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雄心勃勃的南亞戰略鐵路網建設日前已經進入了實際勘測階段,但印度想要實現這些夢想還有許多高不可攀的門檻。
其實印度并不是不想把邊境的交通線換上鐵軌、高速公路,但印度的能力決定了自己只能望洋興嘆。
100元修路,先貪污95元
印度政府何嘗不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但印度政府都有自己的苦衷,印度修路速度慢,一座單向立交橋要修3年,一條普通的公路有時也要修上好幾年。究其原因,首先,由于存在土地私有制,印度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打算要修一條路,先要與無數個地主進行艱苦的談判,征地過程相當漫長。其次,雖然印度政府不斷加大對道路的投資,但由于部分政府官員貪污腐敗,真正落實到修路的資金并不多。印度人就坦言,如果印度投資100元修條路,最終的結果是官員貪污95元,修路只剩下5元。
盡管印度過去幾年里顯示了修建邊境道路的決心,但這并未真正轉化為實際行動,其中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環境審批和資金不足問題。《印度時報》報道,印度陸軍4年前提出沿長達4056公里的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修建73條全天候道路并獲批準,項目計劃建設距離總長為3808公里。印度政府曾于2006年3月要求相關環境審批必須在4個月內完成,但截至目前仍有多條公路未完成審批,僅有12條公路建成通車。
印度軍方一名高級官員稱,環境審批的一再延遲正在破壞國家安全,具有戰略性的邊境道路建設應該免于這種審批。不過這一建議遭到了印度環保人士的強烈反對,他們擔心這一地區原本脆弱的生態平衡再遭破壞。
在擬建的73條戰略性道路中,61條由印軍道路建設局負責承建,其余12條道路分配給印度中央公共工程部(CPWD)和國家公共工程處(PWDs)。這73條公路涵蓋中印實際控制線的三個組成部分——西部(拉達克)、中部(北阿坎德邦,喜馬偕爾邦)和東部(錫金,阿魯納恰爾邦),以及通向山峰和谷底的更好的戰略通道。
“這些道路不僅將用于快速向邊境運輸部隊、火炮和其他武器裝備,還將增強我們對有爭議地區主權要求的力度。”印度一名軍官說。
印度媒體哀嘆道,與印度的拖拖拉拉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北京過去10年間在西藏自治區陸續建造了空中、公路和鐵路等多條通道。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現已能夠在不到3周時間內從內陸向中印邊境運送超過兩個師(3萬人)的兵力。而在以前,完成相同運兵規模需要三四個月。中國還在西藏自治區內升級或新建了多達27條機場跑道,提升了戰略運輸能力。
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布拉杰什米什拉近日表示,中國憑借日益增長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正在全面控制亞洲,相比之下,印度軍力發展卻受困于政策不利等因素,已成為中國在亞洲主要對手中最弱的一個。
印度以鐵路畫餅充饑
尼泊爾、不丹等山地國家一直被印度視作“戰略緩沖帶”。近日在尼泊爾政府的邀請下,中國已經開始鋪設鐵路線,將連接青海、西藏的青藏鐵路直通向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印度軍方危言聳聽地表態稱,“這將使北京能夠輕而易舉地將軍隊和戰備設施運送到靠近印度邊境的地區。”
此外,有消息稱中國將同巴基斯坦合作建設鐵路,與現有的中巴友誼公路相連,這也讓印度感到不安。
“為了應對中國在南亞地區建鐵路網的現狀,印度鐵路公司決定搶占南亞地區的戰略優勢,興建6條通往尼泊爾和3條通往不丹的鐵路。”《印度斯坦時報》2009年10月14日的報道直言不諱,印度新建鐵路就是為了對抗中國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
擬建的印—尼鐵路自然是整個戰略鐵路網的核心。目前印度和尼泊爾之間只有從印度勝利城到尼泊爾賈納克布爾之間的一條鐵路。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道,新規劃中的6條印—尼鐵路線包括:東部線路,由西孟加拉邦的新杰爾拜古里通往尼泊爾邊防重鎮卡卡比塔;中部包括三條線路,由印度比哈爾邦出發,該線可直插尼泊爾政治和經濟中心加德滿都;西部線路包括兩條,則由印度北方邦通往尼泊爾東部的派勒瓦和尼泊爾根杰。
據印度媒體披露,印度雄心勃勃的南亞戰略鐵路網建設日前已經進入了實際勘測階段。
為鋪設南亞鐵路網掃清國際障礙,印度還一直在做種種外交努力。印度駐尼泊爾大使希夫·尚卡爾·慕克吉去年7月份接受媒體采訪時還竭力勸說尼泊爾:“為使加德滿都與德里之間的聯系更為便利,印度正在考慮把鐵路修到尼泊爾。”
夢想永遠大過能力
“印度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修建鐵路必須逾越政治、資金和技術‘三座大山’。”曾經參與青藏鐵路勘測施工的中鐵集團十八局工程師張作貴指出,盡管印度鐵路通車里程位居世界前列,但修建高原鐵路是一項系統性很強的工程。
張作貴指出,印度即將建設的這6條鐵路,不僅地質構造脆弱,地震頻發,而且這一地區自然條件惡劣,不通水電,沒有公路,施工難度非常大。其實,印度曾多次信誓旦旦地要修建高原公路和鐵路,卻往往因資金和技術問題而胎死腹中。
2007年中國青藏鐵路建成后,印度就曾決定在中印邊境修建公路網,要求所有公路達到戰略等級,能夠“全天候通車”并完成飛機起降。而實際上,印度規劃修建的73條公路中只有12條完工,實際通車里程僅數百公里,這與印度長達4000多公里的邊境實際控制線相比可謂九牛一毛。
國際和國內的政治因素也是印度修建高原鐵路無法回避的障礙。前不久,尼泊爾總理內帕爾在主持一場中華文化活動的揭幕儀式時給印度潑了一盆冷水,內帕爾表示希望中國的青藏鐵路能夠直達該國首都加德滿都,促進兩國間的貿易。
此外,印度社會對政府“南亞戰略鐵路網”的設想也怨聲載道。印度國內的鐵路以乘客“外掛”在車廂外而聞名,還面臨設備老化問題,平均每年發生近400起火車事故。《今日印度》雜志網站刊文稱,“政府應該考慮修繕現有鐵路設施,改善民生,而不是耗費巨資修筑高原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