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區域地理;復習方法;知識結構;步驟
〔中圖分類號〕 G633.55〔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2(B)—0063—01
區域地理是高考地理復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高考文綜試卷中明顯反映出區域地理內容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特別是其常利用區域地圖作為載體,以考查學生的空間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而掌握好的復習方法則是學生備考的關鍵所在。
一、掌握區域地理知識結構,重組高中、初中地理知識
區域地理復習有規律可循,即通常所說的“地理八股”。而讓學生掌握區域地理知識結構則是進行知識重組的基礎。復習時,教師應讓學生先了解其組成要素,然后再考慮其相互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對高中、初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關知識進行整合,最后應繪出知識系統圖或列出系統聯系表。
二、學會空間定位是復習區域地理的前提
在平時的復習中,學生要重視良好讀圖習慣的養成,要經常讀圖,做填圖、繪圖練習,努力做到“心中有地圖”。例如,在復習世界區域地理時,首先要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概況、相對位置及所處范圍的經緯度。而在閱讀區域地圖時,要重視所給經緯度數值的分析,這也是確定區域位置的重要手段。同時,還要特別重視一些特殊經緯度的記憶。其次,應熟悉世界地理中每個大區域的海陸輪廓(包括海岸線、海灣、海峽、島嶼的形狀等)、地形分布(特別是高大山脈)、重要國家的國界線等特征。它們也是判斷區域位置的重要依據。為此,學生可在草稿紙上畫一畫,然后再對照地圖看一看。最后,要掌握幾個重點國家的輪廓、地形、氣候、河流、工農業生產、交通、城市及人口分布等信息,特別是要掌握其具有特色的事物。
三、掌握復習區域地理的一般步驟
1.先定位。要明確區域的地理位置,包括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與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對位置等。2.找特征。要找出該區域重要的自然、人文等區域特征。3.析原因。一般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分析其區域特征的形成和分布原因。4.看影響。學會評價該區域地理特征對當地生產、生活有什么影響。5.想對策。主要學會分析如何根據本區域的地理特征、環境因素,因地制宜地發展當地經濟。
四、運用比較法比較不同區域的地理特征
在區域地理的復習過程中,使用比較法是學習、總結區域地理特征的最常見、最省力的方法,運用此法常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對相同、相似或相反的地理事物進行比較,找出其間的共性和差異性,則可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例如,日本和英國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氣候、農業生產、工業布局的比較;60°N緯線經過的亞歐大陸東、中、西部氣候比較;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東岸氣候與澳大利亞西海岸氣候的差異性和成因的比較;美國東北部工業區、德國魯爾工業區、日本工業區以及中國東北工業區之間特征和形成原因的比較等。
總之,學生只有掌握了區域地理復習的正確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才能不被空間定位的障礙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