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名曾在也門受訓的尼日利亞男子在美國制造圣誕節炸機未遂事件后,落戶也門的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宣稱對此負責,并進一步發出針對西方利益的恐怖威脅,也門國內安全局勢驟然緊張。一時間,也門是否會成為美國新的反恐戰場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基地組織在也門卷土重來有其復雜的內外原因
“9·11”事件后,也門當局在美國的幫助下曾重創境內基地組織勢力,一度置其于癱瘓狀態。但2006年以來,該組織得以重建網絡,再度活躍起來,并于近期在也門出現回潮跡象。原因主要有:
一、經濟狀況持續低走為恐怖主義勢力抬頭提供了社會環境。在糧食、能源和金融三重危機籠罩下,也門當局提振經濟能力有限,經濟出現倒退,接踵而來的貧困和失業等問題引發社會動蕩,恐怖主義勢力借機不斷發展。2007年世界糧食危機導致食品價格暴漲,也門因受制于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落后的農業生產技術,無法實現糧食自給自足,90%以上糧食供應需依賴進口。作為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也門難堪重負,貧困人口大幅上升,學生輟學現象嚴重,犯罪率陡然增加。此外,也門石油開采能力有限,近年來其產量呈逐年遞減之勢,且由于金融危機引發油價暴跌,2009年也門石油收入比上年銳減近七成。另據有關專家預測,也門現有區塊的石油資源和水資源均將在十年內耗盡枯竭,這對于也門這樣一個嚴重依賴石油出口和農業條件十分惡劣的國家的生存和發展來講無疑是一個噩耗。
二、也門部落文化為極端恐怖分子開展活動提供了肥沃土壤。長期以來,部落文化色彩濃重。部族割據勢力強大,影響著也門大部分地區。由于當局對邊遠地區布控能力較弱,這些地區的越境走私軍火和人員偷渡活動猖獗,并成為恐怖勢力與組織藏匿、滋生和蔓延的溫床。另外,也門地處阿拉伯半島西南端,與沙特和阿曼相鄰,瀕紅海和阿拉伯海,有著數千公里漫長且缺乏監管的邊境線和海岸線,且地形地貌與阿富汗相似,西、北部為山地,中、東部為荒漠,為恐怖分子、叛亂分子乃至海盜胡作非為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
三、基地組織視也門為“福地”,經營多年,羽翼日漸豐滿。由于也門遜尼派與基地組織同樣信奉瓦哈比教義,且因貧困和文化水平低下,極端思想在也門有一定基礎,不斷產生一些極端宗教組織,許多民眾成為基地組織拉攏的對象。同時,也門一些勢力與基地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本·拉登的祖籍就是也門;據媒體報道,20世紀80年代,大批也門籍的圣戰者曾遠赴阿富汗參戰;2003年伊戰爆發后,許多也門武裝分子曾潛入伊拉克抗擊美軍并轉戰阿富汗。雖然也門當局在美國資助下一度對基地組織大加討伐,但后者充分利用也門諸侯割據的可乘之機得以保存了有生力量,并通過金錢拉攏與地方部落首領結盟,日漸壯大。2009年2月,迫于美國的反恐壓力,基地組織做出戰略調整,將也門和沙特的基地組織分支合并為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并以也門為根據地,制造了多起針對西方利益和本國政府官員及安全人員的恐怖襲擊,影響日益擴大。
四、美國全球反恐戰略調整迫使基地組織另辟戰場重開張。“9·11”事件后,美國先后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開辟了“反恐第一、第二戰場”,反恐戰爭已使其陷入戰線過長、透支過度的困境。2009年奧巴馬上臺后,大幅調整對外戰略,力圖通過“新政”扭轉頹勢、擺脫困境,將反恐重心由西亞向南亞“東移”,出臺“阿巴新戰略”,大舉增兵阿富汗,大力援助巴基斯坦。部分基地組織成員遂開始向也門及局勢同樣動蕩的索馬里遷移,力圖變被動為主動,伺機東山再起、多面開花,消耗美國更多精力。
