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美國包圍中國海上封鎖線的終點,又是其陸地包圍圈的起點。
2009年5月4日,奉行“毛主義”的尼泊爾總理普拉昌達在首都加德滿都宣布辭去總理職務。在聲明中,普拉昌達說,尼泊爾對印度卑躬屈膝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這話什么意思?
印度已經把錫金國變成錫金邦了,現在又把尼泊爾的政局搞亂,還準備再弄個尼泊爾邦。斯里蘭卡內戰剛一結束,它就格外積極地參與重建,要“抵消中國的影響”。印度的目的,就是要把這些南亞國家全部變成它的衛星國。美國對此是予以戰略支持的,這樣,印度就成了南亞豎起的一座政治喜馬拉雅山。
印度奉行戰略投機國策,十分善于趁火打劫。2009年3月26日,印度秘密進行了以“中國可能發動短平快入侵”為假想的演習。印度的女總統還到其非法占領的中國藏南地區視察,其空軍還在離中國邊境300多公里的地方,進駐了遠程重型的蘇-30戰機。6月,趁朝鮮核危機之機,印度突然向被它占領的藏南地區大舉增兵6萬人,兩個山地陸軍師,還準備成立一個炮兵師。多年來印度對中國的敵意只是體現在口頭上,現在來真的了,明擺著是配合美國的戰略計劃。
印度之后,是巴基斯坦。
美軍在巴基斯坦隨意襲擊,表面上看起來是打擊塔利班,其實,細細分析也有著強烈的項莊舞劍的味道:美國使用無人機進行密集襲擊的地區是巴基斯坦的西南省份俾路支。中國對巴基斯坦的主要投資就在這里,比如著名的瓜德爾港。美國和印度一直疑慮這個港口會被中國用作通向印度洋的出口。外電報道,中國有計劃修建一條從瓜德爾港跨越喜馬拉雅山的輸油管道。美國在這里大打出手的動機是什么?一個美國人在香港《亞洲時報》上明白無誤地宣稱,“必須盡一切可能迫使建設了瓜德爾、需要伊朗天然氣的中國退出”。這就是美軍以打擊塔利班為名,在中國投資地狂轟濫炸的隱秘原因。
在美國國內,關于肢解巴基斯坦,控制其核武器的提議不絕于耳。這是對巴基斯坦刺耳的警告。也是對中國的含蓄警告。
再往西,是阿富汗。
去年3月9號,美國宣布將在去年9月底之前從伊拉克撤出1.2萬人的部隊,2011年之前全部撤出。同時,美國宣布將大舉增兵阿富汗。去年3月2日美聯社報道稱,美國一名高官稱北約將請中國在中阿邊境的瓦罕走廊開放補給線,以支持北約在阿富汗的反恐戰爭。
為什么美國從伊拉克撤軍,而不從阿富汗撤軍還要加強?那是因為阿富汗有兩個大鄰國俄羅斯和中國,這才是美國在阿富汗舞劍時真正著意的地方。
美國賴在阿富汗是一箭雙雕。一是可以繼續實施肢解俄羅斯的大戰略,同時也為削弱中國,掐斷中國自中亞的能源通道。幸運的是,中國和俄羅斯在中亞有個上合組織,所以,暫時可以緩和一下美國和北約、歐盟的全面攻勢。自中亞向東,就是蒙古。多年來,美國和日本一直在蒙古不遺余力地進行經濟援助、軍事演習,直至扶持親西方政府上臺。美國迄今已被稱為蒙古的第三鄰國。
打開世界地圖可以發現,中國從海上到陸地,都已被美國包圍得嚴嚴實實,像一個橫躺著的U形試管,只剩下東北亞和俄羅斯接壤的很小一部分,還有待判斷。這看起來很像是國金證券公司的徽標,一個圓圈上銜了一個圓珠。但是,隨著中國崛起,日本已有人主張與俄羅斯攜起手來。果真如此的話,加上朝鮮半島的局勢如果逆變,這一個小口也可能即將被堵上。那就成一個O型了。
除了賭場和毒品之外,其他對中國的包圍,都是以美國為主導或有著明顯美國因素的。很多人可能會問:中國對美國是一片誠意,美國也一再宣稱要發展兩國關系,為什么暗中緊鑼密鼓、水泄不通地包圍中國?我認為,這并不是美國和中國天然有仇,也不是雙方文明和意識形態的沖突,而是由美國追求建立世界帝國的大戰略目標決定的。
(以上文字摘自戴旭新書《C型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