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當今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做出了重大貢獻,積累了許多寶貴的實踐經驗。這些經驗主要包括:圍繞以人為本的價值追求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和作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通過學習型政黨建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注重以集體智慧的力量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關鍵詞:胡錦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實踐經驗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544(2010)01—0012—04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當今中國的實踐發起者和理論創新者,是當今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總設計師,在當今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和認識活動中發揮著核心作用,做出了重大貢獻,積累了許多寶貴的實踐經驗。
一、圍繞以人為本的價值追求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所關注的重要命題,也是馬克思主義人本價值觀的一個基本觀點。中共歷代領導人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人本價值觀,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價值歸宿,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從理論到實踐的巨大飛躍。胡錦濤把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價值觀貫穿于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把人的全面發展與以人為本有機統一起來,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以人為本的終極目標和終極關懷,更加突出了社會發展中人的主體地位和作用。2003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七次集體學習,胡錦濤在講話中強調: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深刻認識加強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在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的同時,更加自覺的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2003年10月,胡錦濤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2004年3月,胡錦濤同志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政治、經濟、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2006年10月,胡錦濤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上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在當代中國,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以民為本。始終堅持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發揮人民的積極性、創造性,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是說,以人為本的現實要求是以民為本。胡錦濤在繼承馬克思主義人民觀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以人為本,突出強調“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2002年12月,胡錦濤帶領中共中央書記處成員到河北西柏坡學習考察,重溫毛澤東關于“兩個務必”的重要論述,號召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帶領群眾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2003年2月18日,新進中共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貫徹十六大精神研討班結業,胡錦濤在結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對領導干部來說,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著力解決好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問題,關鍵是要堅持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7月1日,中宣部等單位聯合召開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胡錦濤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胡錦濤再次強調各級領導干部都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胡錦濤還從發展的角度提出“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從道德層面提出“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的人民榮辱觀。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服從于人的全面發展的長遠目標,也必須服務于當今時代中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務于振興中華這一崇高的民族利益。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以人為本的終極關懷,堅持把以民為本作為最直接最現實的價值追求,圍繞以人為本的價值軸心進行理論創新,從多種角度比較系統和全方位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充分體現了他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價值理想和理論水平。
二、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和作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求真務實就是要尊重客觀實際,尊重客觀規律,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必須從變化了的客觀實際出發,按照事物的發展規律辦事。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產主義“從一開始就是現實的和直接追求實效的”。表明了馬克思主義注重實效的務實精神。中國共產黨80多年的歷程充分證明,求真務實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活力之所在,也是黨和人民事業興旺發達的關鍵之所在。
1997年9月,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談到學風問題時,要求在全黨造成認真學習的風氣,民主討論的風氣,積極求索的風氣,求真務實的風氣。這是黨代會報告第一次提出“求真務實”。結合當今中國面臨的各種問題,胡錦濤繼承了馬克思主義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精髓。在江澤民論述的基礎上,系統而科學地概括了求真務實的思想內涵和時代要求。2004年1月。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胡錦濤全面而深刻地論述了求真務實,并將其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一起并列為黨的思想路線的主要內容。他強調:“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關鍵是要引導全黨同志不斷求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之真,務堅持長期艱苦奮斗之實;求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之真,務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之實;求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務發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實:求共產黨執政規律之真。務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之實。”口:胡錦濤在十七火報告中提出,要切實改進黨的作風,以求真務實作風推進各項工作,多干打基礎、利長遠的事。2008年3月1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胡錦濤發表講話。要求新一屆國家機構工作人員,一定要響應時代的召喚,順應人民的意愿,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切實做到:堅持民主法治,以人為本,求真務實,清政廉潔,干干凈凈為國家和人民工作。
