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與藝術,如同一對若即若離的戀人,曖昧不清,彼此靠近,卻又無法完全接觸。是誰將它們撮合在一起,模糊了界限,分不出彼此。劉 淼
03月24日-4月8日,在三里屯VILLAGE北區N8鉆石樓將舉力為期15天的Fashion Art 2010“第三屆后尚時裝藝術展”,本次Fashion Art的主題是“環保態度”。
當人們將莫奈、達芬奇的名畫印在T恤上時,當設計師于發布會秀場在模特的裙子上作畫時,當雕塑被塑造成原形衣時,人們開始意識到,時尚與藝術并非兩條永遠不會相交的平行線。
服裝設計師和藝術家們,從事的職業都是與生活無法完全剝離的,他們沒有上班下班的概念,無時無刻不在從周圍的事物中汲取著養分。而當他們成為彼此靈感的來源,吸收彼此的營養,重新審視自己之時,新的視角被打開,Fashion Art開啟了兩者的通道,完美融合的境界讓服裝設計師與藝術家們的思路都放開,站在彼此的肩膀之上,將藝術與時尚推上更高的巔峰。
WHY
服裝有實用和藝術兩個目的,Fashion Art件現的是藝術的一面。想法、觀念、意識、價值觀……這些都是抽象的概念,它們需要借用具體的方式表達出來,繪畫、雕塑、攝影、服裝……它們都是表達的工具,都屬于不同的藝術形式。當我們用,服裝”來稱呼那層與皮膚最接近的物質,摒除了“時裝”、“成衣”這些給“服裝”帶來貴賤之分的名詞,服裝本身就是對自身的表達。僅僅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記錄,已經是藝術了,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表達就是意義。當創作者把服裝當做藝術品來創作,它就成為了一件藝術品。
藝術并非高高在上的,它不是博物館里玻璃罩內的瓶瓶罐罐,也并非動輒標價七八位數字的彩色畫布,藝術是一種需求,它可以讓生活更有樂趣,生活中的任何東西都可臥與藝術有關,任何細節、任何情緒,把它用某種形式表達出來,都可以成為藝術。而藝術剔門是一群樂于并敢于表達的人。
時尚與藝術有著極深的曖昧關系,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表達心境、展示自我的路徑,服裝只是時尚的表象。時尚幫助藝術走出象牙塔,擺脫遠離大眾、不可一世的孤傲形象,同時,藝術也幫助時尚超越流行塑造經典。
時尚與藝術都在與時間賽跑,一個在比快,一個在比久;前者是速度賽,后者是耐力賽。藝術在努力地追求著傳世,而時尚卻奉行不斷推翻自己,這是一個創意的時代,就連魔術都在劉謙的口中被一遍遍添上“需要創意”的批注。擁有自己的想法和創意才是最難能可貴的,技術與熟練度反而相對容易提高。時尚與藝術的相互啟發,會讓更多創意進發。
WHO
有來自韓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奧地利、馬來西亞等國的54位藝術家和服裝設計師們,將創作激隋全部投入到作品中去。很多服裝設計師已經跳出純粹將服裝作為一種日常實用品思考的層面,將服裝這種載體融入更多跑哲學和審美。
WHAT
創作的材料可以是撕碎的報紙、廢舊的燈泡、荷花荷葉棺材、人體骨骼模型……甚至是聲、光、影一些無法觸摸的東西,還有人體本身。
HOW
繪畫、雕塑、裝置藝術、行為藝術……各種形式的藝術表達手法,無所不用其極。
藝術與時尚是一出正在上演的盛大劇目,無論是藝術家還是設計師,都在各自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這是一場沒有配角的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