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檔案袋評價指的是通過反思和合作等方式,系統而持續地收集一定對象一段時間內的道德信息加以評價,它具有客觀性、反思性、合作性等特點。將檔案袋評價引入領導干部的道德評價,能真實準確地反映領導干部的道德發展狀況,切實有效地提升領導干部的道德境界。開展領導干部的檔案袋評價,要從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方式和評價文化四個方面著手。
[關鍵詞]檔案袋評價,領導干部道德評價,內涵,作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175(2010)02-0044-03
重視領導干部的道德建設,是我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寶貴經驗和傳統優勢。領導干部的道德評價具有導向作用,在領導干部的道德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提高領導干部道德評價的有效性,是建設高素質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現實需要,是保持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先進性的實踐課題。筆者以為,將檔案袋評價引入領導干部的道德評價,能真實準確地反映領導干部的道德發展狀況,切實有效地提升領導干部的道德境界。
一、領導干部檔案袋評價的內涵和特點
從詞源來看,“檔案袋”(portfolio)源于“port”(攜帶)和“folio”(紙張或資料)的組合,意思就是“帶著走的作品集”。最初是指攝影師、畫家把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收集起來,帶給自己的委托人看,爭取展出或出版。檔案袋系統這種薈萃優秀作品進行展示的功能引起了社會其他領域的關注,人們逐漸將之引人道德評價領域。本文所謂領導干部的檔案袋評價,指的是通過反思和合作等方式,系統而持續地收集一定對象一段時間內的道德信息加以評價,旨在促進領導干部的道德提升。具體而言,領導干部的檔案袋評價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具有客觀性。檔案袋評價根植于領導干部的日常生活,關注領導干部的道德行為,傾聽領導干部的道德心聲,重視領導干部的道德處境,肯定領導干部的個人生活實踐對其道德認知和行為的重要意義。這些客觀存在的敘述資料,不僅具有第一手評價資料的價值,更具有心靈軌跡實錄的意義,其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心體驗,蘊藏著細膩的情感變化。可以說,檔案袋評價以客觀敘事的方式描述了領導干部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及其情境,全面評價了領導干部的道德“真相”。
第二,具有反思性。反思是檔案袋評價的基本要素。領導干部以自身的道德理念與實踐活動為反思客體,反觀精神世界中的道德認知和外在情境,調節和控制當下的道德行為與實踐,使其與情境保持內在一致性和適宜性。反思重視領導干部個體道德在社會情境中的復雜性,將發生在領導干部個體身上的特定道德事件放置到具體情境,乃至更為廣闊的社會情境中去考察,用廣闊和敏感的洞察力在個體的“社會境況”中去理解個體的道德發展。
第三,具有合作性。面對同樣的原始資料,不同評價者會建構起不同的評價框架,因此,對領導干部道德的個體評價可能是個性化的、多樣的,這就需要借助于合作的力量、眾人的智慧,促使道德評價變得更為客觀和全面。檔案袋評價把傳統道德評價中的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為不同評價主體之間的多向交流,在領導干部自身、上下級等多元評價主體的對話中,評價主體之間相互合作,全方位、全過程地對領導干部道德進行評價,以提升領導干部的道德境界。
領導干部的檔案袋評價是一個客觀敘事、反思和合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實現領導干部道德評價由鑒定性向激勵性、由終結性向過程性的轉變。值得注意的是,領導干部的道德檔案袋不是存放領導干部道德信息的容器,不是領導干部道德信息的雜亂收集,而是選擇性收集、系統記錄領導干部道德發展的結構性信息,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進領導干部的道德發展。
二、領導干部檔案袋評價的作用
傳統的領導干部道德評價很少分享領導干部的道德經驗,很少顧及領導干部的道德情感,很少再現領導干部的道德行為,道德評價的協力性、動態性和實效性不足。而檔案袋評價是在現實的、具體的領導干部的工作、生活歷程中展開的,有其獨特的作用。