胡錦濤不僅是求真務實的倡導者,也是求真務實的踐行者。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他體察民情,順乎民意,處處體現親民愛民和務實之風。胡錦濤在貴州工作期間,堅持輕車簡從,走到哪里都是一部面包車。坐著面包車在鄉間土路上顱簸,胡錦濤走遍了貴州的所有縣市,走訪和考察了很多偏僻的農村。在西藏工作期間,仍然保持輕車簡從的習慣,在高原反應強烈的情況下帶著秘書深入到各地區,到藏胞家中考察調研、訪貧問苦了解情況。胡錦濤以身作則和關心廣大藏族群眾的工作作風,很快博得了西藏上層各界和自治區廣大干部群眾以及藏族群眾的信任和尊敬。進入中央核心領導層以后,胡錦濤幾乎每年都有相當時間到基層考察。特別是春節期間,胡錦濤不辭勞苦,深入基層看望群眾,以務實態度直面社會問題。1996年春節前,時任政治局常委和書記處書記的胡錦濤赴廣西南寧、桂林等地看望慰問困難群眾。2004年以后的春節,胡錦濤先后在河北張家口、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陜西省延安、甘肅省定西、廣西等地農村看望干部群眾,和民眾一起過年。
激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活力源泉,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就必須堅持求真務實的精神狀態,發揚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就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研究現實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正是沿著這一科學軌道,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以非凡的理論勇氣,在新的實踐基礎上既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提出了包括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
三、通過學習型政黨建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建設學習型政黨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面對的一項重大任務。加強學習型政黨建設,必須高度重視學習。通過學習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理論創新能力,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注重學習、善于總結的黨。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建設中學習建設,在改革中學習改革,在應對各種風險考驗中不斷學習本領。
黨的三代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反復號召和強調全黨要注意學習。胡錦濤繼承了中國共產黨注重學習的優良傳統,明確提出要建設學習型政黨。2002年12月26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必須進一步加強學習,除了自學以外,中央政治局還要進行集體學習。2003年,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全黨要加強學習,注蓖學習世界經濟知識和分析世界經濟形勢,更加重視學習歷史知識。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第一次以黨的中央全會決定的方式提出“努力建設學習型政黨”的要求。并強調“重點抓好領導干部的理論和業務學習,帶動全黨的學習?!笨凇邳h的十七大報告中,胡錦濤同志對建設學習型政黨作出新的戰略部署,這是新世紀新階段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大舉措。
按照胡錦濤的要求,建設學習型政黨,一是要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風建設,2007年,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紀委第七次全會上提出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學風建設的問題,提出要在領導干部中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勤奮好學、學以致用”位居其首。二是學習要有重點,從學習主體來看,領導干部是重點。胡錦濤同志指出: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明白,現在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日新月異,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豐富多彩,不學習、不堅持學習、不刻苦學習,勢必會落伍,勢必難以勝任我們所肩負的重大職責,要做合格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必須大力加強學習,努力用人類社會創造的豐富知識來充實自己。從學習內容來看,馬列主義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重點。在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胡錦濤開宗明義對此給予明確回答:領導干部加強學習,首先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他強調,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關鍵是要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領會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本質,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和解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實際問題;同時,要學習經濟、政治、文化、法律、科技、管理、歷史、軍事等方面的知識,并把這方面的學習同加深領會和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緊密結合起來。理論創新每推進一步,理論學習就必須跟進一步。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必須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就成為學習的重中之重。三是要實現全員學習化和學習制度化。胡錦濤同志強調:勤奮學習,是共產黨員增強黨性、提高本領、做好工作的前提。全黨同志一定要有學習的緊迫感,抓緊學習、刻苦學習,善于學習、善于重新學習。在胡錦濤的倡導下,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成為一項制度。四是要緊密聯系實際進行學習,胡錦濤指出,加強學習,一定要緊密聯系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要求來進行,一定要緊密聯系認識和解決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來進行。一定要緊密聯系自身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改造來進行。一定要緊密聯系更好地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來進行。這樣才能學得生動、學得深入、學有成效。
黨的十六大以來,在推動和加強學習型政黨建設的過程中,一系列重要學習活動在全黨展開。中央領導帶頭學習,為全黨各級干部的學習提供了楷模。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在5年間進行了44次集體學習,差不多每40天就舉行一次學習活動。學習內容著眼于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要求,著眼于當今世界知識發展前沿,有重點地學習經濟、政治、文化、法律、科技、歷史、軍事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其中,多次涉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涉及科學發展觀,涉及理論創新,涉及黨的自身建設問題,如黨的思想理論與時俱進的歷史考察、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歷史考察、新時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研究、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與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等。縱觀44次集體學習的主題,每次集體學習都是從執政興國、謀求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的,對研究和解決重大問題、推動實際工作、探索客觀規律,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局照例進行集體學習。以胡錦濤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如此注重理論學習,集中學習頻率如此之高,在我黨歷史上也是開先河之舉。這種富有成效的集體學習活動在理論創新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積累理論知識和學習間接經驗的作用,極大地拓寬了思路,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同時。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學習《江澤民文選》等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先后舉辦。54萬多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參加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輪訓。全國5400多名縣委書記、縣長參加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培訓。根據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戰略決策,從2008年9月開始,分批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這次學習實踐活動的重點是縣級以上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目的是要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江澤民文選》、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活動為契機,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有力地推動了學習型政黨建設,開創了黨內學習、黨員學習的新風尚,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發展和理論創新。
