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劫重生的聯想集團重拾手機業務,顯然懷有更大的野心。
歷時近2年,手機業務重新回歸聯想版圖。
2009年11月27日,聯想集團正式宣布,斥資2億美元,回購之前出售給旗下弘毅投資等投資方的聯想移動業務。聯想集團CEO楊元慶表示,收購后的聯想移動將專注于小尺寸移動終端產品,依舊保持獨立運營。
2008年1月31日,聯想集團作價1億美元,剝離了主營手機業務的聯想移動。當時,聯想的手機業務陷入虧損,個人電腦業務也面臨著巨大壓力,出售聯想移動的舉措,被視為“專注主業”、“裝點財報”之舉。不過,在當初出售之時,柳傳志就曾表示,不排除在未來回購聯想移動,這也為今天聯想移動的“回歸”埋下了伏筆。
如今的聯想集團已非一年前的吳下阿蒙。2009年11月初,聯想發布了扭虧為盈的財報,在經歷了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國際化遇挫等一系列震蕩之后,再度盈利,讓聯想恢復了“野心”。柳傳志自豪地宣稱,聯想已經離開了“懸崖邊”,迎來了“轉折點”。他同時表示,聯想集團不會甘于全球第四的座次,很快還會推出一些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新性的產品來改變現狀。
創新者誰?手機當先!iPhone的成功全球有目共睹,自然也讓聯想頗為眼紅。有人說:iPhone是全球最爛的手機,卻是最好的移動計算平臺——Apple公司是用造電腦的思路在造iPhone!同樣作為電腦生產企業,聯想當然有條件復制這一模式。實際上,戴爾、宏碁等電腦生產廠商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機產品,作為新興的網絡終端,手機、上網本、電腦之間的界限正在不斷模糊。在這個市場戰略制高點的爭奪上,聯想不僅是不甘人后,更是要爭在人先。
自柳傳志重新出山以來,聯想的戰略重心又再度回歸國內市場,而國內3G網絡升級帶來的巨大商機,亦與其戰略契合。目前,聯想移動已經與執行TD-CDMA標準的中國移動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并推出了OPhone平臺的智能手機。此時回購聯想移動,無疑是聯想集團殺入中國3G大潮、奪取未來手機市場的捷徑。
聯想移動自身條件的改善亦為聯想集團這次“加價100%”的收購提供了足夠的支持。剝離后,聯想移動經歷了巨大的人事變動,并得到了新的注資,成功扭虧為盈。目前,聯想手機依然是國產手機第一品牌,聯想移動自有資金約5000萬美元,2009年上半年盈利600萬美元。楊元慶說“我們收購時評估的是財務狀況和未來表現,現在聯想移動擁有非常健康的業務”,自然顯得底氣十足。
然而,除了布局移動終端、進軍3G手機市場等戰略部署,聯想集團回購聯想移動,或許還有更深的圖謀。A股上市,很可能是聯想移動未來真正的方向。
早在兩年前剝離時,柳傳志就希望聯想移動能夠單獨上市。當年的收購方幾乎全是外資,這意味著聯想移動很可能瞄準的是海外上市。然而,如今的國際資本市場哀鴻遍野,反倒是國內的A股市場風景獨好,聯想移動在此時重回“中資”背景轉投A股懷抱,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猜測終究是猜測,聯想手機究竟欲往何處?答案還盡在柳傳志心中。
編 輯 藍唐兆
E-mail:ltz@cais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