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有個目標是不錯,但這個目標的選擇得厚道、人道,不要霸道、詭道。
1月11日,來自全國各地約20家媒體的記者和數十名群眾,來到河源市中級法院第一審判庭參加“葉樹養(yǎng)案”旁聽。昔日的警界干將葉樹養(yǎng),看起來竟像是一個身體抱病的農家老漢。他身著河源看守所“255號”囚衣,被兩名法警押入法庭時,佝僂著身體,步履蹣跚,幾乎是被法警架著走到被告席座位上的。頭發(fā)花白、神情憔悴……雖然年僅52歲,看上去卻仿如六七十歲的老人。
“葉樹養(yǎng),為什么別人會送錢給你?”公訴人針對受賄事實問。“因為我為他們辦了事。”葉樹養(yǎng)聽后干脆地回答。
韶關市原公安局長葉樹養(yǎng)不啻于一個江湖傳奇:小時候窮得連內褲都沒得穿,20年后竟然為了6000萬的目標成為一代巨貪,尤其是他遵循的斂財“五不原則”:“不主動索要錢財、不辦事不收錢、不催討該給還沒給的錢、不討價還價、不嫌棄送多少錢”,讓很多網民把它奉為處世教科書加以推崇。當然,這一切都是身處監(jiān)獄、白發(fā)叢生的葉樹養(yǎng)預料不到的。
忽然間進了常委
新豐縣屬韶關市,離廣州才100多公里。105國道穿新豐縣而過,驅車行走在這條平坦而寬敞的四車道道路上,葉樹養(yǎng)就成了揮之不去的話題:新豐道路基礎較差,他主政新豐期間,強力推行地方公路建設,并配合有關部門到省市爭取資金,多年來投入公路建設資金7億多元,改造了105國道新豐縣至從化段和省道347線新豐段,修通了縣城至西坑等地方公路。如今,這些道路依然一如既往地造福著往來的客商司機,但是曾經的功臣卻突然失足成為了階下囚。
“我在從政當官一開始,是非常認真的,也很賣命,也為黨和政府做了很多貢獻”。新豐縣是葉樹養(yǎng)起家的大本營,盡管葉樹養(yǎng)在2003年就離開了新豐,但是在這個縣城,處處留有葉樹養(yǎng)的印記。
葉樹養(yǎng)出生在廣東省新豐縣回龍鎮(zhèn)雞嶺村,家中世代務農,祖上從沒有人讀過書,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的兒子。他自小家境貧寒,生活非常艱苦。案發(fā)后,葉在被提審時講到,自己長至高中畢業(yè)從來沒有穿過內褲,也從來沒有穿過在商店買的鞋,穿的鞋子全都是母親親手做的布鞋。據辦案人員講,葉談至此處傷心地“放聲大哭”。
1974年,葉樹養(yǎng)高中畢業(yè)后回鄉(xiāng)種田,由于勤奮、努力、肯吃苦,當年便加入中國共產黨,并被推選為生產隊長、大隊書記。1976年4月,年僅20歲的葉樹養(yǎng),走出雞嶺村,擔任回龍公社革委會副主任、企業(yè)辦主任,從此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1984年5月,28歲的葉樹養(yǎng)被調至新豐縣任縣委常委兼農委主任。作為當時新豐縣最年輕的常委,他的上任過程極富戲劇性:1984年,推行“干部年輕化”政策,年僅28歲的葉樹養(yǎng)因為年齡小,剛好能夠平衡縣委領導班子年齡,意外連升兩級,進入新豐縣委領導班子。 1998年12月至2000年12月,葉樹養(yǎng)升任中共新豐縣委書記,主政新豐。
關于葉樹養(yǎng)的仗義和實干,新豐縣不少民眾和政府官員也記憶猶新。村民張幫順說,葉樹養(yǎng)到家鄉(xiāng)回龍鎮(zhèn)視察工作的時候,經常會問村里的路修好沒有,他很關心村村通公路的工作,如果路沒有修好,他會打電話給當地官員,大罵一頓。
曾任新豐縣供電局局長的李繼飄也證實,葉樹養(yǎng)做縣長、縣委書記期間,事業(yè)心非常強,“在一次會議中,有干部說風涼話,說什么不用建什么奔康房,土房子冬暖夏涼,葉樹養(yǎng)當即就罵他,要他去住住看。”
