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山越的經歷很有傳奇色彩。他16歲開始跟隨國家地圖測繪隊走天下,飽覽中華河山10余年,行跡9萬余里。雖歷經磨難和艱辛,但他始終傾情于美術,走到哪里,就把速寫畫到哪里,“鐵筆壯游去,十年膽氣豪”(千山越詩句),江山無邊,寫生不止。讓人佩服。
千山越基本是靠寫生起家。畫家王生義先生稱其“寫生量大,無人可比”“生活根基厚”。千山越始終執著地用畫筆記錄所到地區的風光和社會生活。1980年代,《國畫學習輔導》等刊物和報紙以“深入生活的樣板”人物,用專頁介紹他的系列寫生畫,那時候,他還是個20出頭的毛頭小子。對于長達十多年的壯游,醉心寫生的往事,他說,“當時自己只不過想在生活中泡得久些,真心實意愿終生做一個大自然的歌手。”已故中國美協理事、畫家鐘志宏先生曾經對千山越說:“老天爺厚待你,讓你這個畫畫的跟著測繪隊去深入了解和探究自然,不是誰都有這個機會的……你抓住了,你就是勝利者。”千山越抓住了那個機緣,占得了生活的先機,占得了生活的高峰,被戲稱“拿畫筆的徐霞客”。
千山越在生活上絕對是個不喜歡張揚的人,他說畫家的作品如何,只有后人有評說的權利,畫家藝術水平的高低,同鼓噪、宣傳、炒作沒有關系。我認為這就是他處世為人總是很低調的原因所在。這就是千山越,從當年那個不知道苦累為何的青年,轉眼成了已過不惑之年的人,歲月,不光使他增加了些白發,增加了些平和和沉穩,也增加了些豁達和責任。再觀他的畫,有文人氣、有雅逸氣,富張力,詩意極濃厚。
有人評論千山越的藝術和才氣,說他與前輩著名畫家有相似之處,如對藝術是一樣的真誠,一樣的執著,一樣的百折不撓,都有在生活中摸爬滾打和錘煉技藝的經歷。他的繪畫具有唯美、浪漫和高古之氣,并且有自己的面貌。如今,他已經獲過些獎項,名聲日隆,但他依然頭腦清醒,方向明確,知道應該不懈努力。
每個畫家的閱歷不可以復制,其思想、修養、知識面不同,世界觀才不同,最后才有反映到作品上來的個性化。千山越重視思想修養,強調傳統文化的學習積累,他在博覽群書,知識面寬泛方面,得到師友的稱道。
正是多年游歷和苦學,敢于搏擊大海探取明珠的精神和求真性格,鑄就了畫家千山越藝術卓犖的藝術人生,成就了他的藝術品質。
(責編: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