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澤峰,1969年生,號石禪,別署煮茗居。河北保定人,現為中國工筆畫研究會會員,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自幼聰穎好學,酷愛金石書畫,悟性天然,崇尚古法,遍臨宋元名畫,取百家之長,尤推崇青藤、八大、白石老人。得其法、求新意,秉承家學,浸淫中國傳統文化二十余年。對書畫文玩鑒定體悟頗深。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展覽并受到專家好評。出版有《石禪畫集》。近年來大量精品為國內書畫愛好者、收藏家所珍藏。
石禪本名叫劉澤峰,他爹起的。從字面上看并沒多大問題,澤是水,峰是山,劉又是天下第一大姓。這名字可以說是占全了天時地利與人和,可澤峰過的并不太平,這幾十年下來,風風雨雨,河東河西,天上地下全都滾過,沒少受傷,也沒少粘泥。別人說他不順當,但他自己不服,覺得老天對他挺公道,特別是他號稱了石禪之后。
在保定城中,認識劉澤峰的人還真不少。不同層面,不同界別,真可謂五行八作。三十年前,有人同他打架罵街,偷瓜摸棗;二十年前,有人與他爬冰臥雪,站崗放哨;又十年,更多的人,和他一起上班當工友,下班撂攤開店玩古董。幾十年來,澤峰的朋友里三層外三層,誰也沒有料到,忽悠之間,劉澤峰叫了石禪,成了個小有名氣的畫家。
從詞義上理解,石有渾厚質樸,堅實勇敢,溫潤賢良的品德;而禪是智慧,是豁達,是曠遠無垠的大境界。這兩種精神完美的結合,構成了劉澤峰的信仰與追求,因此他取字“石禪”。說實在的,劉澤峰平日給人留的印象不是太佳——一天有二十個小時以上沒有笑模樣,少言寡語,總是沉著戰斗臉。這沒辦法,外表是爹娘給的,沒的怨。但心是自己的,你只要近距離地去接觸他,就能聽到他真誠的心跳,感受到他的俠肝義膽,古道熱腸,比那些衣冠楚楚巧言令色的偽君子不知強上多少倍。也正因為如此,澤峰身邊圍聚了那么多懂他的朋友。
近年來,石禪創作了數量驚人的畫,工工細細,整整齊齊。只有他家里人知道他舍去了多少睡眠。最近,他想辦一個畫展,委托我拽文說兩句內行話。我與他極熟,平日里粗拉慣了,這回逼著我去細看他作品。從畫面上看,石禪的畫筆墨工整,卻不繁復;披離點畫之間透著空遠的氣韻,虛實相生,不驕不躁。正所謂:“情真景愜,以靜制動,凝神寂照而物我兩忘也。”(王微語)
蔡小石在《拜石山房詞抄序》中談到讀詩三境:“始讀之則萬萼春深,百色妖露,積雪凝地,余霞綺天,此一境也。再讀之則煙濤傾洞,霜飆飛搖,駿馬下坂,泳鱗出水,又一境也。卒讀之而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鴻雁高翔,墜葉如雨,不知其何以沖然而淡,翛然而遠也。”此三境者,一境靜,觀景也;二境動,暢神也;三境復歸于靜,悟禪也。
論詩之語,挪以評畫,又何不妥?
石禪豐富的人生閱歷,聰慧的悟性,超人的刻苦,讓他的畫起點很高,在不長的時間內便贏得了人們的認可。有人說,他沿襲了宋代畫家的文脈;又有人說,他與當今畫壇驕子江宏偉、賈廣健等人異曲同工……對此,石禪懵懵懂懂,表情木訥。歸根結底,石禪還是石禪,他真名還叫劉澤峰,他每天依舊還上他的班,開他的古玩店,畫他的畫,依舊黑著個臉待人接物,依舊用真心交朋友。
他過得挺充實。
(責編: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