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其他健身項目來說,走步應該是最容易實行的。其實飯后“走一走”這種溜達式的健身項目,從質量和數量上看,其健身效應是非常低的。那么怎樣走才能成為“健康走”呢?
一、散步式
功效是可緩解壓力。每次走2公里左右,散步頻率50~70步/分,每周3~5次,步態放松。散步時頭、肩、臀部、膝蓋和腳呈一條直線,在整個散步過程中保持這種“脊柱不偏不倚”的姿勢。
散步越多,身體消除腎上腺素(也就是緊張時造成惡心的那種激素)的能力越強。所以,每散步運動一次,就如同為自己的身體進行了一次大掃除。散步不但能消除肩膀和背部的緊張,而且能消除腰腹肌、臀肌、腿部肌肉的緊張。此外,它還能增加使人睡得香甜的鎮靜激素的數量。
二、勁走式
功效是可控制體重。每次不低于3公里,步頻不可低于100步/分。勁走時要使出全身的勁,每一步由十個腳趾發力,加大擺臂,使人有一種向上的感覺,每周不低于4~5次。
勁走可減少罹患高血壓、糖尿病、膽囊炎、心臟病和肥胖癥的可能性。最近研究表明,體重過高的人如果經常采用勁走的方式鍛煉,將比活動少的瘦人壽命更長。
三、快步式
功效是可促使心臟健康。每次走2~3公里,步頻在120步/分左右,每周3~4次。
快步走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系統(包括心臟、肺、動脈和靜脈),從而使人的每次呼吸都能吸進更多的氧氣。散步等增氧健身運動能增加一種名為高密度脂蛋白的膽固醇的形成,而高密度脂蛋白又反過來能降低患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四、闊步式
功效是可加強骨骼和肌肉。每次走2~3公里,步頻不低于100步/分,每周4~5次,步態要加大步幅。
闊步走是抗衰老、增強并保持骨骼健康和肌肉強健的最佳方式。
上述四種步行方式混合使用,能給你帶來更多健康收益。研究表明,與缺乏運動的人相比,經常鍛煉身體的人至少占據20年的生理優勢。也就是說,經常運動的人在50歲時可仍然保持著25~30歲的內部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