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搜索最前沿的育兒資訊,讓您享受最“新鮮”的育兒生活!
發現
父母爭吵會影響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美國國家精神衛生中心的一項研究觀察了超過200 個6 歲以上的兒童在家和在學校的表現。每年觀察一次,共持續3 年。他們分析了孩子在家和在校的行為舉止、注意廣度和注意集中度,同時還測查了兒童如何看待父母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那些因父母長期沖突而感到憂慮的孩子在學校會很難集中注意力。
研究者指出,如果父母總是爭論不休,孩子會覺得家對他來說不再是安全的港灣。他會擔心父母離婚,未來會怎么樣……如果父母的這種狀態長期持續或逐步升級,孩子可能還會出現其他一些心理問題,比如壓抑、攻擊性以及和同伴很難交往等等。Child Development
遠離空氣污染,幫哮喘寶寶健康呼吸
此項研究招募了37 名患有哮喘但未經治療的寶寶,他們的哮喘程度不嚴重但經常發作。在研究中,他們離開了所居住的城市,來到了一個污染較少的農村地區。
僅僅1個星期,這些孩子的哮喘癥狀就減輕了,而且大多數孩子的肺部功能也得到了明顯改善。該研究得出結論,如果讓患有哮喘的兒童呼吸到干凈的空氣,他們可能只需要更少,甚至根本不需要哮喘藥物。當然,擁有這樣的環境對許多患有哮喘的寶寶來說很難實現,因此研究人員呼吁:“為了寶寶們,盡量讓城市的空氣變得干凈些、再干凈些!”Pediatrics
養小烏龜要當心啦!
小烏龜看似是非常理想的寵物,但美國衛生官員警告說烏龜可能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傷害。
《兒科學》雜志刊登的一篇報告稱,美國2007 年5 月~ 2008 年1 月爆發的最大一次沙門氏菌疫情就是由烏龜引起的,共有34 個州的107 人感染。在那次疫情中,59% 的病人是10 歲或以下的兒童,因為他們通常很喜歡親自喂養小烏龜,并且喜歡和它親密接觸。對此,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Julie Harris 表示:“我們發現接觸烏龜與感染沙門氏菌間存在很大關聯,而多數人卻沒有意識到養烏龜的危險性。并且,兒童比成人更容易感染,通常還會出現更多并發癥。”
漫話
“在產科檢查中,經常有人問我懷孕期間乘坐飛機是否安全。現在我們可以很肯定地回答:如果你沒有任何妊娠并發癥的話,那么你完全可以放心地乘飛機出行!”
—— 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綜合醫院的醫師William H. Barth Jr. 博士
美國婦產科醫師協會2009年9月21日發布的委員會修訂意見中指出:只要沒有任何孕期并發癥,準媽媽完全可以放心地乘飛機出行。但是該協會同時建議準媽媽,在飛行過程中要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比如要扣好安全帶;為了避免下肢血流不暢,應該多活動一下腿部,盡量不穿緊身衣服;注意補充水分,避免食用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和飲料,包括蘇打水,這些可能會讓你感覺不舒服。此外,該協會還指出,那些可能需要緊急護理的準媽媽最好不要在懷孕期間飛行。對此,航空公司可能也會有些具體的要求。盡管大多數商業航線允許懷孕不超過36 周的準媽媽乘機,不過在打算乘飛機出行前,準媽媽最好還是征詢一下婦產科醫生的建議,并且提前向航空公司咨詢。
數字
40%聯合國相關機構報道,即便對腹瀉這樣的常見病癥已有廉價高效的治療方法,每年5 歲以下因腹瀉而死亡的兒童還是有大約150 萬人。聯合國兒童基金(UNICEF)的執行主任Ann Veneman 說:“在發展中國家中大約只有39% 患有腹瀉的孩子接受了正規治療。”
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兒童健康專家Olivier Fontaine 所說,受污染的水和傳染是腹瀉的主要因素。因此,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提出了預防和治療腹瀉的“7 點計劃”,包括提倡用肥皂洗手,提倡早期母乳喂養,多喝水以防止脫水,以及鋅治療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僅僅是用肥皂洗手就可以減少40% 以上的腹瀉發病率。
來源:HealthDay News
39~41 周科學家檢查了超過180 萬個寶寶后發現,孕期超過42 周后,寶寶的存活率會降低,出現各種并發癥的風險也會升高。因此,有專家指出39 ~ 41 周之間為最佳分娩時機。
來源:kidshealth.org
7% Medicine 中刊登出來的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如果新媽媽在生下寶寶后沒有運動,她們腰椎以下脊柱部分骨質密度將減少7% 左右。這些研究結果是分析了20 名女性產后4 ~ 20周的骨質密度所得到的。
研究人員Cheryl Lovelady 在美國運動醫學學院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哺乳期婦女每天都要從自己儲存的鈣中大約轉移200 毫克到母乳中。而鈣的損耗會造成骨質密度的損失。”
可喜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運動對于減少哺乳期的骨質損失會有一定幫助:相對于不運動的婦女損失7% 的骨質密度,保持運動的只損失4.8%。
讀家
一兩歲的小寶寶懂得內疚嗎?
有時候,當一個一兩歲的小搗蛋把一切搞得一團糟后,還不知悔改地擺出一副無辜樣兒,真是又可氣又可笑。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這個年紀的寶寶究竟有沒有內疚感呢?
W a t c h M e G r o w : I’m O n e , T w o ,Three 一書的作者,Maureen O’Brien 博士指出,實際上,孩子在這個年紀或許正在開始體驗“內疚”。
能體驗到內疚的孩子有一些明顯的標志:他不會和你對視,可能會悄悄溜走,或者當他覺察到你對他的失望時,會表現出低落和悲傷。比如,媽媽責備18 個月大的琳達不該打奶奶的臉時,小家伙就大哭起來。
不過,“內疚”這個詞對他們來說還有些深奧。為了幫助孩子們理解,你需要給他們做些解釋,描述一下他現在的感受,比如你可以清楚地指出:“你把小寶寶的餅干搶過來,搞得他都哭了,你是不是也有點兒難過?”然后你可以幫助他改正:“讓我們把餅干還給寶寶吧。”最后,別忘了給予他積極的鼓勵:“做得真好!看,寶寶又笑了!”在這一過程中,寶寶會逐漸學會處理“內疚事件”,這要比僅僅讓他學會如何應對自己的情緒更為重要。Parenting
提高寶寶腦力的4 個健康方法
1. 大聲朗讀。這有助于讓寶寶集中注意力,增加親密感,以及體驗到分享的樂趣。書同時也能向孩子介紹他所面臨的這個新世界,促進他的創造性思維
發展。
2. 閑聊。這可以幫助你的寶寶更多地了解他的世界,比如記憶、時間順序和情商(他或她對事物有怎樣的感受)。在談話中最好包含有最近剛發生的事件。例如:“我們去公園時,你蕩秋千蕩得很高!”
3.唱歌。重復地哼唱歌詞和吟誦童謠能幫助你的寶寶掌握更多的記憶技巧,同時你要鼓勵寶寶識別出歌中新出現的音調和詞匯。
4.擁抱。這可以幫寶寶建立安全感并感受到愛,得克薩斯州的B a y l o r 醫藥學院發現,經常被擁抱和撫摸的孩子與較少受到關心的寶寶相比,擁有更大的大腦和更多的神經連結通道。Mother 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