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派部隊和加強軍事部署,必將會增加印軍的補給負擔,使本就捉襟見肘的后勤補給線面臨更大的壓力,因此印度軍方急于擴編“動物運輸隊”也就不足為奇。
自從印度的政客發現藏南是塊可以揚名立萬的地方后,他們就從來沒有放棄過拿中國說事的“本能”。一邊說中國要在2012年入侵,一邊卻在中印邊界大肆武裝屯兵。但可惜的是,打仗并不是靠嘴,得靠腿。印度的嘴巴再厲害,也被自己的補給線能力毀了。
印度依靠的是四條腿
在中印邊境靠近中國的一些地域,海拔高,冬季風雪大,對于印度軍隊來說,補給是一個不小的問題。《印度時報》披露,在其他交通工具難以到達的險峻地段,印度邊防軍從前用騾子運送物資,現在打算逐漸以馬匹來替代。贊斯卡馬成了印度陸軍的首選。
贊斯卡馬是一種土生土長的小型馬,因原產于查謨和克什米爾拉達克地區的贊斯卡山谷而得名,以吃苦耐勞著稱。《印度時報》認為,這種馬很適合為駐扎在前沿哨卡的部隊運送日常用品和武器彈藥。
印度陸軍馬匹與獸醫軍團司令斯里瓦斯塔瓦中將說:“我們正在實施大量飼養贊斯卡矮種馬的計劃,它們在高海拔地區比騾子表現更好。贊斯卡馬壽命為25年,每匹能負重50至60千克。我們計劃首批飼養300匹為拉達克地區的部隊服務。”
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設在列城的實驗室也在對贊斯卡馬進行研究,內容包括對它的保護、繁殖、改良等。斯里瓦斯塔瓦說:“在最困難和富有挑戰性的反恐行動中,馬匹表現得非常棒。”
除了贊斯卡矮種馬外,印度有關部門還在推動良種軍犬的訓練工作。計劃引進獵兔犬、德國牧羊犬以及拉布拉多獵犬等國外品種,以此進一步改進犬只的基因庫。目前,印度陸軍馬匹與獸醫軍團已經為軍隊、警察及其它準軍事部隊培訓了大批警衛犬及搜救犬。
《印度斯坦時報》更是給印度陸軍出主意稱,“牦牛才是印度陸軍最好的選擇”,建議直接用牦牛替代騾子,廣泛用于運送食物、武器和彈藥等任務,為駐扎在高山高寒地區的印度陸軍士兵提供后勤保障。并稱,中國軍隊就在這么做。
目前,印度陸軍第190山地旅正同印度國家研究中心牦牛項目組進行合作,嘗試用牦牛取代騾子執行高海拔地區的運輸任務。
研究表明,在降雪期,利用牦牛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帶運輸物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牦牛的行進速度基本不受降雪的影響。這正適合印度陸軍的需要,因為在中國的藏南地區和克什米爾,很多是海拔超過2000多米的山地,那里每年有4個月都在下雪,經常遭遇大雪封山。
此外,牦牛可以抵御高山地區的寒風,由于血液中的紅細胞數量較多,可以幫助它在海拔4500米的地方自如呼吸。正是看中牦牛的種種優勢,印度軍方才下大力氣要打造一支“牦牛運輸隊”。
印度陸軍希望利用贊斯卡矮種馬和牦牛充當運輸主力絕非心血來潮,而是出于現實考慮。在高原山區,位于偏遠地區的哨所經常是數月與世隔絕。目前,印度軍方主要靠汽車運輸補給物資,在一些不通公路的地區也動用直升機運輸人員和物資。不過,無論是汽車還是直升機,都有著“先天缺陷”。
與需要導航的直升機不同,牦牛也有認路的本領,遇見沼澤地,它能避開陷阱擇路而行,跟著牦牛走,能躲避險境。牦牛耐勞負重,長途馱載貨物可達100~200千克,邊走邊放牧采食,日行15公里左右,可連續馱運數月,往返行程一兩千公里。
火車、飛機唱主角
中國邊防部隊也有牦牛,但牦牛并非主力軍,而且與印度剛剛開始研究“怎樣利用牦牛搞運輸”相比,中國的邊防運輸隊則顯得更有經驗。
早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修筑入藏公路的時候,藏族同胞就曾趕著牦牛隊為解放軍幫忙。此外,在一些海拔高的邊遠哨所,中國軍隊也同樣利用騾馬輸送補給,或是騎著牦牛進行巡邏。
不過,隨著青藏鐵路的開通,中國軍隊的主要運輸手段已經變成了“鐵路為主,公路和空運為輔”的形式。大批的軍用物資調動可通過鐵路直接入藏,然后再經由公路網絡集散。
在一些高海拔的邊遠哨所,中國空軍裝備的米-171、“黑鷹”等型號的直升機可定期提供補給,利用騾馬和牦牛運輸只是個別現象。
在高原和山脈地區,牦牛和騾馬運送物資雖能行動自如,但是它們絕不可能自己走到目的地,必須有人隨行。中國西藏軍區的一些邊防團曾設有騾馬運輸隊,專門為高山高寒地區運送補給。運輸隊的士兵經常是冒著生命危險維系著“生命補給線”。
近些年,隨著中國軍方加大邊防建設的力度,騾馬和牦牛已經漸漸淡出了運輸隊伍。此外,一些騾馬巡邏隊已經開始換裝高原巡邏車。現在,對于中國軍隊來說,騾馬和牦牛只是一種補充力量,并非運輸的“主力軍”。
目前,印度在邊境地區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善,不僅沒有鐵路,就連公路網也不完善。不過,印度最近卻不斷加強在邊境地區的軍事實力,向邊境地區增派部隊,部署先進的蘇-30MKI戰斗機,并開始修筑機場和公路設施。
曾任印度陸軍參謀長、現為“阿魯納恰爾邦”(即中國的藏南地區)首席部長的JJ·辛格此前曾透露,印度在藏南繼續增加部署兩個營的兵力,同時會向該地區增派一個中隊的精銳蘇-30MKI戰機,約18架。
增派部隊和加強軍事部署,必將會增加印軍的補給負擔,使本就捉襟見肘的后勤補給線面臨更大的壓力,因此印度軍方急于擴編“動物運輸隊”也就不足為奇。
但無論是牦牛還是贊斯卡矮種馬,其運載能力都十分有限,并且在運輸過程中,消耗在路途上的時間過長,不能從根本上扭轉印度軍隊面臨的困境,最多可解燃眉之急。不過,印度軍方想盡一切辦法,加強在邊境地區,尤其是與中國存在邊界糾紛的地區的軍事存在,這本身就值得中方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