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參加“伍瘦梅百年書畫展”,再次近距離地觀賞、品味伍瘦梅先生的書畫作品,感慨良多。先生的作品,意動天機,神合自然,充滿生活感和人情味,十分耐看耐讀。從作品的藝術(shù)境界看,我十分贊同王明月(王滅)先生的看法,即先生是一位詩情濃郁的畫家。他的書畫作品詩情濃郁。
一名杰出的畫家,應(yīng)當具備繪畫語言的獨立化、個人作品的風格化、藝術(shù)境界的美學化。前兩者只是把握藝術(shù)的一種態(tài)度,而美學品格則是衡量藝術(shù)的根本尺度。作為一個詩文與書畫并茂的藝術(shù)家,先生詩心勃郁,畫風清朗,筆追造化,意緒密契。他的作品詩意地勾勒千山萬壑,無論全景構(gòu)描抑或折枝狀寫,全有詩人思致。先生的畫,相攜藝術(shù)體驗,涵攝山水靈氣,吐納萬物精魂,其間流淌著藝術(shù)家溫潤的詩意靈感和細膩的詩性智慧。他把詩詞與筆墨相結(jié)合,在詩畫合璧中反映對傳統(tǒng)水墨的理解和認識,體現(xiàn)畫家的素質(zhì)、學養(yǎng)和品格、情操。
我特別欣賞先生的杜甫詩意畫。其環(huán)境、氛圍的營造,在賦予美的同時,一切皆靜中寓動,秀婉真摯,在典雅蘊藉的古詩、古詞、古意中,透露出畫家的憧憬與情愫。這些作品,既是對杜甫詩意的淋漓表達,同時也是畫家自己對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從這些作品中,透出畫家與詩圣心靈的契合。它們是自然、萬物、生命、意志、真、善、美的象征,也是畫家對真、善、美本源的探究和理性思考,并擴大為一個生生不息、源遠流長的民族的大境界。
明代畫家莫是龍《畫說》云:“畫之道,所謂以宇宙在乎手者。” “技進乎道”,道法自然。“吞吐山水之氣,俯仰古今之懷”,使“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齊一”,此乃中國美學精髓,旨在“不經(jīng)意而皆得神妙,胸中自有得于天者耶。”對于先生這樣一位詩意濃郁的畫家,今天我是虔誠地掬著一顆詩心來玩味他的這些詩意濃郁的書畫作品,深感不僅是一次詩情體驗,也是一次靈魂的洗禮。
伍瘦梅先生出身貧寒,生活歷盡坎坷。他在艱難困苦之中筆耕不輟,為我們這座城市點染出一幅幅精妙的藝術(shù)畫面和山水風情。今天,在紀念先生百歲壽辰的展覽中,我們不僅通過這些杰出的書畫作品再次聆聽了先生的教誨,而且也高興地看到先生的子女及弟子可謂才俊云集。他們中不乏省市乃至國家級藝術(shù)家,創(chuàng)作頗豐,影響較大。與先生相比,他們無疑更加幸運,因為祖國一日千里,異彩紛呈。但幸運更意味著榮譽與責任,意味著以詩心揣摩時代脈搏,以筆墨狀寫時代精神。為此,我們寄意深遠,有所期待一期待先生的弟子們以及所有景仰先生的藝術(shù)家像先生一樣靈性伸張、詩意盎然,以充盈的藝術(shù)品格和高遠的人生境界燭照現(xiàn)代品格,堅守在重鑄民族精神和現(xiàn)代文化的歷史前沿。這將是對先生最好的緬懷與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