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1上海站的第一份7年合約終于結束,不管這7年來中國觀眾的熱情是否已經消退,起碼7年比賽產生的7位冠軍就足以讓每一名觀眾值回票價。
讓我們記住巴里切羅、阿隆索、舒馬赫、萊科寧、漢密爾頓、維持爾和巴頓這7位車手吧,他們用自己精彩的表演讓F1上海站每年都有不同的刺激,讓日漸慘淡的中國賽車有了可以娛樂和興奮的少見亮點。
7年7王者,也成為了F1上海站的一道獨特風景。如果明年還有F1上海站的話,我想打破這一“上賽魔咒”會是每一名車手的夢想。在這7位車手中,還包含了最近6年來誕生的5位世界冠軍,這也讓很多熱血車迷一直覺得F1上海站是個神奇的地方。Ok,讓我們去看看這7位王者的上海之旅吧。或許,明年我們就再也看不到了。
最落寞的王者——巴里切羅
可以說,第一位在上海站奪冠的巴里切羅有點二,按照中國的通俗說法,這么說老巴有些不太恭敬,不過這一點卻是事實。在2004年的上海站,巴里切羅拿到了自己全年的第二個分站冠軍,并最后獲得年度車手亞軍,加上他駕駛的是2號車,這徹底坐實了老巴“千年老二”的名聲。嗯,還有一個數據,那就是這一站是舒馬赫2004年第二次沒拿到任何積分。
作為一名優秀的輔助者,上海站第一位冠軍的頭銜并沒有帶給巴里切羅太多的中國車迷,我至今還記得現場很多觀眾對著領獎臺上的老巴大喊“舒馬赫”的場景,可見巴里切羅這個中國站首位冠軍的知名度實在不高。
不過作為上海站的第一位冠軍,巴里切羅也算是奠定了法拉利車隊在中國的霸主地位,可以說從2004年直到2007年,法拉利車隊在中國的車迷絕對占了車迷總數的一大半。上賽場那無處不在的法拉利紅,讓車迷總算還是能夠想起來曾經有一個巴里切羅,為法拉利車隊拿下過上海站的第一個冠軍。
上海站是巴里切羅在F1賽場上最后的輝煌,打那以后他就再也沒有出現在領獎臺的最高處,而是逐年滑落到了年度車手積分榜的倒數位置,可謂是晚景悲涼。這種英雄落寞的感覺,讓他榮膺上海站“最落寞的王者”的稱號。
最完美的王者——阿隆索
雖然是一位西班牙人,但阿隆索的處事風格顯然很符合中國^喜歡的性格特質—謙虛、友好且個人能力出眾。這種好脾氣讓他在中國雖然沒有眾多的車迷,但也少有什么反對者。
2005年的上海站沒有懸念,阿隆索拿下了雷諾參加F1以來的第100個桿位,并且把這一優勢順利地保持到了最后,拿下了上海站的分站冠軍。這對他自己來說并沒有那么重要,因為他已經在上海站之前就將年度車手冠軍收入囊中了。不過對于雷諾車隊而言,這個冠軍很重要,因為他們憑借著這個冠軍,終于把2005賽季的車隊冠軍拿到手中。雙冠王這個稱號在最后一站獲得,對于雷諾和阿隆索而言,都堪稱完美。
值得稱贊的還有一點,就是這位當時最年輕的F1王者終結了當時最年長的F1王者舒馬赫的五連冠紀錄后踏上王者之位,這種收官戰的完美表現,讓舒馬赫也說不出什么,只能稱贊阿隆索是一位貨真價實的世界冠軍。
阿隆索身上有著超乎年齡的冷靜,即便在他成為F1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后,他都沒有被喜悅沖昏頭腦:“當然,能獲得世界冠軍的感覺太奇妙了,奪冠的那一刻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刻。但當奪冠過去以后,生活在喜悅和榮耀里就顯得不太真實?!?/p>
