心和對自我的接納程度,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要看到自己的“好”,很簡單,看看你一天都做了什么:做早餐、給孩子穿衣服、講故事、帶他出去玩……我們還有很多有成就的地方:孩子多學會了一個詞,哪怕只是今天準時送孩子到了幼兒園,這都是媽媽的功勞,要學會欣賞一下自己!欣賞不是過度夸耀,而是針對已成的事實,用心地感謝。你會發現,當我們能做到欣賞自我、感謝自我的時候,自己就會變得很美。這樣也才能幫助自己越來越正面地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給自己多一些進步的空間,而不是總去看沒能做到的,總在責備自己。總自責不夠好,就會總責備孩子不夠好;不懂得欣賞自己,就不會欣賞孩子;不會愛自己的媽媽,對孩子也會是要求多過于愛。

三個“學會”會更好

1.學會溝通

薩提亞女士曾經說:溝通在人與人之間,就像空氣一樣重要:人與人之間如果沒有辦法溝通,就像生命失去空氣。所以,如何與家人溝通、與孩子溝通,如何在家庭中建立良好、健康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們常常做的溝通都不是最有效的,而是自己最熟悉、最習慣的溝通,而那可能是一種讓人痛苦的溝通。

溝通需要學習,也需要練習。比如全家人坐下來談話,開家庭會議,就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但是這樣的談話,不是單純地各自表述,每個人都講自己的,沒有聽到別人在說什么。而是要讓每一個人都能表達自己,每一個人都能聽到別人,每一個人都能被聽到,這才是有效的溝通。這樣的溝通也才能尊重到每一個人,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被尊重。溝通的結果,往往是一個“最大公約數”,即不會是對某一方來說是最好的,但應該是對大家最好的,是大家都能接受的。

有些媽媽總希望丈夫能更多地參與育兒,卻不知如何溝通。其實男人也愛孩子,那小家伙也是他的心肝寶貝。但是如果總是帶著批評、指責,要求對方改變的態度去溝通,或者說是一種看似邀請,然后施加掌控的那種溝通方式,都會很失敗。好的溝通應該是只傳達邀請的信號,兩個人探討可以共同做什么、誰又能發揮哪方面的特長多做些什么。

2.學會開始

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也許我們做得還不夠;那么多好媽媽的榜樣,也會讓我們倍感壓力。不過這個時候,不是愧疚和自責的時候,而應該是學會“開始”的時候。

不要管以前怎樣,就看看目前的狀態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如果不是,那什么是想要的?又該怎么去做?

能覺察到這些事情,靜下來思考之后,就要看看自己是不是承認它、接受它,接受之后是否愿意改變?如果打算改變,那么要確定好當下最需要“開始”的是哪一步,而不是樣樣都要去做,那樣的話,反而會適得其反,讓自己更有挫敗感。而且,絕對不是說一“開始”馬上就會有結果,而是要一次再一次地做、慢慢學,才會越來越順、越來越好,這和炒菜熟能生巧是一個道理。沒有快速的辦法和捷徑,只有先“開始”之后再慢慢來。

如果我們想真正地接納自己,那么就從現在開始,給自己一點時間,想想做到的一件件的事情,然后從內心欣賞及感謝自己。這樣的積累慢慢就會變成身體里很重要的能量。

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在養育孩子上有一些不足,或者認為自己是“遺傳”了父母養育的壞模式,那么“開始”改變并不難。這些改變,絕對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愿意不愿意”的問題。

3.學會尋求幫助

一個媽媽有她會的、能的,也有她不會的、不能的,這才是真實的人。所以我們肯定有做不到的時候,那就看看怎樣尋求幫助了。很多時候不見得一定是尋求爸爸的幫助,還可以尋求祖父母的幫助,甚至是可以請朋友、同事幫忙。比如很多媽媽都希望能有時間放松自己,但又擔心老公照顧不好孩子,從而有愧疚感。那么不妨請有孩子的媽媽朋友幫忙照看幾個小時孩子,下次她也可以把孩子交給你來照看,這樣還會為孩子的交往創造機會呢!

清楚自己和其他人的差異性,在一個真實的狀態里生活好,這是一門藝術。雖然不見得每個媽媽都能做到,但這最起碼是個目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丝袜91| 国产精品视频999|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99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91青青视频|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天天射|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亚洲最大综合网| 国产一二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国产91高清视频|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丝袜国产一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伊人激情综合网|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欧洲亚洲一区|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中文一区|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国产制服丝袜无码视频| 红杏AV在线无码|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喷水视频|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国产视频欧美| 538国产视频| 99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白浆在线|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中文字幕自拍偷拍|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美女毛片在线|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福利| 亚洲激情99| 精品欧美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 久操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99一级毛片|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