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腹膜透析患者心理障礙的原因及護理對策。方法 將108例腹膜透析患者按隨機原則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54例,對照組按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下進行針對性心理干預,分別在干預前、干預5周、干預10周后進行焦慮自評量表(SAS)測定,判斷患者心理障礙的改善情況。結果 腹膜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患者在干預5周和干預10周時相對于干預前和對照組標準分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結論 腹膜透析患者心理障礙的產(chǎn)生與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和病情有密切關系;針對性心理護理可使患者心理狀況顯著改善,患者治療效果、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關鍵詞] 腹膜透析; 心理障礙; 原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3-63-02
腹膜透析是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主要的替代療法之一,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已成為日益關注的焦點。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1],腹透患者容易出現(xiàn)焦慮等心理障礙,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臨床康復。因此,了解腹透患者的心理狀況,并制定相關措施指導患者,解除其心理失調,有利于提高療效。筆者于2007年3月~2009年8月將我院108例慢性腎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進行有心理護理干預和常規(guī)護理,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108例均為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54例,干預組男28例,女26例;年齡(52.9±6.2)歲;病程(7.5±3.2)年。對照組男26例,女28例;年齡(51.5±5.7)歲;病程(6.5±3.5)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常規(guī)護理,指導腹膜透析常規(guī)操作;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定期給予心理護理干預。采用Zung氏自評焦慮量表(SAS)進行測評,每個項目按1~4級評分,最低總分為20分,最高總分為80分,將所得總分乘以1.25得出標準分(T分),T≥50分為劃界線,50分以下為正常,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70分以上為重度。測量時間為心理干預前、干預5周、干預10周分別進行,發(fā)放問卷,采用統(tǒng)一的指導用語,由患者自行或指導提問方式進行。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處理,檢驗標準α=0.05。
2 結果
患者在干預5周和干預10周時相對于干預前和對照組標準分比較,均具有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3 討論
3.1 腹膜透析患者焦慮的原因分析
腹膜透析是目前維持尿毒癥患者生命的最佳方法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患者的情緒。國內(nèi)學者研究認為[2],焦慮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見的心理問題。筆者認為腹膜透析患者焦慮的原因主要有:①剛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過分擔憂腹膜透析的成敗及透析可能產(chǎn)生的各種副作用;②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目前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療程長、療效欠佳,容易產(chǎn)生悲觀的情緒;③由于自我形象的負面改變(留置透析管、肥胖等)及患者常伴性欲下降、陽痿、不育等現(xiàn)象等,容易產(chǎn)生自卑、多疑,導致出現(xiàn)嚴重的人際關系緊張,產(chǎn)生焦慮情緒;④長時間腹膜透析的患者,由于自卑,整天在家害怕出門,導致社交活動減少,對任何事情不感興趣,感到活著沒有價值和意義;⑤過分依賴而對旁人產(chǎn)生過分要求,帶來家庭的不和諧與矛盾,加重患者的焦慮情緒;⑥腹膜透析患者除了忍受疾病的痛苦外,年老體弱、生活自理障礙、長期腹透經(jīng)濟拮據(jù)、家庭成員照顧缺乏以及社會支持減少,易產(chǎn)生負性情緒;⑦并發(fā)癥經(jīng)歷,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發(fā)生率較高,由于擔心再次發(fā)生腹膜炎等并發(fā)癥而加重焦慮感。
3.2 心理護理干預
3.2.1 首先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臨床護理人員要給患者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給患者一種信任感和安全感,這是順利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的先決條件[3]。良好的第一印象源于護理人員較高的職業(yè)素質、強烈的同情心、較高的專業(yè)的技術水平。在心理護理過程中要始終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患者,與患者保持平等地位,以免使心理干預過程蒙上一層不愉快的陰影。
3.2.2 對患者表達積極的關注 護理人員應做到主動地進行溝通,全神貫注地耐心傾聽,使患者感到被重視和被關心,通過尋找引發(fā)患者情感問題的具體事件,去幫助患者澄清其焦慮情緒的起因。
3.2.3 加強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系統(tǒng)既可以作為心理刺激又可以維持良好的情緒體驗,從而有益于健康。家庭是社會支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是提高生活質量的前提和基礎。家庭支持主要來源于配偶及子女,家人的關心、理解和支持可幫助患者避免產(chǎn)生孤立無援、凄涼、悲觀的不良情緒,緩沖患者的精神壓力,從而改善生活質量。
3.2.4 鼓勵患者多參加社會活動 病友之間的互相聯(lián)絡、傾訴、交流透析心得等不僅可以在患者之間互相提供有關疾病的治療和護理信息,還能得到互相之間的情緒支持,幫助患者減輕疾病造成的壓力,使患者建立樂觀自信的心理狀態(tài)。
3.2.5 加強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有效心理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使患者正確認知病情,了解透析治療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消除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主動積極地配合治療;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減少依賴心理,避免因向家人提出過高的要求而產(chǎn)生摩擦,從而減少負面情緒的影響。健康教育要講究方式方法,因人而異,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平易近人的語氣耐心地進行,使患者易于接受。
本研究表明,腹膜透析患者心理障礙的產(chǎn)生與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和病情有密切關系。針對患者情況給予心理干預護理,可使患者心理狀況顯著改善(P<0.01),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療效滿意。
[參考文獻]
[1] 吳冬春,沈麒云. 透析前教育模式對腹透后患者焦慮和抑郁的影響[J]. 現(xiàn)代護理,2008,14(2):141-143.
[2] 黃燕林,林劍珊,滕艷娟,等.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焦慮和抑郁水平與營養(yǎng)狀況關系研究[J]. 護士進修,2009,24(7):1255-1256.
[3] 刁淑芝,刁燕春. 腹膜透析病人的護理要點[J].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6(12):773.
(收稿日期:200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