最輝煌的王者——舒馬赫
雖然2006賽季舒馬赫并沒有拿下最后的車手總冠軍,但這不妨礙他在上海接受車迷的膜拜。因為在這一年他宣布退出F1車壇,這個決定讓2006年的上海站人潮洶涌,大家為了看到車王最后的演出,上演了搶票風潮。
看臺上被劃分開的舒馬赫看臺和阿隆索看臺讓這場比賽賽前的氣氛就一度被推向高潮。這一次,車王沒有再像2004年那樣令中國車迷失望,他上演了一出跌宕起伏的“謝幕”劇。正賽日“上”賽道的雨水更是成為了主角舒馬赫最恰當的表演道具。在這場重量級的積分PK戰中,舒馬赫第六位起步,比賽進行至第30圈,他利用自己在一號彎極不尋常的走線,超越了輪胎磨損嚴重的阿隆索,創造了。上“賽道一號彎的經典超車一幕,并最終摘得冠軍,實現了追平積分,讓隨后收尾的兩站比賽陡然之間變得懸念叢生。設想如若沒有車王本賽季的回歸,2006年“上”賽道的那場經典雨戰會成為車王中國站最美的絕唱。
2006年的中國大獎賽是一件“不可不看”的作品。因為當時所有人都以為,再也沒有機會看F1歷史上最成功的車手在這里繼續創作。無論是票房、宣傳、廣告以及周邊影響力,這一年的中國大獎賽無疑都達到了頂峰。伴隨著舒馬赫在維修區通道口拼命揮舞的拳頭與不可自抑的興奮,上海站迎來了承辦生涯的巔峰。
最幸運的王者——萊科寧
2007賽季的萊科寧算是最為幸運的王者了,他在上海站的奪冠與漢密爾頓的退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直接讓萊科寧獲得2007賽季車手總冠軍不再是奢望,萊科寧在賽后認為上海站是他的幸運之地。
在排位賽上,漢密爾頓奠定了桿位的優勢,法拉利雙雄只能屈居二三。并且在落后17分的情況下,當時萊科寧奪冠的希望已經非常不被看好,外界一致的預測是“新人王”漢密爾頓可能會在上海提前登基。就是在這樣幾乎天時地利都已經倒向邁凱輪的時候,銀箭卻意外地失守。由于雨戰預報—直高掛,漢密爾頓在第15圈第一次進站時選擇了不更換輪胎。事實證明,這一決定直接將他的冠軍頭銜拱手予人。
在第29圈,萊科寧憑借著輪胎優勢超越了漢密爾頓,而邁凱輪賽車的中性胎的抓地力在磨了31圈之后已經達到極致,盡管漢密爾頓當機立斷決定進站換胎,但在上海站的維修區進口,那個狹窄的彎角阻斷了英國人的去路。MP4—22陷在砂石緩沖區內無法動彈。他只能悻悻然走出賽車,他的退出意味著飛走了10分,意味著邁凱輪提前準備的慶祝盛宴化為泡影,更意味著除了虎視眈眈的衛冕冠軍阿隆索之外,萊科寧也已經憑借這一場的勝利成為不可忽視的爭冠力量,并且最后奇跡般登頂成功。
最年輕的王者——漢密爾頓
老天或許是公平的,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2008賽季的上海站讓漢密爾頓終于嘗到了冠軍的滋味。這一次的場景和2007年極其相似,排位賽的成績如出一轍,惟一有變化的就是小黑的賽車這次很穩定,冠軍順利被他收入囊中。除了上海站的冠軍獎杯底盤不識相地脫落,邁凱倫車手漢密爾頓在中國的表現是完美的。
一年前,英國小伙帶著幾乎不可動搖的17分優勢來到上海,但“菜鳥總冠軍”的夢想也在此覆滅。如今,漢密爾頓帶著謹小慎微的5分到來,并將它擴大到7分,似乎就是一種成熟?!罢麄€周末上帝都站在了我們這一邊,車隊給了我一臺超乎尋常的賽車,成績一直在提高,整個周末賽車的感覺都好極了?!睕]什么需要多說的,漢密爾頓認為整場比賽的過程“非常簡單”:他做出了本賽季最好的一次起步,將兩輛法拉利賽車壓在身后,接著就是不斷刷新最快單圈速度,最終帶著領先第二名馬薩近15秒的優勢沖線。
