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6日,日本首相、民主黨總裁鳩山由紀夫與自民黨總裁谷垣禎一舉行了會談,雙方著重討論了普天間美軍基地搬遷問題。這是自2009年9月日本政壇實現政權更迭以來,兩黨黨首的首次會晤。
2009年12月16日,巴基斯坦最高法院晚宣布,前總統穆沙拉夫2007年10月頒布的“全國和解令”無效,所有在此法令下被撤銷的案件將面臨重審。根據“全國和解令”,3000多件涉及謀殺、貪污、濫用公權等案件被撤訴,受益者共有8041人,其中包括現任總統、巴基斯坦人民黨聯合主席扎爾達里,以及及現任內政部長馬利克和巴基斯坦統一民族運動黨領導人侯賽因等。12月19日,巴基斯坦人民黨中央委員會通過決議,對人民黨聯合主席、總統扎爾這里表示完全信任,決定將全力為可能重新開審的案子進行辯護。
2009年12月16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組織)中央委員會決定,原定于2010年1月24日舉行的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和立法委員會選舉推遲到6月28日舉行。該委員會決定延長阿巴斯作為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的任期,直到大選舉行為止,由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占多數席位的立法委員會也將在大選前維持現狀。哈馬斯隨后發表聲明,表示拒絕巴解組織中央委員會延長阿巴斯任期的決定,稱巴解組織中央委員會無權延長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和立法委員會任期。
2009年12月19日,尼提恩·賈德卡里正式接替拉吉納特·辛格擔任印度最大的反對黨印度人民黨的黨主席職務,成為印度人民黨最年輕的黨主席。
2009年12月21日,洪都拉斯最高選舉委員會公布了全國選舉最終計票結果。在總統選舉中,反對黨國民黨候選人波菲里奧·洛沃最終憑借56.6%的得票率,擊敗得票率為38.1%的執政黨自由黨候選人埃爾文·桑托斯。國民黨還贏得國民議會128個議席中的71個,以及20個中美洲議會議席中的10個席位,執政的自由黨則分別獲得45個和7個席位。
2009年12月23日,由羅馬尼亞民主自由黨、匈牙利族民主聯盟以及獨立人士組成的聯合政府獲得議會超過半數以上的信任投票,新政府隨后宣誓就職并召開了首次會議。
2009年12月25-27日,塔吉克斯坦人民民主黨召開第十次黨代會,人民民主黨主席、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再次當選主席,大會還選舉產生了中央執行委員會。
2009年12月27日,克羅地亞舉行總統選舉投票,12名參選總統候選人中,克羅地亞社會民主黨候選人伊沃·約西波維奇和獨立候選人米蘭·班迪奇得票率位居前兩位,但均未超過50%,進入第二輪投票。2010年1月11日,克羅地亞國家選舉委員會宣布第二輪投票結果,伊沃·約西波維奇以60.29%的得票率獲勝,獨立候選人米蘭·班迪奇的得票率為39.71%。
2009年12月29日,蘇丹議會通過《南部蘇丹公投法案》,結束了蘇丹全國大會黨和蘇丹人民解放運動之間的政治危機,并為蘇丹南部地區在2011年舉行公投創造了條件。
2010年1月10日,黎巴嫩社會進步黨與真主黨就兩黨和解達成協議,從而結束了自2008年5月雙方支持者發生激烈沖突以來的緊張關系。
2010年1月12日,烏茲別克斯坦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席阿卜杜薩洛莫夫宣布議會下院選舉結果,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135名議員中,53名來自“自由民主黨”,32名來自“人民民主黨”,31名來自“民主黨”,19名來自“社會民主黨”。另有15名議員由“烏茲別克斯坦生態運動”全體大會選舉產生。鳥下院議員共計150名,任期5年。
2010年1月12日,執政的多哥人民聯盟舉行總統候選人提名大會,指定該黨主席、多哥現任總統福雷為下屆總統候選人。多哥將于2月28日舉行總統選舉。
2010年1月13-16日,日本共產黨召開第25屆全國代表大會,日共委員長志位和夫代表中央委員會就本屆大會決議案作報告,提出日共在當前日本新的政治形勢之下的政策主張和任務。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的1000余名代表出席會議,19個國家的22名外國代表應邀列席。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已選舉志位和夫、市田忠義分別繼續擔任干部會委員長和書記局長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