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他什么都敢說、都敢做,可是一到外面,就跟換了個人似的,什么都不
敢了。
你的擔心:只要有外人在場,你讓他做什么,他都帶著哭腔說:“媽媽,我不敢!”這也不敢,那也不敢,以后還能做成什么事情?
膽小孩子的真實經歷
情景1:你帶他去外面玩,遇到你熟悉的人時,叫他跟別人打招呼,他總是躲在你的身后,扭扭捏捏地不敢說一句話。
情景2:幼兒園老師說,無論是上課時讓他回答問題,還是給他分派一個小任務,他都不敢去做,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爭先恐后地要表現自己。
情景3:在外面玩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調皮的孩子來招惹他,可他總是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一點反抗的意識都沒有。
為什么這么膽小?
●孩子膽小,通常和他本身的氣質特點有關,同時也受養育環境的影響??匆豢?,孩子平時是不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
●孩子很少有機會接觸外界。
在進入幼兒園開始集體生活之前,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家人在一起,幾乎沒有自己的小玩伴。因此,當他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就需要一個較長的適應過程了。
●受到過度的呵護。每一件事情,你都替他安排得妥妥當當,他缺少自己去嘗試的機會。或者你喜歡生活井井有條,在家給孩子設置了許多限制。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什么事情都希望聽聽媽媽的意見,不然就總要擔心:如果做錯了,媽媽會不高興的。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越來越退縮。
●你對孩子的期望過高。你希望孩子樣樣出色,所以看他的眼光也就變成了這樣:“怎么連這個也做不好?”“為什么還學不會?”這會讓孩子做什么都沒有自信。
怎樣幫助他?
●經常帶孩子出去玩,多接觸同齡的小伙伴。開始時,可能別人拉拉他的手,他都會害怕。這時,不要急于讓他和別人近距離地接觸,可以先讓他看看別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再逐漸地鼓勵他加入到小伙伴的游戲中去。
●對孩子過度呵護,不利于培養他對事情的應對能力。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什么事情都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多給他一些可以自己做決定的機會,比如周末去哪里玩?買什么款式的衣服?給他分配一些很容易完成的小任務,比如幫助媽媽給客人分水果等。偶爾,你也應該允許孩子在家里折騰一下。
●對孩子的缺點淡然處之,尤其是不要在孩子之間作比較。你的孩子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優秀,但他肯定有值得驕傲的地方,比如脾氣好,有愛心,有毅力……不妨找個時機,讓孩子展示一下自己的優點,比如在客人面前展示一下他的某件作品,增加孩子的自信。
●在和同伴發生紛爭時,孩子的退縮是一種防御措施。因為他沒有把握勝過對方,也沒有什么好辦法來解決沖突,所以只好通過讓步的方式來消解矛盾。這時,你千萬不要對孩子說“真是膽小鬼”,那樣的話,只會讓他變得更膽小。你要幫助他分析發生沖突的原因,并為他提供一些策略:“亮亮不想讓你玩他的小汽車,你可以跟他商量,能不能你當司機,他當警察來指揮?”慢慢地,孩子會找到更智慧的解決沖突的辦法,而不是一味地膽小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