檔案袋評價能提高領導干部道德評價的有效性。道德滲透于領導干部的生活實踐之中,融入領導干部工作、生活的所有空間和時間。不管哪一類道德特定事件,領導個體都是在自我和各種環境力量相互作用的張力中展開的,而道德評價的成功與否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這些張力被揭示的程度。檔案袋評價在道德生活和道德評價之間建立起自然的聯系,挖掘出深藏于領導干部生活世界中的道德評價資源,關注領導干部的生活狀態,重視領導干部的心理體驗,將以往被排斥的生活事件和個體感受放置到前臺。不同評價主體在自然的生活世界中把握和關懷領導干部,理解和尊重領導干部,寬容和錘煉領導干部,通過直覺、感情和心靈的對話,最大程度地展現領導個體和各種環境相互作用的張力,逐步接近領導干部生活中的各種道德“真相”。在對領導干部喜、怒、哀、樂的生活體驗中,在領導干部親身經歷或耳濡目染的現實遭遇中,對領導干部的道德狀況進行評價,可以提高領導干部道德評價的有效性。
檔案袋評價能促進領導干部的道德提升。衡量領導干部道德評價的成敗,不僅在于是否關注領導干部的道德生活,展現領導個體和各種環境力量相互作用的張力,還在于是否調動領導干部的積極性,促進領導干部的道德提升。檔案袋評價尊重領導個體的獨特性和主動性,系統展示著領導個體的道德歷程和道德成長軌跡,規范存儲著領導個體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清晰記載著原本模糊的、難以言傳的經驗和體會。在持續地自我對話和你我對話中,領導個體及其所在組織成員共同分享彼此的道德經驗,持之以恒地進行著道德學習,使道德學習、生活與工作系統地、有機地融合,實現了生活道德化、學習工作化和學習生活化,從而在自覺自愿中使領導個體的道德升華,組織群體的道德水平不斷提升。
三、領導干部檔案袋評價的方法
開展領導干部的檔案袋評價,要從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方式和評價文化四個方面著手。
1 要發揮多元評價主體的作用,使道德評價成為領導干部自身、上下級同事和社會等評價主體共同參與、有機結合的交互活動,以真實而準確地評價領導干部的道德狀況。首先,領導干部要對照道德修養標準,客觀地記錄自己的道德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在自評過程中,領導干部要對道德問題進行有意識的探索與研究,挖掘道德沖突蘊含的內在根源,明晰道德沖突中的多方利益和立場,認識到道德沖突的復雜性、多樣性和歧義性,探尋道德沖突和領導個體、領導情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洞悉和解釋自己原有的道德知識,反思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或不證自明的道德知識、價值和態度等。其次,在日常生活中,領導干部的上下級同事要關注其道德體驗和道德困惑,對其表現出的道德傾向進行觀察、記錄和評價,促使領導干部通過別人的眼睛來觀察自己、審視自己,以便更有目的地改進自己,促進自身的道德發展。再次,要以社區黨組織的黨員為主體,家住社區的離退休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補充,建立一支社區監督員隊伍,分區、分片對本社區的領導干部進行監督,并建立領導干部的個人社區道德表現檔案。組織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到社區開展領導干部民主評議活動,評議結果要在干部所在社區進行公示,并作為其考核、任用、提拔的參考依據之一。只有充分發揮多元化評價主體的作用,通過多元主體之間的“協商”達成道德評價建議,領導干部才更易認同和采納,檔案袋評價效果才能真正得以實現。
2 要圍繞檔案袋內容展開,在蘊含著領導個體道德體驗、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的道德信息中對領導個體道德狀況進行全方位、全過程地評價。一般而言,道德檔案袋包含著四個基本要素:目的、讀者、證據和反思。目的是指建立道德檔案袋的目的,它是進行道德評價的前提條件;讀者是指道德檔案袋要適應的觀眾,它是進行道德評價的著眼點;證據是指道德檔案袋的使用,它是進行道德評價的關鍵;反思是指道德檔案袋對領導干部道德發展的作用,它是進行道德評價的落腳點。
3 要采用對話的方式。在傳統的道德評價過程中,領導干部被當作一個抽象的人、靜止的人來對待,忽視了領導干部作為一個活生生的“個體生命”存在的一面,是一種獨白性的道德評價方式。而檔案袋評價需要采用對話的方式,以其翔實、生動和原生態的道德信息優勢架起對話的橋梁和平臺。對話的實質是“人與人之間在彼此平等、彼此傾聽、彼此接納、彼此敞開的基礎上達成的雙方視野的交融,是一種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發、共同創造的精神或意識”。在檔案袋評價中,通過自我對話、同事間對話等方式,可以觸及深藏于每位領導生命深處的道德閱歷,分享領導個體的道德認識,關注領導個體的道德體驗,省察領導干部的道德行為,反思領導干部的道德兩難,進而客觀地評價領導干部的道德狀況。
4 要有良好的組織文化作保障。檔案袋評價必須尊重領導干部的道德生活和個體差異,注重領導干部的合作反思等,因此,只有在真正民主、合作、尊重、信任、寬容、關愛的評價文化中,評價者才能滿懷信心和期待地“傾聽”領導個體的欲望需求、情感狀態和內心思想,才能領會那些閃念和觸動所表達的欲望,也才能破解檔案袋評價實踐中的諸多問題,發揮檔案袋評價的諸多優勢,成為推動領導干部道德發展的真實動力。
責任編輯 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