在2007賽季,漢密爾頓以1分的優勢奪取了車手總冠軍,他也取代了阿隆索成為了歷史上最年輕的F1車手總冠軍。上海站也成為了他的福地,就是從這一站開始,小黑在國內的車迷劇增,邁凱輪終于和法拉利一樣成為國內車迷熟知并崇拜的車隊。
最有潛力的王者——維特爾
德國小伙子顯然是個樂意刷新紀錄的家伙,因為他是如此年輕,如此具有活力。在2009賽季布朗6P的強大壓力下,他依舊可以做出令人瞠目結舌的成績。他雖然不滿23歲,可已然成為世界冠軍的有力爭奪者。
在他的第3個F1賽季開始時,“新舒米”的榮譽簿上已然寫滿了各種紀錄:2007年美國站,維特爾成為最年輕積分獲得者,年僅19歲349天;不久之后,他成為了正賽以第一名身份領先的最年輕人物,時為20歲89天;2008年意大利站,他以21歲73天的年紀成為了最年輕分站賽冠軍,而在之前的1天,他剛剛加冕了最年輕桿位獲得者稱號??粗聡⒌穆臍v簿,不難看出每年他都會有長足進步。2009年,維特爾以22歲122天的年齡成為了最年輕世界亞軍——原紀錄保持者是2007年新秀漢密爾頓。
維特爾的第二個F1分站賽冠軍正是在上海站贏下的,這讓他以21歲287天的年齡成為在2支不同車隊拿下分站冠軍的最年輕車手。他的第一個分站冠軍還是在紅牛2隊時獲得的,也就是說上海站的冠軍是德國小伙子在紅牛車隊獲得的第一個分站冠軍。
維特爾的潛力已經是眾人皆知,上海站的奪冠讓他在中國人氣大增,如果在2010年他能獲得車手總冠軍的話,那么上海站真就成為了一個“F1福地”,因為在這里奪冠的人,除了老巴之外都登上了最后的王座。
最會預言的王者——巴頓
按照這位帥哥的說法,上海站以“B”開頭一一巴里切羅BarricheII0奪冠,就應該以“B”結尾。當然,這個“B”絕對不會是說日落西山的巴里切羅BarricheIIo和初生牛犢的布埃米Buemi,而是在夸獎他自己——巴頓button。
或許這個家伙真是個預言家,起碼在2010賽季的上海站如此,因為他奪冠了。憑借著他并不華麗但是非常穩健的駕駛風格,拿到了上海站的分站冠軍,讓7年7王者的傳統最終確立下來。
“這是我拿到的最棒的勝利,每次奪冠你都會覺得是最棒的,但這個冠軍是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獲得的?!卑皖D表示,“好消息就是今天我們速度非???,獲勝并不僅僅取決于天氣,我們的速度很棒。到最后我們每圈要比其他人快上兩秒左右?!?/p>
巴頓強調這場勝利和運氣無關,“我們今天獲勝靠的不是運氣。我們在不同的條件下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開局的時候我們的選擇是對的,不過賽道上有些濕滑,我們知道軟胎能夠跑多快?!比绻皇沁\氣,那么巴頓真的是預言家么?
2010年是中國站首個七年之約的最后一年,冠軍寶座依然“頑固”的拒絕舊王者們,從桿位發車的維特爾沒有獲得冠軍,阿隆索因為搶跑而被罰,舒馬赫和巴里切羅的名次都以“10”開頭,在漢密爾頓放棄了最后的努力之后,巴頓順理成章的成為了F1中國站新的冠軍得主。7年7王者,如果上海站不再繼續,那么這個傳統值得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