在省紀委對葉樹養(yǎng)案件的通報上,對他在新豐縣的任職做了歸納,認為他在新豐縣任職期間,在“交通、財政、城建、師資”方面頗有建樹。“那時一些單位和個人逢年過節(jié)給他一些土特產,他都吩咐家人退回或計價給錢,抽的煙也是自己買的,從不占他人或公家便宜。”省檢察院辦案人員說。
“五不”局長
當上縣領導后,葉的生活圈子逐漸擴大,心態(tài)也開始發(fā)生變化,在與一些老板打交道時,他看到這些人的素質、能力都不如自己,卻通過各種手段發(fā)家,過著花天酒地、揮金如土的生活,葉樹養(yǎng)逐漸感到心理上不平衡,“我付出的不比別人少,為什么收入、生活水平差那么多!”與此同時,給葉送禮的人也越來越多,從送土特產發(fā)展到煙、酒、茶、海鮮甚至紅包。葉對收禮也越來越心安理得。
“當我收下第一筆錢后,就再也收不住了,到最后根本停不下來,步入了深淵……”葉樹養(yǎng)向檢察機關交代:“每天誰來過,我都記不得了,來人把‘紅包’一放就走了。有的塞到枕頭底下,也有的放到花盆里,正常情況下,一個年節(jié)要收一兩百萬元。”
2002年12月,葉樹養(yǎng)從新豐縣委書記調任韶關市公安局長,走到城市后,葉樹養(yǎng)的貪婪欲就更大了。和一般主動索要錢財的貪官不同,葉樹養(yǎng)深諳“雙贏”之道,貪腐手法頗有耐心,刻意減少同對方的“交易”摩擦,為長期收受賄賂打下基礎,暴露的可能性大為降低。
在權錢交易中,葉樹養(yǎng)總結出一套“五不”原則,即“不主動索要錢財、不辦事不收錢、不催討該給還沒給的錢、不討價還價、不嫌棄送多少錢”,采用守株待兔的方式靜候行賄人上門。
葉樹養(yǎng)在新豐縣任職期間,找他辦事的大部分人都習慣在過年過節(jié)時用“紅包”向他表示“感謝”。在韶關市任職時,有40多個單位或部門、70多名干部為崗位調整請他幫忙,分別給葉樹養(yǎng)送過“紅包”。
廣東省檢察院反貪局分析說,葉樹養(yǎng)的這種做法——利用權錢交易節(jié)奏的放緩、空間的轉換和時間的延長——改變權錢交易的表象,混淆問題性質,這把收受賄賂的蹤跡掩蓋起來,是他違法行為的重要特征之一。
當然,葉樹養(yǎng)有時候也顧不得這些規(guī)則。有一年,某縣的公安局長沒有及時進貢,葉樹養(yǎng)竟親自打電話問:“過節(jié)了,怎么沒見你來啊。”局長解釋說,這段時間縣里工作忙,葉樹養(yǎng)當即發(fā)火,“是縣里重要還是市里重要啊?”最后的結果不言而喻。
對葉樹養(yǎng)所謂“不辦事不收錢的”,在韶關,則流傳著另外一個版本:“花大錢辦大事,花小錢辦小事”的說法。韶關市政法系統一位干部舉了個例子:韶關市公安局有一位老家在新豐縣的干部,想調回新豐縣工作。葉樹養(yǎng)要6萬元,他只給了3萬元。于是,葉樹養(yǎng)把他調到了韶關與新豐中間的一個地方。
葉樹養(yǎng)后來供稱自己聚財的目標是6000萬元:一是要給自己留2000萬元,在廣州買套豪華別墅;二是給兒子留2000萬,讓他畢業(yè)后不愁吃穿住;三是給女兒、女婿留2000萬,讓他們做生意。
為了加快實現目標,葉樹養(yǎng)的膽子越來越大,他被控的最大一筆受賄是:2006年底他放走一名毒梟,一次撈到800萬港幣的答謝費。
2006年9月24日,韶關公安局在高速公路上查獲一批毒品和槍彈,警方高度重視并展開代號“獵狐行動”,抓獲黃海升、李少敏、孫浩容等11名犯罪嫌疑人。孫浩容落網20多天后,有人放風,愿拿錢辦理取保候審。葉樹養(yǎng)敏銳地發(fā)現了其中的“商機”,對此,葉樹養(yǎng)也放出風聲,“2000萬都不為過。”
2006年12月30日,經葉樹養(yǎng)簽字批示同意,把孫浩容提出看守所外,安排孫浩容和女友見面,商量拿錢辦理取保候審的對策。 兩天后,辦案人員簽署了呈請逮捕報告書,準備逮捕孫浩容等人,卻收到了對孫浩容取保候審的通知書,辦案人員于是讓一個叫“肥婆”的人代替孫浩容的事。
