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渠道是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則以家庭繳費為主,政府給予適當補助。當前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面臨諸多問題:國有企業改革遺留問題和日益頻繁的企業改制,增加了籌資的復雜性;參保主體認識上存在誤區,參保積極性不高,影響醫療保險的籌資;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加大了醫療保險的籌資壓力。為此,應做好以下工作:加大宣傳,提高人們的參保積極性;推進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立法,為其實施提供法律保障;加強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監管,提高其服務水平。
〔關鍵詞〕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途徑,問題,具體對策
〔中圖分類號〕C2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175(2010)01-0096-02
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作為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我國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對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渠道進行分析,針對其面臨的問題提出有效對策,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途徑
我國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體系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制度,社會保障法(草案)明確了這兩個制度在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體系中的地位。兩個制度中的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途徑有所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途徑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即通過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形成社會醫療統籌和個人賬戶。其中,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社會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劃入個人賬戶的比例一般為用人單位繳納保險金的30%左右,具體比例由統籌地區根據個人賬戶的使用范圍和職工的年齡等因素決定。用人單位繳費率一般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6%左右,職工繳費率一般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途徑則以家庭繳費為主,政府給予適當補助。參保居民按照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享受相應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有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對職工家屬參保繳費給予補助。國家對個人繳費和單位補助資金制定稅收鼓勵政策。對試點城市的參保居民,各級政府每年還給予相應的補助。
可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采取的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途徑,這實際上是將國外的強制繳費方式與儲蓄賬戶方式結合而成的一種新方式。即一方面,在一定區域內的人群之間橫向調劑醫療保險基金,費用共濟,風險分擔;另一方面,保險費中的部分資金進入個人賬戶進行縱向積累,以勞動者年輕力壯時積累的資金彌補年老體弱時的費用缺口,自我緩解后顧之憂。〔1 〕 (P169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則主要來源于城鎮居民的自我繳費,但該繳費并非強制性的,而是建立在自愿繳費參保的基礎之上。
二、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籌資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國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在籌資途徑方面面臨諸多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國有企業改革遺留問題和日益頻繁的企業改制,增加了籌資的復雜性。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在籌資途徑方面面臨諸多難題:第一,企業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勞動者就業途徑的多元化均給醫療保險籌資人群、籌資基數、籌資比例、籌資方式帶來了較大影響。第二,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勢必會出現虧損、破產、合并等情況,隨之會出現待崗、下崗、失業的勞動者,從而導致醫療保險基金的欠費率、緩繳率等大幅度上升,甚至會形成部分壞賬、呆賬,使得基金收入減少。第三,經濟轉軌也帶來一些特殊問題,例如國有企業勞動力存量調整時產生的提前退休、協議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障問題,會對醫療保險的籌資產生不利影響。
(二)參保主體認識上存在誤區,參保積極性不高,影響了醫療保險籌資。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內,一些單位從小集體的經濟利益出發,不是為全體職工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而是僅給老、弱、病、殘的職工參保,把年富力強、身體健康的職工排除于參保范圍之外;有的單位虛報工資總額,想方設法減少醫療保險費的繳納,逃避應盡的社會義務;有的單位不按時繳納醫療保險費,甚至無故拒交,形成死賬、呆賬,造成整個醫療保險基金抗風險能力的下降。
山東省文登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籌資的實踐證明,城鎮居民經濟條件的好壞,不是影響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重要因素,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居民對醫療保險重要性的認識。〔2 〕在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內,由于實行自愿參保的原則,加上城鎮居民對醫療保險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導致其參保積極性不高,影響了醫療保險基金的籌集。
(三)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加大了醫療保險的籌資壓力。當前,人口老齡化使我國面臨著其他已經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不曾經歷的特殊挑戰。2006年,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占我國總人口數的10%,而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2040年這個數字將上升到我國總人口的20%,在數量上比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和英國老年人口數的總和還要多。〔3 〕
在我國現行的城鎮醫療保險的籌資方式中,退休的老年人不再負擔醫療保險費,但其享受的醫療保險待遇卻高于在職職工。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在職職工與退休人員的比例將不斷變小,勞動年齡人口負擔老年人口的系數將隨之不斷上升,而在原公費、勞保醫療制度上建立起來的現行醫療保險制度缺乏基金的積累和沉淀,導致這筆“隱性債務”只能通過代際轉移的方式由在職職工負擔,從而加大了醫療保險基金的籌資壓力。
三、解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問題的具體對策
解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籌資面臨的問題,需要采取以下具體對策:
(一)加大宣傳,提高人們的參保積極性。加強宣傳是各地開展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促進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事業發展的巨大動力。一方面,它能夠提高參保單位的認識,使參保單位從大局出發,自覺繳納保險費用;另一方面,它能增強城鎮居民的自我保障意識和疾病風險意識,從其自身長遠利益出發,積極參加醫療保險。
(二)推進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立法,為其實施提供法律保障。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必須由法律來保障,如果沒有法律保障,醫療保險制度將難以全面貫徹實施。例如,有些參保主體在參保后會出現少繳、欠繳、不繳或退保的情況。1999年通過的《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對少繳、欠繳、不繳的情形規定了罰款、加收滯納金、強制征繳等處罰措施,從而有效解決了這些問題。
社會保險法的制定,將為保險的籌資提供重要法律保障。社會保險法(草案)對妨害保險籌資和管理的行為規定了較為明確和具體的法律責任。例如,社會保險法(草案)第80條規定,用人單位不按期繳納或者少繳社會保險費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補繳欠繳數額,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處欠繳數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社會保險法一旦出臺,我國將通過統一、權威的法律規定保障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籌集。
(三)加強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監管,提高其服務水平。要擴大醫療保險的覆蓋面,加大征繳力度,必須調動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的積極性,為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具體包括轉變觀念,樹立服務意識,建立和公開規章制度等,使社會保險經辦人員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這樣既可以促進社會醫療保險的參保工作和征繳工作,又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同時還有利于社會醫療保險基金的管理。
社會保險法(草案)將“社會保險經辦”列為專章加以規定,體現了立法者對社會保險經辦的重視。根據第九章的規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業務、財務安全和風險管理制度,應當按時足額支付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及時、完整、準確地記錄參加社會保險的個人繳費、領取社會保險待遇等權益記錄,并根據個人要求,將個人權益記錄單免費寄送本人;此外,用人單位和個人可以免費向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查詢、核對其繳費和領取社會保險待遇的記錄。這些規定進一步規范了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經辦工作,強化了保險經辦機構的服務職能。
參考文獻:
〔1〕仇雨臨.醫療保險〔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
〔2〕王錫國,包慧,李彩霞.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籌資實踐與研究〔J〕.山東勞動保障,2007,(4).
〔3〕Ying White,“Emerging Legal Issue in China”, 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Spring/Summer 2006.
〔4〕Jonathan P. Weiner, Joanna Case Famadas, Hugh R. Waters,“Manage Care and Private Health Insurance in a Global Context”, Journal of Health Politics, Policy and Law, December, 2008.
責任編輯顧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