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對臨產后產婦家屬實施同步健康教育對分娩的影響。方法 選擇400例進入臨產的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實施組和對照組各200例,兩組臨產后的產婦在產程中常規觀察處理的同時接受健康教育,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對其陪伴的家屬實施同步健康教育。分娩2h后分別對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產程、產后出血量及新生兒的阿氏評分進行比較。結果 實驗組的順產率、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新生兒的阿氏評分均有明顯的變化,其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對陰道助產率無顯著性(P>0.05)。結論 對臨產后的產婦家屬實施同步健康教育,可提高順產率、縮短產程、減少產后出血、減少新生兒窒息的發生。
[關鍵詞] 健康教育; 臨產; 分娩; 家屬
[中圖分類號] R714.2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3-40-02
Effect of Simultaneous Health Education of Family Members of Parturient Women on Parturition
ZHU Yuqin CHEN Xiaoxia LIN Dongxia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Shenzhen 51803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imultaneous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family members of parturient women on parturition. MethodsWe selected 400 puerperasas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divided them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200 for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observa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 simultaneous health education was added to the accompanying family member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h after delivery,a comparison was made of the delivery mode and time of birth process,volume of post-parturition hemorrhage and newborn Apgar score. ResultsThe rate of vaginal delivery,time of birth process,volume of post-parturition hemorrhage and newborn Apgar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obvious change,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and with no obvious change in the rate of the assisted delivery(P>0.05). ConclusionThe simultaneous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puerperasas can increase the rate of vaginal delivery,shorten the birth process,reduce the post-parturition hemorrhage,and de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newborn’ asphyxiation.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Parturiency; Parturition; Family members of puerperasa
心理精神因素是導致難產的四大原因之一,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得到越來越多的醫學專家的認可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隨之而孕育與誕生了導樂分娩、一對一陪伴分娩,然而產婦家屬的心理支持在產婦的分娩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近年來,對待產過程中的宣教工作日益受到重視,減輕產婦的精神壓力和思想負擔已成為我們工作中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順產率、促進產程進展、減少產后出血,2006年1月~2009年5月我們對進入臨產的產婦實行常規宣教的同時,對家屬也實施同步健康宣教,取得的一定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臨產的產婦200例,年齡16~49歲;文化程度:大學以上84例,高中(含中專)91例,初中22例,小學以下3例,按進入產房先后就診分為單雙號,單號為實驗組,雙號為對照組,實驗組與對照組各200人,家屬配對選擇相應組產婦家屬200例,年齡18~70歲,配偶142人,父母38人,兄弟姊妹及朋友20人。
1.2 方法
兩組產婦產前生理、心理狀態等差異均無顯著性,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產婦進入產程后均由一名家屬開始陪伴產婦至宮口開全時離開,同時由助產士“一對一”陪護,2組產婦均給予一般的產程過程中的健康宣教,如講解妊娠分娩生理及分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以及應對措施,怎樣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減輕痛疼,怎樣使用呼吸技巧,第二產程如何使用腹壓,如何與醫生與助產士配合等等,實驗組對產婦家屬同步實施健康教育,具體措施如下:
1.2.1 分娩相關知識宣教 向家屬講解分娩相關知識,包括各產程的生理過程,與醫護人員配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配合,提高家屬對分娩過程的認識程度。
1.2.2 心理干預 對家屬進行心理指導,不要讓產婦痛苦、不舒適的心情左右自己而互訴衷腸,向家屬講解心理、情緒對產程進展的影響,鼓勵并督促家屬多與產婦溝通,并鼓勵其他親戚、朋友通過電話或其他手段給予產婦精神上的支持,產婦感到被理解、有所依靠;從而使產婦樹立自然分娩的信心。
1.2.3 行為干預 指導家屬輕撫產婦腹部或按壓腰部酸脹點減輕其疼痛,講解協助產婦下地活動既可以分散產婦的注意力又可以促進產程進展。
1.2.4 體力支持 進入第二產程后產婦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和水份,講解產婦少量多次飲食、吃高熱量易消化食物和補充足夠水分的重要性。
1.3 效果評價
由專職助產士于產后2h對第一、第二產程時間、順產、剖宮產、陰道助產率、后出血及新生兒窒息率。
1.4 統計學處理
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實驗組與對照組產程比較
見表1。
由表1可見,實施家屬同步教育的產婦組第一產程及第二產程時間均短于未實施家屬同步教育產婦組,經χ2檢驗,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2.2 實驗組與對照組分娩方式比較
見表2。
由表2可見,實施家屬同步教育的產婦順產率高于未實施家屬同步教育產婦組,經χ2檢驗,有顯著性差異(P<0.05)。對陰道助產,經χ2檢驗,無顯著性差異(P>0.05)。
2.3 實驗組與對照組產后出血及新生兒窒息情況比較
見表3。由表3可以看出,實驗組產婦的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均低于對照組,經χ2檢驗,有顯著性差異(P<0.05)。
3 討論
對產婦家屬實施同步健康教育有利于減輕產婦的心理壓力:患者的家屬常常由于親人的身體上的不適、生理指標的異常及心理等一系列改變而憂郁不安、害怕、焦慮、緊張等情緒反應,這些嚴重地影響患者家屬的應對能力。致使患者得不到有效合理的生活照顧及心理支持。而李小云等[1]認為作為一個社會人,尤其是當個體面對壓力時更需要來自家庭、社會的支持。臨產前相當數量的初產婦從親友處聽到有關分娩時的負面訴說產生害怕和恐懼分娩的心理,而臨產后待產室的陌生環境以及其他產婦頻繁叫嚷的噪音,加之自身逐漸變頻的宮縮,致使產婦情緒高度緊張,常常處于恐懼不安的心理狀態,產婦的這種心理感受不僅需要向醫護人員傾訴,更渴望得到家屬的充分理解和支持[2]。對臨產后的產婦家屬實施同步健康教育后,由于家屬掌握了的分娩相關知識與應對措施,面對產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可以沉著應對還可以給予產婦的心理支持并為產婦提供更多的生活上護理,最終達到減輕產婦心理壓力,戰勝因分娩帶來的困難。
對產婦家屬實施同步健康教育能促進產程進展、促進自然分娩:精神因素導致難產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現已證實,產婦臨產后的情緒改變會使機體產生一系列變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內氣體交換不足,致使子宮收縮缺氧乏力、宮口擴張緩慢、胎先露部下降受阻,產程延長,致使產婦體力消耗過多,同時也使產婦內分泌發生變化,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兒茶酚胺,血壓升高,導致胎兒缺血缺氧,出現胎兒窘迫 ,產后宮縮無力致產后出血[3]。而通過家屬的積極參與消除了產婦不應有的焦慮與恐懼心理,給產婦精神上的安慰,體力上的支持,心理上的疏導,增強了產婦的自信心,使其能積極與醫務人員配合,保證了產程與分娩的順利進展。
本文資料中實驗組的順產率、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新生兒的阿氏評分較對照組均有明顯的變化,其差異有顯著意義(P<0.01),以上說明對家屬進行同步健康教育在分娩中的作用,因此對家屬實施同步健康教育不僅融洽了醫患關系,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而且還能降低了剖宮產率,提高了產科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小云,張銀屏,郭小云. 社會支持與護理[J]. 家庭護士,2006,4(12B):
[2] 樊變蘭. 實施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對腫瘤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學實踐,2008,11(17):946-947.
[3] 樂杰. 婦產科學[M]. 第6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9.
(收稿日期:200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