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內障清滴眼液治療老年性白內障初發期、未成熟期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96例老年性白內障初發期或未成熟期的患者,分為治療組48例,對照組48例,兩組均采用眼藥水滴眼法,進行90d的臨床觀察。主要對其視力、晶體混濁程度等指標進行觀察。結果 治療后視力、晶體混濁程度等改變情況均與治療前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內障清滴眼液治療老年性白內障療效確切。
[關鍵詞] 內障清滴眼液; 老年性白內障
[中圖分類號] R77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3-53-02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出現,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病率逐年增高,這是導致老年人視力下降的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而其中以老年性皮質性白內障居多,治療該病的方法是成熟期手術為主,而對于初發期或未成熟期的的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內障清滴眼液其有效成分為甲狀腺素,為一種治療白內障的新藥,它能較好的改善老年型皮質性白內障癥狀,增加晶體整體透明度,減輕核渾濁,減輕晶體纖維破壞程度,我們經過近半年臨床觀察,內障清滴眼液治療此病取得了良好療效,而且該方法臨床應用安全可靠,無任何毒副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采用簡單分組對照的方法,設治療組和對照組,樣本含量均為40例;根據統計學原則,將樣本量擴大20%,每組48例,共96例。
1.1.1 病例來源 均為長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門診的患者。
1.1.2 診斷標準 根據高等醫學院校《眼科學》第四版教材制定。
1.1.3 適應證 老年性皮質性白內障或伴有輕度核性白內障。
1.2 入選標準
符合老年性皮質性白內障臨床診斷標準或伴有輕度核性白內障。
1.3 排除標準
對甲狀腺素過敏者、心動過速者及嚴重心臟病患者、伴有其它影響視力眼部疾患者、年老體弱不能堅持復診者。
1.4 剔除標準
用藥不滿3個月或間斷用藥者和臨床觀察期間加用其它治療白內障藥物。
1.5 觀察和治療方法
將符合納入標準的老年性白內障的96例患者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均于治療前后進行視力、眼前節及散瞳眼底檢查,每周檢查1次。觀察期間所有患者均停用其他治療老年性白內障的藥物。
1.5.1 治療組 內障清滴眼液(武漢五景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滴眼,每日3次,每次1~2滴。
1.5.2 對照組 白內停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每次1~2滴。
1.5.3 療程 兩組均90d為一療程。
1.6 療效判斷標準
治療前后均用國際標準對數視力表檢查視力。顯效:視力在原基礎上提高3行以上,晶體混濁明顯吸收;有效:視力在原基礎上提高2行以上,晶體混濁部分吸收;無效:視力無增進,晶體混濁無變化。
1.7 統計學處理
所有資料應用SAS計算機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
2 結果
2.1 視力變化情況
見表1。
2.2 治療組與對照組晶體混濁情況比較
見表2。
2.3 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6%,對照組為70.8%。內障清滴眼液治療后,顯效30例,占62.5%;有效14例,占30%;無效2例,占7.5%;總有效率91.6%。白內停滴眼液治療后顯效22例,占45.8%;有效12例,占25%;無效14例,占29.8%;總有效率70.8%。兩組經Ridit分析,差異有顯著性,P=0.016。見表3。
3 討論
老年性白內障是由多種危險因素綜合作用所致。除了正常晶體的老化外,其他因素也很多,諸如社會及個人因素(教育、經濟狀況、年齡、性別、人種、煙酒、飲食)、藥物(類固醇、酚噻嗪類、阿司匹林及其他解熱鎮痛藥物)、紫外線輻射、各種全身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腹瀉)以及醛糖還原酶活性增加和谷胱甘肽還原酶活性降低等。其發病機制是復雜的,但氧自由基損傷是公認的機制;因此,抗氧化、防治蛋白糖化是防治白內障的關鍵。內障清滴眼液有抗氧化、抗蛋白凝固作用,對射線和紫外線亦有防護作用,并能抑制醛糖還原酶的活性;局部滴眼后,不僅可以減輕核渾濁、減輕深層皮質渾濁、增加晶體整體透明度,而且可減輕白內障的臨床體征,減輕纖維破壞程度,降低晶狀體混濁的速度,阻止白內障的發展。內障清滴眼液具有獨特的作用機制,治療白內障、延緩白內障的發展及改善患者視力有明顯作用。而且其原料甲狀腺粉是從動物的甲狀腺中提取而來,是天然的生化成分,無毒副作用,藥物安全性好,可以長期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永才,魏麗娟. 祛障穴冷凍治療老年性白內障機理研究[J]. 江西中醫藥, 1994,27(2):35.
[2] 嚴宏. 谷胱甘肽與白內障[J].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1998,19(16):578.
(收稿日期:200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