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在膀胱鏡檢查患者中的應用,以減輕患者在膀胱鏡檢查過程中的疼痛與不適。方法 將行膀胱鏡檢查的患者9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6例,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對照組按傳統常規方法進行護理。結果 觀察組的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插進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將舒適護理應用于膀胱鏡檢查,使患者在整個檢查過程中得到舒適和放松,建立了和諧信任的護患關系,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
[關鍵詞] 舒適護理; 膀胱鏡檢; 減輕; 疼痛; 不適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3-68-02
膀胱鏡檢查是泌尿外科疾病的重要診斷方法,在泌尿外科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用途十分廣泛。由于檢查有一定痛苦和不適,不少患者難以接受。為此,我科于08年7月~09年8月對來我院行膀胱鏡檢查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并與行常規護理的患者在疼痛程度和插管成功率方面進行了比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選取膀胱鏡檢查的患者92例,采用隨機方法進行分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6例。年齡29~81歲(平均55歲);其中男58例,女34例。檢查原因有膀胱腫瘤、膀胱結石、血尿原因待查、前列腺增生、逆行輸尿管插管造影及雙J管拔除等。
兩組使用相同內鏡,均使用利寧凝膠行尿道黏膜表面麻醉,潤滑鏡鞘和閉孔器,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對照組護理
采用傳統常規護理方法。
2.2 觀察組護理
實施膀胱鏡檢查前、中、后的舒適護理。
2.2.1 檢查前的舒適護理 絕大部分患者存在懼怕、焦慮的心理,護士以熱情、誠懇的態度與患者交流,用親切、禮貌的語言進行問候,讓患者感到親切和溫暖,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向患者講解檢查的目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項,操作醫生的技術水平、資歷、檢查過程、體位、麻醉、如何配合等,患者有疑問要認真傾聽,耐心解答,樹立對膀胱鏡檢查的信心,通過檢查前舒適護理,融洽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及配合。
2.2.2 檢查中的舒適護理 強調生理舒適和心理舒適。生理舒適是指身體的感覺,包括環境中的溫度、濕度、光線、音響等帶來的舒適;心理舒適是指心理感覺,如滿足感、安全感、尊重感等[1]。檢查室的溫度適宜,室溫控制在22~24℃,濕度在50%~60%,室內保持整潔、安靜,播放舒緩、輕松的音樂,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使患者感覺舒適。患者更衣時注意遮擋,充分尊重患者的隱私,避免不必要的暴露,防止著涼。對老齡患者用手攙扶上檢查床,對身材矮小者預先備合適的踏腳凳。取截石位,調節檢查床和腿架于合適的高度,腘窩處墊棉墊使患者舒適,雙手自然放于檢查床的兩側,頭下墊軟枕。協助檢查者取鏡檢器械,并將利寧凝膠插入尿道后擠入2~3g,對男患者稍作尿道球部按摩,以幫助吸收,同時將余下的利寧凝膠涂在尿道膀胱鏡鏡鞘和閉孔器上待用,2~3min后再插入尿道膀胱鏡。利寧凝膠止痛麻醉迅速,1~2min可起效,同時還具有松弛組織的作用,減少組織張力。檢查中守護在患者旁邊,撫摩患者,可輕握患者的手以示安慰和鼓勵,使患者肌肉放松,緩解緊張情緒,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感到舒適。向膀胱內灌注液體時應盡量減少空氣的進入,灌注速度不宜過快,量不宜過多,水溫35℃左右。
2.2.3 檢查后的舒適護理 檢查結束后用溫水擦凈患者皮膚上的沖洗液或血跡,協助患者穿好褲子,扶患者下檢查床休息片刻,告訴患者檢查后會出現的不適感,如膀胱鏡檢查后出現輕微血尿,排尿不適感,一般1~2d消失,屬膀胱鏡檢查的正常反應[2]。囑患者多飲水,術后24h內飲水量在2500mL以上,并保證每次尿量在200mL以上。
2.3 檢查過程中觀察插鏡情況及患者的疼痛與不適程度
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據WHO疼痛標準[3]評定,即無疼痛或僅感輕微不適為0級,疼痛感輕但不回避為Ⅰ級,疼痛明顯可忍受為Ⅱ級,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護士協助固定體位才能完成檢查為Ⅲ級。記錄兩組患者膀胱鏡成功插入膀胱的例數,膀胱鏡1次插入為成功,超過1次為失敗。
2.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3 結果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和插鏡成功率比較見表1、表2。
4 討論
膀胱鏡檢查是泌尿外科醫生診斷和隨訪膀胱及輸尿管疾病最直接、最確切的手段。由于膀胱鏡檢查時鏡鞘可損傷尿道黏膜及膀胱黏膜,引起疼痛和出血,而疼痛程度與患者的心理狀態密切相關。疼痛的出現與否、強度如何與機體的情緒直接影響下丘腦的內分泌和植物神經系統,造成體液、激素、酶類的異常,導致內源性物質增加、抑痛物質降低,使痛閾下降[4]。而有效的心理護理可調整患者的心理環境,減輕心理負擔,提高疼痛閾值[5]。
絕大部分膀胱鏡檢患者存在懼怕、焦慮的心理,在接受膀胱鏡檢的過程中,患者會出現疼痛和不適,甚至難以忍受,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不良影響。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與插鏡成功率,疼痛程度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插鏡成功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我們認為,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體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它使人無論在生理、心理、社會、靈魂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縮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通過對患者實施術前、術中、術后的舒適護理,使患者對護士產生強烈的依賴感,建立了相互依賴-合作的護患關系[6]。將舒適護理模式應用在膀胱鏡檢查的患者中,使患者在鏡檢過程中對醫護人員充滿信心,可以有效解除患者的焦慮、懼怕心理,使患者有安全感,愿意接受并積極配合檢查。舒適護理模式改變了傳統護理模式只注重診斷和治療、不注重患者感受等單一護理模式,使患者在環境適應、心理輕松、體位舒適、備受關愛的氛圍中接受檢查,生理和心理得到了滿足,最大程度減輕了膀胱鏡檢患者的疼痛與不適,并提高了插鏡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張宏,朱光君. 舒適護理的理論與實踐[J]. 護士進修雜志,2001,16(6):409-410.
[2] 吳階平. 現代泌尿外科學[M].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157.
[3] 李仲廉. 臨床疼痛治療學[M]. 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385.
[4] 趙俊,張立. 疼痛治療學[M]. 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10-20.
[5] 于登瀛,關雪瑩. 心理護理應在實施上下功夫[J]. 中華護理雜志,1998, 33(9):531.
[6] 周演鈴,宋紅梅,俞素云.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實施與體會[J]. 中國醫藥管理,2002,22(11):28-29.
(收稿日期:2009-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