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09年底至2010年初,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多次會議上提出:瞄準建設國際城市的高端形態,從建設世界城市的高度,以更高標準推動首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環衛工作在這方面也需要全面提升水平。
作為環衛管理各項工作的紐帶,環衛信息統計工作應當如何更好地發揮信息、咨詢及監督的作用,促進首都環衛管理事業發展,進而為首都建設世界城市保駕護航,成為現階段環衛信息統計工作者亟待思考和提升的重要問題。
近10年是北京環衛信息統計管理工作發展的重要階段,隨著首都環衛事業的開展,各類報表從報表表式、統計指標、報送頻率及報送方式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可以說環衛統計工作發展的10年印證了首都環衛管理工作發展的10年。
目前,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處負責收取從各區(縣)市政市容委、環衛作業中心、特區管委、市環衛集團及部分數據直報單位報送的各類環衛數據。主要內容見表1。
具體的統計工作內容:準確、及時地收集、整理和匯總各類統計資料;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北京市統計局及市市政市容委報送各類相關統計報表;定期做好統計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利用統計信息,監督區(縣)垃圾糞便處理工作開展以及各類處理設施運行。
近年來在首都環衛統計工作要求不斷提升的形勢下,北京市的環衛統計管理工作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目前,包括“市-區(縣)-街鄉鎮”在內的三級環衛數據統計管理體系已經初步形成,結合目前運行的“北京市環衛信息管理系統”,各類環衛數據能夠在體系內快速有效的傳遞。該體系在2008年全球矚目的第29屆奧運會和殘奧會的環衛數據支持工作上經受了充分的考驗。此外,北京市的環衛信息統計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統計服務水平,圍繞首都環衛管理工作,在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前提下,為上級統計部門提供大量統計報表和分析數據,為首都的環衛管理和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環衛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環衛統計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區(縣)環衛統計工作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受財政水平、環衛工作發展水平以及所受重視程度的影響,各區(縣)環衛統計工作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個別區縣統計人員、設備投入不足。二是數據報送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目前首都的環衛數據報送體系在市區層面已經基本建立,但是從區到區屬街鄉鎮的數據報送體系尚未全部建立。三是統計指標尚待完善。從現有環衛指標看,目前統計指標存在指標較具體、系統性不強等現象,缺乏評價環境衛生整體情況的指標。
二、解決措施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要符合首都建設世界城市要求,現階段首都環衛信息統計工作應該以完善環衛統計工作管理體系為前提,以一流的監管和服務為手段,以高效的指標體系為基礎,以提高數據質量為目的,通過促進首都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為首都建設世界城市添磚加瓦。
(一)以完善環衛統計工作管理體系為前提
管理體系可以看成是一系列管理內容的集合。結合目前首都環衛統計工作的現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是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改革統計管理體制加強統計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員會統計工作管理辦法》以及《環境衛生統計報表制度》等法規文件的培訓學習和嚴格落實,從制度上強化環衛信息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和嚴肅性,提高區(縣)對環衛信息統計工作認識。
二是加強基層環衛統計管理規范化建設,通過建立規章制度,將各相關單位的機構設置、責任分工、人員配備、崗位職責、報送規程以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明確化,全面提高區(縣)環衛管理水平。
三是理順各類數據的統計渠道,保證各類數據報送渠道暢通;各區(縣)應整合本區環衛信息數據統計部門,明確職能,做到數出一家。
四是完善數據報送體系。在全市范圍內建立“市—區(縣)—街鄉鎮”三級報送體系,并逐步發展到“市—區(縣)—街鄉鎮—村”四級報送體系。
(二)以一流的監管和服務為手段
加強監管是環衛統計工作的必要保障和有力支撐,加強服務則能夠從軟件上對環衛統計工作給予促進。
監管方面:完善《北京市環衛信息統計工作考評辦法》作為考核區(縣)環衛統計工作的依據,對區(縣)環衛統計進行全面的評價;建立統計工作考核通報機制,定期公布各區(縣)考核情況;建立區(縣)數據屬地負責制度和數據自查制度,強化數據質量。
服務方面:定期組織統計工作相關法律、制度學習;協助提高基層工作人員業務素質,提供業務指導和培訓,并定期舉辦培訓班;保證市區兩級溝通和反饋渠道暢通,迅速解決統計工作中的各類問題。
(三)以高效的指標體系為基礎
統計指標決定了統計對象的內容和質量。簡潔、高效的指標體系能在減輕統計工作者的工作量的基礎上更直觀有效地反映統計對象的本質,成為首都環衛事業各項工作發展的標尺。建議梳理現有指標,結合首都建設世界城市的新要求對現有指標進行整合,對指標的適用性和實用性進行分析研究,提出能夠反映環境衛生管理總體狀況的指標或某一方面工作的綜合性指標。例如,2009年4月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關于全面推進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意見》,結合意見要求,可以研究提出能夠反映區縣垃圾綜合管理水平的指標。同時應建立統計指標評估和更新機制,做到與時俱進。通過這些措施使各類指標能全面及時地反映首都環衛事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及存在的問題,實現統計數據“指揮棒”的作用。
(四)以提高數據質量為目的
統計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生命。數據質量的概念在近幾年經歷了不斷的轉變,從狹義的“準確性”像向廣義的“準確性、及時性、適用性”轉變。
一是加強數據質量監督,采用明查、暗查和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堅持做好數據的實地核查。
二是加強環衛數據統計的信息化建設,用科技手段保證環衛數據統計及時準確、方便快捷。
三是積極開展與國內外統計部門在數據質量管理方面的經驗交流,以吸收和借鑒先進的數據質量管理方法和經驗。
北京建設世界城市,這對首都環衛管理工作的發展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環衛統計工作者必須立足當前,著眼建設世界城市,堅持高質量管理,高水平服務,不斷創新,進一步提高環衛統計工作的現代化、國際化水平,才能適應首都建設世界城市的目標要求。
參考文獻
[1] 付振華.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與城市發展[J].現代企業教育,2006(16):184.
[2] 周建.我國政府統計數據質量對策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3(4):25.
(責任編輯:文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