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路線的身份焦慮
明星在走國際化路線時,自然會被迫接受西方的文化體系,而以好萊塢為代表的娛樂至死原則及其所折射的自由、民主價值觀,必定會與有中國特色的主旋律和民族主義產生沖突
2010年初,關于章子怡的新聞雖然不似兩年前的“艷照門”那般勁爆,其曲折懸疑程度卻可謂前所未有:“潑墨門”的黑社會劇情、對手身上諱莫如深的權貴痕跡、“詐捐門”的縝密策劃及關乎社會熱點和道德法律譴責等因素,都在為一個現實的好劇本添枝加葉。雖然這位國際巨星的強大公關能力讓看客們時有風波平息的錯覺,不過背后的暗涌何時再翻波濤,誰都無法想象。
有時候覺得李安真是個“喪門星”,《臥虎藏龍》和《色#8226;戒》這兩部有著國際視野的電影捧紅了兩個國際巨星,無奈她們都命運多桀。章子怡本已一腳踏進好萊塢,還有一個娛樂圈的資本大鱷鉆石王老五鼎力相助,奉子成婚混個綠卡風生水起指日可待。不過深諳民族主義利器的她卻宣稱自己“永遠是中國人”,并在戛納梨花帶雨為汶川地震募捐。然而,這兩件事在“沙灘門”和“詐捐門”中都給她帶來了惡果。群情激昂的圍觀者不但要求她“不要把艾滋病帶進國門”,更有甚者咬牙切齒要將她送進牢門。而另一位女星湯唯更慘,處女作不但被斥“很黃很暴力”,更被打入“美化漢奸”的萬劫不復之地,至今仍處于被封殺狀態。
章湯二人雖名起于同一導演,但國際化路線卻不盡相同。章子怡走的是“民國路線”,學成歸來,報效祖國:從好萊塢攫取名利后,回國展開個人事業,投資影視市場,原本期望獲得更多回報,無奈經營無方,墻倒眾人推,其命運和在改革開放經濟浪潮中倒在“債轉股”中的諸多企業家如出一轍。而湯唯走的則是一條“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決絕之路,她沒有如范冰冰一般聰明,向主管部門深刻檢討求得寬容,而是以沉默對抗體制的封殺,最終被迫銷聲匿跡。
與幾位女明星的水土不服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成龍和李連杰具有男性天生的政治敏感性和逢迎能力。在民主化的香港長大的成龍,近年半官方地進入仕途,在各大重要活動不停露臉的同時亦賺得缽滿盆溢,即使在博鰲論壇偶有得意忘形、出言不慎,也很快被其他愛國言行沖淡,更不用提什么“是個男人都會犯的錯”和在香港公司的桃色緋聞了。從體制內走出去的李連杰雖然也遭遇了“陳世美”和在好萊塢大片中飾演“犬奴”的危機,不過近年來他已經借投身慈善事業贏得一片叫好而成功轉型,非慈善話題不受采訪的姿態和出口必佛、善的導師形象亦慢慢建立,所以當其買大屋、入籍新加坡之時,網友們也可以以其言論“在哪里做慈善都是慈善”來為他開脫。而同樣移民新加坡的鞏俐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丟了政協委員的稱號也許沒啥,但面對“國際友人”和動機不純的指責,卻百口莫辯。
聯系前段時間張磊捐款耶魯的非議和對逝者錢學森“不畏艱險,學成回國”的歌功頌德,可以看到這樣的趨勢:在國際主義面前只有民族這一立場,而沒有事實的對錯。雖然這幾年,互聯網讓大家開始重新發現歷史并深入探討事實,但大國崛起并沒有培養起真正自由的國際主義,反而使得驕傲孕育出來的民族主義甚囂塵上——白求恩那樣“純粹的人”,注定不可能來自服務于資本主義的黃種人。
娛樂圈的明星在走國際化路線時,自然會被迫接受西方的文化體系,而以好萊塢為代表的娛樂至死原則及其所折射的自由、民主價值觀,必定會與有中國特色的主旋律和民族主義產生沖突。如果沒有成龍的愛國主義和李連杰的慈善事業護體,他們終將遍身鱗傷,最后的下場不是如湯唯般無聲無息,就可能如很多網友對章子怡的未來所作的揣測一樣,惟有遠走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