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折扣不得低于85折”——此規定頒布之后,關于“圖書新規”的爭論在網上開展開來。不過,面對來自傳統圖書行業的“單邊條例”,這次,當當、卓越說“不”。
圖書最低可以到幾折而不至于使出版商虧損?那些“金玉其外”的精裝圖書是不是只有在打折后才現出“價格接近價格”的真實身份?在整個圖書出版行業的鏈條中,從出版商到經銷商、批發商再到消費者,經歷了一個怎樣的圖書“包裝”和“跑偏”的過程寧傳統出版行業的衰落是不是應該向互聯網書店“出氣”?實際上,互聯網掀起了一場瓦解行業暴利的運動,從圖書到社會生產的各個行業。
可喜的是,在面臨互聯網競爭壓力時,有很多出版集團和投資人選擇了積極應對,他們用“大文化”代替了“純出書”;用地產、金融等行業的繁榮“養活”和激發了圖書行業,并在其上開拓豐富的增值服務。——資本的市場機制激活了圖書出版行業。
“進步是一種舒適的病”。也許,若干年后,當我們回顧此時的圖書新規,這可能只是我們文明進步中傳統行業的一次小感冒。而此時傳統行業需要做的,就是不害怕,并且積極的擁抱互聯網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