也門或將成為全球反恐新戰場
在南方分裂傾向上升、北部侯希叛軍卷土重來、基地組織頻發威脅并屢生事端的背景下,若上述幾股勢力遙相呼應、形成聯動,也門局勢面臨進一步惡化的危險,并對沙特等海灣國家的安全與穩定構成嚴重威脅,甚至引發國際安全局勢的震動。就目前形勢看,也門局勢尚不至完全失控,或將成為美國反恐新戰場。
第一,美國等西方國家考慮到也門的地緣政治重要性,可能會騰出更多精力與也門當局加強全方位反恐合作,趁恐怖分子尚未形成較大規模并與本國部落勢力及索馬里等地伊斯蘭激進分子完全聯手之前加大圍剿力度,避免也門“索馬里化”,但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拉克作為其反恐主戰場的地位不會改變。此外,美國面臨“多面反恐”的難題,雖會加大援也力度,但近期不會直接派兵參戰,有可能尋求將來逐步加強在也門軍事存在。加之現階段美國面臨重振經濟、恢復就業、確保國土安全等諸多棘手國內問題和伊核、朝核等重大國際問題,難以分出過多精力投身也門反恐戰。
第二,作為也門鄰國的沙特等海灣國家深諳也門內亂不止、恐怖活動泛濫將殃及自身,不會袖手旁觀,也會加大對也門支持力度,協同當局遏制恐怖主義蔓延。沙特助理國防大臣哈立德日前表示,沙特正在研究在臨近也門邊界的吉贊省建立軍事基地打擊侯希叛亂武裝。而自2009年11月初沙特政府軍對侯希武裝發動軍事打擊以來,后者遭受重創,被迫發表與沙特停火聲明,稱其武裝將撤離沙特。
第三,也門當局反恐心意已決,但亟需借助外力逐步實現反恐目標,并希冀通過與美國等擴大合作獲得更多的軍事和經濟援助,得以發展本國經濟、改善民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民怨,緩解內部壓力,維護政權穩定。但同時,美國如強力介入也門內部事務不僅為基地組織繼續為所欲為提供了合法性,也將激化民眾的仇美情緒,使得恐怖勢力借機挑撥更多是非,導致基地組織坐收漁利。
也門反恐取得實效依然任重道遠
也門反恐局勢升級已引起美、英等大國警覺,國際社會將進一步加大對也門政府的支持力度。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烏斯等高官頻繁赴也商談反恐合作,允諾將2010年援助金額翻倍,并多次協同也門政府軍對境內基地組織目標發動襲擊,英國亦表示將與美國一道聯合支持也門政府的反恐努力。2010年1月27日,英國在倫敦主持召開關于也門問題的國際會議,與會各方就反恐等也門國內各種棘手問題展開討論,尋求出臺將上述問題悉數解決的“一攬子”方案和配套措施,并允諾進一步加大對也門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力度。
也門當局在美、英等國的大力協助下,加大了對基地組織打擊力度并有所斬獲。自圣誕炸機未遂事件以來,也門政府著力加強在首都薩那特別是國際機場等重要設施的安全檢查,增加各主要街道警力,加強對移動電話、固定電話及網絡的監聽和監控,升級各國駐也門使館周圍安保措施,并通過停止向外國游客發放落地簽證等措施加強對入境人員的監管,防范恐怖襲擊發生和極端分子滲入。同時,也門政府軍近期重點向夏卜瓦省、阿比揚省等基地組織高層頭目藏匿的據點發動大規模軍事打擊,至今已逮捕和打死數十名基地組織嫌犯。
對基地組織而言,由于核心力量在阿富汗、巴基斯坦戰場上受到圍困,其戰術上將更多倚重區域性圣戰組織和基層圣戰分子實施跨國恐怖襲擊活動,也門憑借其獨特的內外環境自然為基地組織“青睞”。對于在也門已經鞏固的地盤,基地組織不會輕言放棄,不排除窮盡一切手段策劃、煽動和實施更多恐怖襲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