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這個地方,對于內地的很多改裝發燒友而言,是一個神秘而又向往的地方,原因很簡單,香港可以接觸的改裝品牌眾多,由于歷史的原因,香港是個自由港,很多產品在這里是免稅的,汽車用品也是一樣,而且這里接觸外來文化較多,人均收入高,私家車的普及也比內地早很多,所以汽車文化要比內地深入人心得多。
這是本人第三次去香港了,在香港街頭我關注的重點永遠都是汽車。說實話,第一次涉足香港的時候,真是有點目不暇接,不要理解錯誤,我的目不暇接并不是因為車輛的種類繁多(確實很多車型內地從來沒有),而是因為形形色色的改裝車。如果說香港的汽車沒有不改裝的,確實有點夸張,但是車輛被改動的幾率遠遠高于內地,我曾經在香港坐出租車時,發現出租車換上了OMP方向盤。
不過有一點我觸動很深,就是雖然大多數車輛經過改裝,但是基本整體感很好,并不像我們這里一定要從造型上說明問題,也就是說在香港對車輛進行改裝目的性很明確,都是根據自己對車輛的要求進行改裝,這才是改裝的真諦,并不像內地一樣,很多時候是為了改裝而進行改裝,換上夸大的輪圈,加上夸張的包圍和尾翼,一定要讓你知道我的車改了,可是真的實用嗎?答案不用多說。在香港改裝輪圈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很少有改到很大尺寸的,因為改大以后會直接影響動力。讓車降低車身的也有不少,但是在路上的車很少有低到夸張的。改裝排氣的也不在少數,可是這一切都是出于實用考慮,這才是真正的改裝,為自己服務,只要這輛車好用就夠了,絕對不是給別人看的,這才是真正的個性化,真正的汽車文化。
香港的改裝店和改裝品牌也非常多,很多改裝品牌的代理商都在香港。而香港改裝店和內地大多數改裝店,最大的區別就是工作態度十分認真,貨品儲備量相當充足,讓客戶在這里消費十分放心,同時也說明商家的實力。當然這和香港進口貨物方便也有著直接的關系,很多店都是針對單一品牌的,類似專賣店,并且品牌涵蓋了原廠產品和所有的配套改裝產品。
這次香港之行,時間非常倉促,所以基本就是直接殺往傳說中的香港改裝勝地——元朗。由于人生地不熟,所以從元朗地鐵站出來,我的交通工具就只剩“鞋”了。據說元朗地區的改裝店星羅棋布,我是不想錯過任何一家,所以除了選擇走路我也沒有再好的辦法了。
從元朗地鐵出來,沿青山公路向東,步行10分鐘左右,我就發現了一家很大的改裝店,坐落在一個shell加油站旁邊。在我進去一探究竟的同時,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在加油站的后邊有一個叫做HI—JET的本田展廳,由于我自己的車是CIVIC,也是本田的車迷,忍不住走過去。進入展廳的第一感覺真的可以用“噴血”來形容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全的本田性能車,在此齊聚一堂,不由自主地說了一句:太厲害了!展廳內有八代CIVIC兩輛,分別是歐規的TYPE RFN2和日規的限量版CIVIC MUGEN RR,如果說這些你就認為是珍品的話,你就太低估這個展廳的實力了。這里面還停放著6輛本田NSX超跑,這可是本田的頂級運動車,好像中國大陸地區從來沒有過。而且這款車在世界范圍內產量和保有量都極低,在6輛NSX中居然還有一輛NSX—R,也就是TYPE R版的NSX,這絕對是世間珍品,在這些極品的比對下展廳內的雅閣EURO R CL9,已經變得黯然無光了。向展廳內工作人員詢問后才得知,這里的所有車輛均為個人收藏,其車主為本田經銷商及改裝店老板。這就是汽車文化呀!將玩車變得系統化、品牌化,從而使得自己更加專業。
走出展廳,直接奔向那家叫做“MAP”的改裝店,進去后發現這家店的改裝產品也是以本田系列為主,可見本田車在香港地區受眾有多么的好。店內停放著有20輛改裝車與賽車,這說明了MAP的改裝實力和客戶群體,院內的舉升機上還有正在改裝的本田$2000,所選用的套件都是MUGEN的產品。像MUGEN、SPOON及J'S RAClNG這類本田專用改裝品牌在店內一應俱全,院內碼放的貨柜內也都是改裝貨品,這恐怕在內地也很難見到。
香港由于其特殊的地域特點,使得其汽車文化及改裝文化已經融入了車主的生活,大眾對車輛的認知也多于大陸地區,所以造就了香港汽車改裝的普遍現象,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改裝并不是小玩鬧,也不是飚車族的嗜好,它是一種文化現象。通過幾次香港之行,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我們如何能正確的認識改裝文化?這一點南方的改裝店比北方的要好得多,也許是離香港近的原因,接觸的多了,理念也就變了,但是要想將改裝文化深入人心,還需要改裝店提高專業技能,更多的改裝品牌關注中國市場,以及汽車媒體的正確引導。我們真希望汽車改裝在中國成為一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