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試教育仍然具有頑強生命力的今天,學校該如何開展素質教育呢?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在2009年冬日的一天早晨,慕名走進了嘉峪關市第一中學。
由歷屆奧運會浮雕裝飾的校園圍墻顯示出學校的與眾不同,人性化的辦學理念——“學生因為老師的存在而感到美好,學生因為學校的教育而對未來充滿憧憬”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在記者與學校分管教育教學工作的周副校長的交談中,學校三大特色教育項目也隨之揭開了面紗。
奧林匹克精神教育——學校特色教育的突破口
“素質教育的概念比較寬泛,我們必須要尋找到好的切入點。”周副校長說,“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學校在藝術教育、體育教育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發展,特別是大型團體操的藝術創作和表演已成為學校的特色品牌?,F在,在注重開展常規性體育活動和加強硬件建設的同時,我們正致力于將奧林匹克精神教育滲透到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p>
為了把這項工作做得扎實到位,學校則將奧林匹克精神教育納入了學校的辦學目標,并成立了嘉峪關第一中學奧林匹克領導小組,制定了奧林匹克教育三年發展規劃,還實行了奧林匹克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學校則通過安排奧運背景知識教學,在新生中進行奧林匹克體育活動,舉辦奧林匹克講座、奧林匹克手抄報展覽、奧林匹克櫥窗板報展覽、奧林匹克故事會、“一班一國”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不斷滲透奧林匹克精神教育。這些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奧運的熱情,學生參與奧運的夢想成為了現實。
此外,學校還積極參與北京奧林匹克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發起的《陽光奧運校園行》大型奧林匹克教育活動,為全校師生配發了《北京奧運會中學生讀本》,為師生們設計制作了奧運文化衫,還在校園內建設多處奧林匹克景觀。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2006年10月,學校則被評為“2008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 2009年5月,學校經甘肅省體育局批準又成立了“嘉峪關市雄關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這都為學校開展奧林匹克特色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北京奧運會已然結束,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已經埋在學生心間,奧林匹克精神教育也滲透到學校的各項工作之中?!敝芨毙iL說。
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的一生幸福打下基礎
當前,學生的心理問題很多,比如焦慮、緊張、迷茫等。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也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幸福。對此,周副校長深有感觸。
為了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在1998年,學校創立了嘉峪關市第一個“中學生心理輔導室”,通過個別輔導、上團體輔導課和心理放松訓練等形式為學生服務。自2002年以來,學校更是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逐步聘任了心理學專業的大學本科畢業生擔任專職的心理輔導教師;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建立了心理健康網站。心理健康教育在保證時間、保證地點、保證方式的基礎上,實現了分層次、多元化發展。
為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學校多次在校內、校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并編印了心理??缎捏A》。同時,為了解決心理教育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學校還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課題研究結合起來,好的成果則發到網上實現資源共享。
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學校已逐漸形成了“關注學生,關心學生的心靈成長,為學生的一生幸福打下基礎”的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學校還利用甘肅省科協在學校建立的腦思維訓練室,并使用學校自主開發的校本教材——《腦思維訓練教材》對學習用功但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進行腦思維訓練,通過訓練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實現了良性發展。
而在學校的影響下,嘉峪關市部分學校也開始嘗試建立心理輔導室,從而產生了良好的示范、輻射作用。
科普教育——為創新型人才成長鋪路
在學校的校史館內,記者看到了一幅幅鮮活的畫面——有學生大型團體操的激情演出、有學生軍訓和運動場上颯爽英姿、有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溫馨場景。但最吸引記者眼球的還是學生參加科普活動和科技競賽的場景。
周副校長對記者說:“學生對科普知識很感興趣,對一些科技競賽活動也很癡迷。為此,學校組建了多種興趣小組,并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快樂的玩耍中不斷成長。學校通過開展科普教育,不但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興趣和動手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而且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使學生得到了全面發展。”
為了加強科普教育力度,在學生中普及科普知識,2006年6月,學校在有關部門的指導和協助下,建成嘉峪關市首家省級科學工作室,科學工作室下設“機器人工作室”、“科技制作工作室”、“軌道四驅車活動室”、“科技圖書室”等,總面積559平方米,并配有專職教師1人,兼職教師35人。學校還自編了《機器人基礎教程》《模型制作教程》《心理教程》等校本教材,科普教育工作做到了有課程計劃、有教材、有興趣小組并定期開展科普競賽活動。
“2006年以來,學校還多次舉辦了科普健康知識講座和有關機器人的科普報告會,科技競賽活動更是搞得如火如荼。從2006年起,每年5月中旬,學校還面向嘉峪關市其他中小學開展科普教育現場展示活動,四年間已接待師生近1000人次?!?/p>
聽著周副校長的介紹,看著學校學生參與科技競賽的圖片,記者仿佛也置身于當時看似平靜、實則激烈的賽場之中。
臨離開時,在周副校長的引領下,記者參觀了學校的科學工作室。
當步入標準化心理輔導室時,記者一下子就平靜了很多,房間雖顯得不是很大,但藍天、白云、綠色草坪的溫馨布景,舒適的躺椅,充滿童趣的大腳印沙發,齊全的多媒體設備,讓記者在知道什么是省級標準化心理輔導室的同時更是驚嘆不已。走進科技制作室,一件件作品出現在記者面前:有揀乒乓球器、農場報警裝置、風車、航模等,每一件都是學生通過桌上一臺臺小小的機床和日常生活中的廢棄品加工制作出來的。與科技工作室相鄰的腦思維訓練室里,各種開發學生大腦思維的物品更是令人眼花繚亂??粗粋€個謎語牌,記者試圖揭開謎底,卻是徒勞無功,而對于看似簡單的七巧板、類似九連環的裝置等,記者就更沒有了嘗試的勇氣。
中午,當走出嘉峪關第一中學時,周副校長的一番話——“特色教育項目需要學校主動去發掘,只有做到你無我有,你有我精,你精我特,這樣學校才能全面發展。而特色教育項目的有效開展,不但能增強學校的文化底蘊,而且還能極大地調動全體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幸福的明天奠定基礎?!庇衷谟浾叨呿懫?,許久不曾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