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住院患者低血糖昏迷和嚴重低血糖等急性并發(fā)癥發(fā)生原因與飲食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病例摘要和問卷調查相結合對本組患者入院前情況,重點為營養(yǎng)相關及其綜合治療情況進行考察并與標準對照,同時進行糖尿病認知水平分析,并加強住院期間的飲食治療和相關知識培訓。結果 病例組與標準相比,總能量和三大產能營養(yǎng)素以及膳食纖維攝入偏低,餐次也欠合理;患者糖尿病認知水平不理想;從藥物應用和發(fā)病情況看,飲食不當是其重要原因。結論 飲食治療可防治2型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營養(yǎng)宣教不可忽視。
[關鍵詞] 2型糖尿病; 原因探討; 治療對策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3-143-02
目前,2型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愈加受到關注,而對低血糖以及低血糖昏迷等急性并發(fā)癥則缺乏應有的重視和系統(tǒng)的觀察與防范。低血糖,尤其是嚴重低血糖后果危害極大[1]。2007~2008年對我院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嚴重低血糖及低血糖昏迷住院患者進行觀察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6例患者中男10例,女16例,年齡45~78歲。其中以首發(fā)昏迷待查入院者10例,2型糖尿病并發(fā)嚴重低血糖入院者16例。隨機血糖為(0.9~2.6)mmol/L。
1.2 方法
采用病例摘要和問卷調查相結合對本組患者入院前情況、其中重點為營養(yǎng)相關及其綜合治療情況進行考察并與標準[3,4]對照,同時進行糖尿病認知水平分析,并加強住院期間的飲食治療,強調療效食品應用以及相關知識培訓。統(tǒng)計數據采用χ±s和%表示。
2 結果
觀察發(fā)現2型糖尿病患者中80%以上有一過性低血糖癥狀史,其中療效食品知曉率10%以下,低血糖均在少量進食后緩解;6.2%患者因低血糖不能緩解住院治療。
2.1 入院前3d 飲食相關因素分析
與標準相比,該組患者總能量、蛋白質、脂肪、糖以及膳食纖維攝入偏低,分別占標準的83%、69%、61%、67%和40%,其蛋白質、脂肪、糖熱比分別是15.7%、24.0%和61.2%,餐次1~3次不等。見表1。
2.2 認知水平分析
問卷顯示,人群中除比較重視空腹血糖監(jiān)測外,對表中所列舉的糖尿病相關知識認知水平普遍較低。見表2。
2.3 患者藥物治療與發(fā)病情況
本組患者口服降糖藥比例高達73%,19%應用胰島素,其余未用藥;低血糖發(fā)作時間21例集中在晨起,5例分布于其他時間;入院前3d低血糖發(fā)作次數平均4次左右;其中老年人缺乏照顧比例約占11.5%。
3 討論
低血糖指血糖濃度降至正常低限或血糖驟然下降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現象,為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重者可出現神志不清甚至昏迷[4],往往引起誤診或因腦損害治療不及時而遺留永久性后遺癥[1]。糖尿病患者由于糖的調節(jié)能力低下,加之用藥不規(guī)范或飲食不當,容易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低血糖的危害不亞于高血糖[1]:它可加重原有病情;尤其是嚴重低血糖會導致神經性腦損害,以至于腦細胞死亡;反復嚴重的低血糖,可導致慢性認知功能損害,引起患者性格或精神改變;低血糖可增加心臟事件的發(fā)生,還會對眼、腎功能造成影響。隨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多,對這種低血糖易感人群應給予更多關注。
糖尿病屬消渴范疇,治則以滋陰潤燥、清熱去火為主。營養(yǎng)治療采用現代營養(yǎng)理論和傳統(tǒng)食療相結合[5]。療效食品苦瓜、魔芋等除血糖指數[6]相對較低,兼有滋陰潤燥和特殊的降糖成分,并具備降糖調脂的療效作用,其既能降低餐后血糖,又可避免繼發(fā)低血糖的發(fā)生。
本組患者飲食中總能量、蛋白質、脂肪、糖以及膳食纖維均明顯低于標準[2,3],餐次安排亦不合理。其飲食治療原則包括,在適宜能量基礎上,合理分配三大能量營養(yǎng)素,同時保證膳食纖維、礦物質和維生素適量攝入。膳食纖維在此具有特殊意義[3],每人每天攝取50~100g可消化的糖是必不可少的,否則易引起低血糖、酮癥酸中毒等并發(fā)癥[7]。從患者集中發(fā)病時間、發(fā)病次數以及患者失照顧和用藥看,由于認知水平低下引發(fā)的飲食治療誤區(qū),以及導致的飲食攝入不足、結構不合理是其低血糖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針對以上情況采取以下措施。防治:首先應強化糖尿病以及相關知識的宣教。對應用口服降糖藥者,在合理用藥的基礎上,針對患者體型、活動量、血糖等指標和病情,遵從飲食治療原則及時調整飲食,注意療效食品和低血糖指數食物的選擇。日常囑患者隨身攜帶一些糖果、點心等以備急需,并學會隨體力活動的增減調整飲食攝入量。對應用磺脲類藥物者尤應加強預防,在低血糖多發(fā)階段,餐次可增至(5~6)次/d。對應用胰島素引起低血糖者,嚴格掌握用藥同時,應保證飯菜供應時間,還要注意飲食結構調整和低血糖指數食物選擇,以降低餐后血糖,避免繼發(fā)低血糖的發(fā)生。對食量小、反應差的老年患者,更應注意增加餐次,晚餐后、睡覺前的加餐更為重要,并強調周全的生活照顧。對晨起低血糖史者應囑其少量飲食后再活動鍛煉。住院期間除加強飲食指導、嚴格飲食治療外,根據患者情況,擬定出院飲食治療方案,并建立院內外糖尿病觀察記錄。急救:患者清醒、反應輕者可給25g左右的主食,幾分鐘癥狀可緩解或消失;反應重、神志不清者可將一些精糖放患者口頰或牙齒之間,或調成糊狀喂食。昏迷患者盡量避免喂食。對應用長效胰島素出現低血糖者,除喂食蔗糖等精糖外,還應增加一些吸收緩慢的食物。以上措施仍未清醒立即送醫(yī)院搶救。
[參考文獻]
[1] 胡仁明. 抗擊糖尿病減少低血糖并發(fā)癥危害[J]. 中國醫(yī)學論壇,2009, 35(7):219.
[2] 安建鋼. 臨床營養(yǎng)[M]. 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4:172.
[3] 中國營養(yǎng)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M]. 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1:387
[4] 馬愛群. 內科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507.
[5] 李璞. 療效食品在2型糖尿病中的應用[J].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04,11(6):17.
[6] 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M]. 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2:335.
[7] 邵繼智. 臨床營養(yǎng)學[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70.
(收稿日期:200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