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校長;人格魅力;治學嚴謹;秉公辦事;盡職盡責;胸懷開闊;尊重人才
〔中圖分類號〕G63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2(B)—0008—01
要辦好一所學校,首要的是有一位優秀的校長。他不僅要擅長學校管理,精于教育教學業務,更要具備高尚的人格。如果校長的人格低下,就是他有天大的本事,也難辦好一所學校,甚至會把一所好端端的學校給毀了。校長充分發揮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則對學校發展具有不可小視的作用。
一、治學嚴謹,學養深厚
從某種意義上講,校長稱謂代表的是一種學術地位。校長面對著的是有知識、有教養的教師群體,這些人在諸多權威中最尊重的是學術權威。因此,校長治學嚴謹,學養深厚,教師就會因他是一位良師而產生敬重感。如果校長不學無術,孤陋寡聞,甚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教師便會敬而遠之。
二、秉公辦事,廉潔勤奮
校長是為教師、學生服務的,應寧苦自身,心系教師、學生。要求教師做到的,校長首先要做到,而且還要人一之,己十之,人十之,己百之。而教育又是人民大眾的事業,干教育是為人民大眾服務,這就決不允許校長站在與人民大眾相違背的立場上去謀取個人私利。額外的報酬和利益,不是校長追求的目標,廉潔是校長樹立自身形象的道德支柱。在利益誘惑面前,校長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不貪、不爭、不伸手、不為所動,便會激發教師的敬愛之情。如果校長以權謀私、假公濟私,甚至吃拿卡要、損公肥私,師生就會視他為無道“昏君”,并舍他而去。
三、盡職盡責,言行一致
在學校,校長的言行比一般人更受人關注,校長切不可失信于師生:在工作中不要輕易許諾,既許諾就必須如期兌現;定下的紀律、制度,不定則已,定了自己首先就要遵守;有些工作不能只做一次、兩次或者只做一陣子,而是要一不做,二不休,做,就要做出個名堂來。校長能夠盡職盡責,言行一致,并一以貫之,則可以形成一種無形的巨大的道德力量,形成一種最可靠的領導威信,從而贏得師生的信賴。師生最厭惡的是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領導者,校長如果急功近利、口是心非、兩面三刀,甚至玩弄權術、朝令夕改,師生則會把他與“偽君子”等同看待。
四、胸襟開闊,待人真誠
情感是校長與教師之間溝通的橋梁,其在學校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教師對“權力”的盲從心理逐漸淡化,因而,校長生硬的行政管理手段絕不是上策,必須重視情感因素和人際關系的作用。校長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關心教師疾苦,滿足教師物質生活的需要;開展多種活動,滿足教師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創造學習條件,滿足教師專業進修的需要;提供平臺和機會,滿足教師希望得到榮譽、受到尊重、走向成功的需要。校長要為教師多辦實事、好事,關心教師的切身利益,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校長胸襟開闊、待人真誠,教師就會視他為知音,從而產生親切感。校長如果小肚雞腸,給教師“穿小鞋”,使小心眼,教師就會對其心存戒備。
五、尊重人才,任人唯賢
學校是知識和人才密集的地方,教師群體中蘊藏著許多優秀人才。校長要廣泛接觸教師,知人之能、識人之才、熟人之性、用人之長,不斷提高識人用人的水平,并努力創造一種能夠最大限度展示教師才華、和諧舒暢的人際平臺,使教師始終處于主動的、積極的進取狀態。教師比一般人更富有自尊心,更需要別人的尊重。校長不能按喜歡接近自己與否,拿個人關系去評價一個教師工作的好與壞,應以工作的質量和效益去鑒別。這樣,教師就無須承受人際關系的壓力,可安心于教育、教學工作。如果校長唯我獨尊,甚至親此疏彼、嫉賢妒能、拉幫結派,最終只會造成離心離德的局面。
此外,校長還應具備高瞻遠矚、開拓創新、求實務真、謙虛謹慎、多謀善斷等方面的優秀品質。
校長的高尚人格會潛移默化地激勵師生奮發上進,學校良性發展的局面也會逐漸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