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已塵埃落定,最終只達成一項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被指稱離失敗一步之遙。但全球對于低碳的關注不會隨之減少,低碳經濟勢必會掀起新時期的經濟浪潮。
12月份召開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使低碳經濟成為目前最受關注的話題。不管氣候會議各政府之間的博弈結果如何,低碳經濟都將是下一個時期內讓全球矚目的焦點。
低碳經濟的概念由英國于2003年首先提出并為全球廣泛接受,它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生態經濟模式。傳統高碳經濟以透支人類生存環境換取眼前的發展,低碳經濟是全球發展的必由之路,這一點已在全球范圍內達成共識。
全行業的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但低碳經濟究竟該主要由哪幾方力量來推動仍不明朗。以國際太陽能學會副主席和中國商界領袖的雙重身份,參加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的黃鳴表示:
“節能減排或者氣候變化,是關于全球全人類的大事,‘一榮俱榮’達不到,但‘一損俱損’卻是現實。所以,承諾也罷,議定書也罷,根本不只是參會的一百多個國家或政府的事情,也不只是一些節能減排企業的事情,更多的是全世界全人類的事情。”的確,真正想處理好氣候問題,光憑借政府和節能減排企業是不行的。全世界相關產業中的企業畢竟只占少數,能力根本做不到,只有靠全行業和眾人的力量。
在氣候會議上,我們不斷看到的一幕:發達國家的政府部門很多是在推卸責任,在觀望,在逃避承諾,在強加給發展中國家減排目標……發展中國家也在強烈反對任何強加給他們頭上的減排目標。黃鳴稱:“官方談判是在桌子上不斷地說,國與國之間相互‘推’,而企業家和民間社會則是要不斷地行動,其作用在于‘拉’,拉下實事來做。”中國房地產領頭人王石,也在直面因建筑業而影響到的“氣候問題”。
這些企業對于氣候問題有著獨特的思考方式和邏輯判斷,即企業的責任有多少,機會就有多少,商機就有多少;企業承擔的責任越大,機會可能就越多,極有可能促使企業在產業中的地位越發提高。因此,明智的企業應該是搶機會、搶責任。企業對于氣候問題的關注和重視無疑是一件名利雙收的事情,在改善氣候方面,企業如能加強節能減排或者新能源方面的工作,或可尋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或可減少耗損節約開支,還能贏得社會的認可和贊譽。
“世界五百強都應做節能環保產業。如果全世界的汽車、全世界的房子都做成節能環保的,那時候我們的商機反而會更多。如果大家都不去做,五百強企業都不介入,僅是一些新型企業來做,那做起來太累。所以全球熱錢資金、大企業都應該投進來,建立一個像互聯網似的大平臺、大系統,才能真正實現節能減排。”黃鳴具體談起企業該如何行動,“現在,不是政府的力度小了,而是企業和產業界、金融界的力度太小了。所以說氣候大會不僅是政府的事,不單是環保組織的事,更是企業界的事情。世界五百強企業應該首先動起來,然后帶動全世界企業界都跟著動起來。”
同時,投資界也逐漸開始關注氣候變化類金融產品。日前,在北京大學全球金融論壇暨北大匯豐商學院年會上,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謝平表示,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包括三部分:碳交易、融資、技術,而這也是未來投資的趨勢。謝平介紹,“目前很多金融機構已經重視研究和投資氣候變化產品,作為業務創新和機遇,有些投行投資氣候變化產品已經開始產生效益。”未來氣候變化金融交易肯定會對金融機構的業務產生很大影響。
企業發力低碳經濟
目前除了政府部門在積極行動外,一些世界級企業已經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積極在低碳經濟領域展開了行動,只不過這種力量還不足夠強大。不過,我們有理由相信和憧憬,當這一點點的星星之火燎原起世界各地的火光之時,定會將全球帶入低碳的新經濟時代。
SAS作為商業分析軟件和服務提供商,SAS將其主動解決問題的業務目標也應用于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率先進入低碳的新經濟時代。由于在減少人們的“碳足跡”方面開創了新的標準,獲得了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年度綠色企業”稱號。
SAS在卡雷鎮的SAS總部建設了一座功率為1兆瓦的光伏太陽能電池組,該電池組將向公共電網供電。SAS的太陽能設施估計每年可發電170萬度,同時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物1600噸,這相當于燃燒近17萬加侖汽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去年動工建設的一座新辦公大樓和高層會見中心,采用的是鼓勵物質循環利用的可持續建筑方法。今年3月,SAS又按照LEED標準投資新建了一座占地38000英尺的云計算中心。
SAS所研發的可持續發展管理軟件,為企業和組織評測和管理其環境影響提供了解決方案。方案中提供了一個決策支持軟件平臺,幫助企業和組織主動制定能夠有效處理復雜環境、社會和經濟問題,同時實現利益攸關方目標的創新戰略。SAS軟件被世界各地的企業、政府組織和科研機構采用,用于實現自身的減排和可持續發展舉措尤其引以注目。如北卡羅來納州大學使用JMP*SAS的統計發現軟件評估大學的碳排放量;意大利郵政集團借助SAS商業智能解決方案分析至少250座設施的能效;思科公司在2008年就攜手SAS實施一個分析模型,該數據模型用于獲取范圍1和范圍2的排放,以及分析變量(平方米、人數),采用行業普遍接受的溫室氣體計量方法評估碳排放量。
思科公司制定了一個目標:截至2012年,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5%,并且簽署了一項有關在全球范圍內采用SAS可持續發展管理軟件的多年協議。除了減少自己的碳排放量之外,思科還希望通過提高對能源使用和溫室氣體排放的模擬和預測能力,為廣大客戶帶來切實的利益。
“思科目前正在與SAS合作部署一個基于網絡的21世紀環境管理和分析模型,”思科生態委員會副主席兼思科全球策略與政府事務高級副總裁LauraIpsen說,“通過這個基于Internet協議的智能系統,我們能夠更好地對思科在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進行監督和管理。此外,通過這套系統,我們還能向客戶證明網絡技術在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環保和運作目標方面的重要性,尤其在目前全球企業都在盡最大努力提高他們IT投資價值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這些企業的作為都在逐步向人們表明:他們正在將可持續發展管理與影響企業營業收入的財務力量統一起來,以積極的態度迎接低碳這一新經濟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