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小劑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聯合治療新生兒硬腫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83例患兒分成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各按(2~5)μg/(kg. min)靜滴,24h維持,用輸液泵控制輸液速度,直至硬腫消失。結果 治療組的治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硬腫消痛時間比對照組顯著縮短(P<0.01)。結論 小劑量多巴胺與多巴酚丁胺治療新生兒硬腫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硬腫癥; 新生兒;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中圖分類號] R722.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3-118-01
新生兒硬腫癥是新生兒期的常見病、多發病,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醫療條件改善,由寒冷損傷所致的硬腫癥明顯減少[1],但由于早產、窒息、缺氧、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皮膚、皮下脂肪變硬和水腫,有一定的發病率。重癥者常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肺出血,甚至死亡。為了迅速控制硬腫發展、降低死亡率,我們對新生兒硬腫癥采取早期應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4~2009年我院住院新生兒硬腫癥83例,診斷標準依據《實用新生兒學》,隨機分成治療組42例,對照組41例;治療組男22例,女20例;足月兒18例,早產兒24例;有圍產期窒息、缺氧史22例,感染14例,寒冷因素6例;體重(2.45±0.553)kg,硬腫天數(3±2.2)d,輕、中、重度分別為19、21和2例。對照組男21例,女20例;足月兒18例,早產兒23例;有圍產期窒息、缺氧史21例,感染13例,寒冷因素7例;體重(2.46±0.58)kg,硬腫天數(3.20±2.45)d,輕、中、重度分別為18、21、2例,兩組在體重、硬腫程度、發病時間上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兩組均常規抗感染、糾酸、保溫輸液等對癥支持治療,入院當天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各按(2~5)μg/(kg. min)靜滴,24h維持,應用3~5d,速度由輸液泵控制。
2 結果
治療組在用藥24h后水腫減輕,硬腫逐漸變軟,兩組消腫時間見表1,差異有顯著性,治療組有1例缺氧缺血性腦病、顱內出血,家屬因擔心神經系統后遺癥在硬腫好轉簽字出院,無一例死亡,對照組1例重度硬腫癥死于肺出血。
3 討論
由于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的生理特征,決定了新生兒易患硬腫癥,硬腫癥存在低體溫、水腫、硬腫、產熱不足。當低體溫時血流緩慢、血液濃縮、黏稠度增加、紅細胞表面電荷顯著減少,紅細胞聚集性增加,使微循環淤滯,從而導致DIC。機體對低體溫的應激反應、對心血管系統損害是明顯的,心肌受損,心輸出量降低。同時腎臟相對缺血,患兒常有少尿,血肌酐升高[2]。小劑量多巴胺興奮多巴胺受體,選擇性擴張腎血管,增加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使尿量增加,并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供血,其舒血管的作用可使休克好轉,阻斷DIC,防止肺出血發生[3]。多巴胺與多巴酚丁胺合用,既能增加心肌收縮力,降低外周阻力,使心輸出量增加,從而改善心、腎功能,利尿消腫,又能減少多巴胺引起的心率增快及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參考文獻]
[1] 孫慧清,熊虹. 多巴胺與多巴酚丁胺對低血壓早產兒內分泌的影響[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23(8):621-623.
[2] 閔曉梅,寧渝,羅杰,等. 硝普鈉、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療擴張型心肌病頑固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導報,2008,5(26):178- 202.
[3] 湯華芳,田學軍,俞春娟,等. 沐舒坦聯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療肺心病心衰的臨床觀察[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07,20(6):632-634.
(收稿日期:2009-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