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網絡影響力:包括兩部分,一是以網站流量數據為依據,反映網站的獨立訪問者數量等,參考數據來自CR-Nielsen網絡流量測評系統CR-NetRatings中對該網站獨立訪問者數量的統計(2009年6月1日-2010年1月3日)j二是源于該網站在互聯網的傳播普及程度,包括綜合專業搜索引擎排名與搜索相關網頁數量等,總分40分;
用戶體驗度:以網站的訪問性能數據為依據,反映網站的運維質量和用戶體驗效果,引用相關指標包括網站可靠性,響應速度,斷鏈比例以及用戶問卷調查,總分30分;
平臺服務度:網站自身運營服務力度,包括網站頁面,欄目,內容設置,戶外活動內容的豐富度、地域覆蓋度,服務創新程度等,總分30分。

點評:
醫療健康垂直網站近年來一直備受關注。有關資料表明,中國即將在2011年左右步入一個老齡化社會,整個社會對健康產業的需要十分旺盛,這為醫療健康垂直網站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中國健康產業剛性需求強,和其他產業相比,即使遭遇金融危機,健康產業也能實現較快速的增長。去年在世界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醫療健康行業產值還是實現了25.7%的增長,健康產業成為很典型的抗周期行業。據國內VC網站ChinaVenture統計,2009年Q2、Q3中國醫療健康行業拿到了VC投資達1 32億美元,占同時期中國VC總投資的19.09%,超越IT產業,成為VC投資最熱門的行業。
中國的醫療健康產業開始迎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醫療產業與互聯網結合的模式,得到了投資機構的競相青睞,醫療健康網站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從榜單中不難看出,經過多年的品牌積累以及風險資本的不斷注入,39健康網成為不少用戶首選的醫療網站,市場表現遙遙領先,名列榜首。而排名靠前的搜狐健康、飛華健康網等追隨者也步步緊跟。
不過,盡管目前醫療健康網站數量不少,但有待整合,大多數醫療健康網站均為小型網站或個人網站,而且這些網站以醫療信息和醫療產品推廣為主,商業模式同質化嚴重,雖然目前影響力靠前,但面臨著來自商業模式和同質化競爭的挑戰。
對于醫療健康網站的發展與未來,一些投資人認為,目前醫療健康垂直網絡的發展還處于混沌期: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裸泳者太多,真正有商業前景的醫療健康網站還不能顯露出其獨有的本色,很難獲得投資機構的信賴。
不過,新的模式也開始涌現,如愛康國賓的“鼠標+水泥”模式,專注于提供體檢,就醫等企業、個人健康管理服務,以及醫療健康類電子商務網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