2007年1月中旬,就在孫浩容保釋半個月后,孫開車將葉樹養(yǎng)送到深圳華強路口,等一輛黑色奧迪車到后,車上人搬一個紙箱放到葉樹養(yǎng)的車上。這是孫浩容的親友送給葉樹養(yǎng)的800萬港幣,葉樹養(yǎng)將其中的700萬用于投資礦山。正是由于葉樹養(yǎng)的私縱罪犯,毒梟孫浩容立即潛逃,至今未能歸案。
除了私放嫌犯外,葉樹養(yǎng)任職期間,利用職權“為黃、賭、毒提供保護,幫助他人逃避刑事責任追究,買官賣官,插手工程建設和礦山經營,從中牟取私利并收受賄賂”。
據后來辦案人員統計,葉樹養(yǎng)涉嫌犯罪金額高達3400多萬元。案發(fā)前,葉樹養(yǎng)的巨額贓款存放在不同地方的親屬家中,這些錢都由保險柜鎖著。其中,一位親屬家中的一個保險柜高達1米。而在廣州花都新華街,也有一個葉樹養(yǎng)藏贓款的地點,那里有兩個保險箱。
葉樹養(yǎng)在老家建了一幢占地約300平方米,樓高兩層的紅色小洋樓。小洋樓的二樓是葉樹養(yǎng)放贓款的地方。在這棟房子里,紀檢部門查獲了6個保險柜,里面放著一沓沓新錢。有知情人士說,葉樹養(yǎng)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才把那些舊版人民幣兌換為新版人民幣。
搞笑的是,葉樹養(yǎng)被“雙規(guī)”期間曾就遏制官員腐敗提出建議——加快人民幣版本更新頻率。凡此種種在當地官場傳為笑談。
光怪陸離的性格
當地人稱,葉樹養(yǎng)“脾氣火爆、獨斷專行,官兒當得越大,越聽不進勸”,由于讀書不多,最終走上了貪污腐化的道路,并且日漸迷信。
新豐縣縣政府在2001年修建縣政府廣場時,大搞形象工程,廣場正門28根高聳的大理石羅馬柱成了新豐縣的標志性建筑,當地傳言稱,修建羅馬柱,是根據葉樹養(yǎng)的生辰八字來設計的,他曾多次請興寧、香港等地的數位風水大師指點。為了修建羅馬柱,葉樹養(yǎng)不惜得罪縣政府其他領導,也對人大代表的反對聲充耳不聞。
葉樹養(yǎng)在受賄開始,心里面還是有點擔心,于是開始占卜問卦、求神拜佛。他聽說山西五臺山道士算卦準,便千里迢迢趕去。道士告訴他:還有升官的運。后葉果然被連年提拔,他驚喜之余對封建迷信深信不疑,把命中注定之說視為精神支柱,最后發(fā)展到公事私事、包括送禮受賄都要問一卦。據稱,在任公安局長期間,局里辦理命案,葉都請“大師”到現場算一算兇手去向。就在被“兩規(guī)”前一晚,他還在找術士問卦。
2006年,葉樹養(yǎng)還曾請風水先生,在韶關翁源縣周陂鎮(zhèn)和礤下鎮(zhèn),找了兩塊風水寶地,用于安葬祖先,以保佑自己及子孫后代“官運亨通”。甚至在中央黨校學習期間,葉樹養(yǎng)再次偷偷跑到五臺山,找道士問前途。
據知情人士透露,葉樹養(yǎng)還有一個令人詫異的怪癖,那就是——殺豬。人們估計這和他多年的農村生活經歷有關。據說,個別基層領導為了投其所好,便在其下來檢查工作時備好肥豬供其“小試身手”。一位基層民警向記者回憶了一次殺豬經過:“豬在樓后被捆好后,連刺幾刀,未中要害。豬掙扎,久不斷氣。旁人上來,補上一刀,豬死。”
代理律師還透露,葉樹養(yǎng)還有一個與一般貪官不同的是,他在個人感情上很認真,“盡管他的妻子因為疾病原因基本無法過上正常性生活,但目前還沒有發(fā)現或傳聞葉樹養(yǎng)有包養(yǎng)情婦或嫖娼之類的事情”。
2009年秋,葉樹養(yǎng)被“雙規(guī)”后,兒子被保送到了西安某大學上學。“當我們把這個消息告訴他時,他當即老淚縱橫,足足哭了半小時。”其代理律師稱,自從葉樹養(yǎng)出事后,他最擔心的就是即將高考的兒子,因為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希望,“愛子如命的葉樹養(yǎng)得到這個好消息第一句話就是感謝黨和政府,沒有因為他的罪而牽累到他的家人”。而這一消息,也促使葉樹養(yǎng)更加配合檢察機關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