四、注重以集體智慧的力量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非常重視發揮中央與地方、領袖與群眾兩方面的積極性,不斷推動全黨范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實踐創新。
第一,發揮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作用,進行集體創新。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位居中共核心領導層的重要人物,一般都經歷了長期的實踐鍛煉,有地方工作和中央工作的豐富經驗,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對廣大人民群眾有深厚的階級感情和強烈的責任感,有較強的領導能力。對實現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特殊而重大的作用。
胡錦濤作為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對黨的十六大以來的理論和實踐創新發揮了主導作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做出了最為突出的貢獻。同時,他還重視集體領導,重視發揮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作用。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更多是從各自主管和分管工作的角度,從多種側面闡述和論證黨的十六大以來的戰略思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與實踐創新。比如科學發展觀,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論述擴展了理論視野,大大豐富了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內涵。
第二,通過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會議,實施集體決策。領導集體的智慧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決定性因素,黨堅持集體領導制度,重大問題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經過領導集體充分討論后作出決定,所產生的成果集中了領導集體所有成員的智慧。
胡錦濤重視中央政治局建設,貫徹民主集中制和有關會議制度、工作規則,堅持重大問題集體討論、集體決定。早在2002年11月16日,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召開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胡錦濤同志提出,努力把新一屆政治局建設成為團結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繼往開來、開拓奮進的堅強領導集體。據統計,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共召開了54次政治局及常委會議,內容涉及黨的建設、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民生問題、會議安排、改革開放、法律法規、政治文明等方面,主要議題有:用科學發展觀為經濟形勢把脈。為宏觀調控導航;構建和諧社會,探索中國的和諧之路;部署反腐倡廉;讓新農村建設惠及廣大農民;讓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真正成為群眾滿意工程;謀求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各項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繼續提供強大動力;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根據這些議題作出的許多重大決定,都成為黨的建設和國家發展的重要指針。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僅在2008年1月--7月,就召開了7次政治局會議。會議內容非常豐富,既有重點又有針對性。
作為黨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胡錦濤努力建設一個團結民主、務實為民、廉政勤政、率先垂范的領導集體,建設一個堅強有力具有高超領導能力和領導藝術的集體,建設一個為全黨和全國人民所擁護和信賴的集體。2007年12月,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胡錦濤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把中央委員會建設成為堅強領導集體,對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對于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胡錦濤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強調集體的智慧,重視以中央委員會會議決議和決定的形式,確認集體智慧的成果。黨的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和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等多個重大決議,分別從不同角度,確定了中國發展的路線、方針、政策,集中表述和確認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若干重大戰略問題,大大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發展。
第三,多方征求意見,尊重群眾智慧。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路線,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條寶貴經驗,也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強大動力和根本保證。這就決定了我們黨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探索,不是個別領導人的孤立行動,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人民群眾的智慧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集體智慧的第一源泉,黨始終把群眾實踐的經驗條理化、系統化,上升為理論和政策。
黨的十六大以來。在以胡錦濤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形成了以政治領袖為主導。黨的理論工作者和廣大人民群眾齊心協力共同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的新局面。胡錦濤堅持群眾路線,依靠集體智慧推進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與黨的歷代領導人一樣,胡錦濤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探索的過程中,把尊重實踐和尊重群眾結合起來,愛護和支持群眾的首創精神。并且善于把群眾的智慧集中起來。上升到理論和政策高度,用來指導全黨的行動。他強調做事情、做決策,都需要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通過實際考察,了解民情民意,是胡錦濤集中群眾智慧的主要渠道;通過互聯網來了解民情、匯聚民智,也是一個重要的渠道。胡錦濤還傾注大量心血抓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建設。抓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從各個方面為廣大理論工作者的學術研究和理論創新創造條件。著眼于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2004年1月,黨中央在《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2004年4月,黨中央召開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工作會議,工程正式啟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被納入國家計劃,成為組織行為。
胡錦濤的很多重要講話和十六大以來黨中央的若干決議,都是多方征求意見,尊重群眾智慧的成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綱領性文件。特別是黨的十七大報告,廣泛征求群眾意見達到空前程度。以研究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為主要議題的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有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就是黨的十七大代表中從事農業農村工作的部分基層同志和研究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部分專家學者也應邀列席了會議?;鶎狱h代表和專家學者列席全會。這在中共歷史上是非常少見的。此舉的用意,是更加廣泛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以使中央制定的方針政策更加科學,更加符合實際。它表明了黨中央推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堅定決心,是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