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西北中學;校園民生;師資提升;教學績效;校園文化;集體備課;自我發展
〔中圖分類號〕 G63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2(B)—0011—01
蘭州西北中學創建于1928年。在80余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恪守“勤儉敬信”的校訓,敦行礪節,孜孜以求,培養了大批優秀畢業生,并以優美的校園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享譽金城。2008年年底,學校領導班子在新任校長吳小鋼同志的帶領下,從解決教職工切身利益問題入手,逐步實施了“四項工程”、啟動了“三大行動”,這使得我校的各項工作步入了穩步發展的軌道。
一、實施校園民生工程,穩定教職工人心,激發教職工工作熱情
教職工的切身利益滿足與否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敬業態度。我校領導班子從校園民生抓起,先后解決了高級教師聘任、職稱工資兌現、教師科研成果獎勵、修建教職工活動室、給貧困生減免學雜費等十多項具體工作,讓師生感受到了學校的關懷和集體的溫暖,也激發了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學校整體工作由此也有了比較大的起色。
二、實施師資提升工程,搭建教師成長平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我校新領導班子經過認真分析、研究,制定了《蘭州西北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規劃》,以幫助教師確立正確的專業發展目標。同時,學校還為教師學習、交流創造條件。如與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為學校教師培訓搭建平臺;選派青年教師到中國傳媒大學學習廣播和網絡系統管理以落實教師專業發展規劃;以課題研究為平臺,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等。
三、實施教學績效工程,實行班級包干,做好學情分析
學校成立了 “蘭州西北中學高考教學績效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成員包括教務處、辦公室、政教處、年級組和教研組的主要責任人和學科帶頭人。領導小組成員采用了班級包干、“認養”學生的辦法,并深入教學第一線,分析學情,幫助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確定每個學生的高考目標,并及時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高考成績的增長點。這極大限度地調動了考生的學習積極性,極大限度地提高高考升學率。
四、實施校園文化建設工程,推行愉快教學,創設和諧環境
我校還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如充分利用活動課和課余時間,向學生開放學校的運動場、實驗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室、畫室、形體房、圖書館和閱覽室,讓學生們有更多的自由活動空間和成長渠道;調整作息時間,有效地安排音美體活動、理化生實驗及閱讀活動等;舉辦高考專題講座;并充分發揮學校的網絡在正面宣傳和對話交流方面的平臺作用。師生和家長利用校園網“在線留言”這一交流平臺,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現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學校還先后邀請新東方總裁俞敏洪、南京大學專家等來校講學;并與甘肅省廣播電視培訓中心攜手培養廣電特長生;還承辦了蘭州市教育局團委舉辦的“我心中的祖國”美文朗誦決賽及頒獎大會;以及和《蘭州日報》社聯合舉辦了“解不開的情緣——我與蘭州西北中學”征文活動。這些活動,不但豐富了學生校園文化生活,而且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力和聲譽。
五、啟動教師專業發展與讀書行動
教師專業發展對學校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我校啟動了教師專業發展與讀書行動:制定了讀書活動方案,為教師配發了讀書心得筆記本,推薦了經典文章, 規定了讀書方式與效果檢查驗收辦法。通過這一活動,不但提高了教職工理論和實踐水平,而且為構建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的學習型教師隊伍奠定了基礎。
六、啟動集體備課行動
為突出學校辦學特色,積極主動地做好與新課程的接軌工作,我校啟動了集體備課行動:制定了《教師集體備課管理辦法》《教師集體備課評估辦法》《教師集體備課實施細則》,并發揮備課組的群體作用,實現優勢互補,這提高了全體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及專業素質。
七、啟動學生“自我發展”行動
自我發展是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新的學校教育教學方式和學生的成長模式。作為學校發展計劃中的重要內容,我校在學生中啟動了以“自我設計規劃、自我診斷反思、自我完善踐行”為核心的“自我發展”行動,并努力使之成為我校德育的亮點和特色。為此,學校成立了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和學生社團,通過“自我行動計劃”的實施,培養了學生的自我發展意識和責任意識。學校還開展了大量豐富多彩的有益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活動,這為學生的成長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