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周邊充滿了未來的氣息,熏染中新一期雜志也有種夢想的味道。
先是“暢想綠色未來”的北京車展,990款新車和概念車的車界盛會,95款新能源汽車在展臺上唱著主旋律,中外企業借此時機競相公布未來發展規劃。按照規劃日程,一兩年內,有些零排放汽車就可進入到我們生活中來。
接下來是5月1日開幕的2010上海世博會,作為城市標志的汽車進入多個場館,在設計師天馬行空的構思下,展現出2030年的交通工具藍本。這夢想就更誘人了。長達10分鐘的動感電影《2030,行!》展現了20年后上海的城市景象。那時科技已經非常發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汽車可以停在陽臺上,而且已經實現了新能源驅動、車聯網技術和汽車無人駕駛三大技術,呈現零油耗、零排放、零堵塞和零事故的未來城市交通。看起來,就像機器貓的時空穿梭機一樣神奇。
展望汽車的未來,無論是歐洲、美國、日本這些發達國家,還是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無論是跨國公司、合資企業,還是中國本土企業,都是以節能環保作為主線。在世界范圍內,對于未來的汽車發展方向已經成為達成共識,電動車是最終目標。因為只有電動車才能最終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而且不會破壞環境。各國的政府和企業都把電動車戰略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高度。德國政府在3月份正式出臺了電動汽車的發展戰略,4月底歐盟也正式頒布了電動汽車發展戰略。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也將于近期出臺。
汽車要節能,首當其沖的就是推動汽車前進的動力總成。5月7日,汽車與運動雜志社主辦了第二屆發動機產業沙龍,我們邀請國內政府機構、行業組織、專家學者和企業高管等各方代表,在寬松的氛圍中,觀點碰撞、群情激揚,共同探討中國汽車的“心”未來。中國汽車要想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需要攻克很多技術難關。
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老師在本屆沙龍上表示,“不要總是把電動車與傳統汽車去比較,電動汽車受電池技術的限制,很長時間內別指望它能夠達到傳統汽車的要求。我們要揚長避短來構筑中國未來能源和諧。例如1000萬輛電動汽車,1000萬輛混合電動車,1000萬輛燃油汽車,各占三分之一,來解決中國人民出行和機動車普及的問題。”
提升傳統發動機效率、研發混合動力車型和電動車,每種方式都是“低碳”理想的實踐者,都值得我們認真對待,并耐心“澆灌”。夢想的力量是如此強大,人類在夢想和追尋夢想的過程中不斷進步。有夢想作翅膀,萊特兄弟對于天空的向往而發明出飛機,卡爾本茨在風馳電掣的夢想中讓汽車問世。零油耗、零排放、零堵塞和零事故……汽車的未來美好而令人神往。“同一天空底下相關懷,這就是最好的未來”。
另外補充一句,除了對未來汽車的夢想,本期還有一更好玩的策劃,在南非世界杯開賽之際,我們自封為主教練,組建了一汽車的世界杯最佳陣容,攻守兼備、無堅不摧的夢幻之隊。我們選用經典的4-4-2進攻性隊形,算是編輯部的白日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