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農村學生;課外閱讀;調查;問題;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32.0〔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2(B)—0006—01
為了更好地了解農村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也為了更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筆者對所在學校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從閱讀習慣看,80%的學生課外閱讀的隨意性很大,閱讀無目的、無計劃、無規律,沒有養成在閱讀過程中動手動腦,勤于思考,并堅持經常閱讀的好習慣。從閱讀時間看,50%的學生能夠堅持每周閱讀,30%的學生有時間就讀,沒有時間就不讀,20%的學生基本不讀。這說明學生雖然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由于課業負擔重、考試壓力大,學生沒有心力、沒有時間顧及課外閱讀。從閱讀的類型看,80%的學生讀的課外書都是所學科目的輔導書。眾多初中生課外閱讀最喜歡的書有科幻、武俠、愛情、幽默等。這些都說明學生閱讀的層次低、閱讀面窄。從閱讀書籍的來源看,有30%的學生是家長給錢買書,但只許買課程輔導書,有20%的學生借別人的書看,有5%的學生是租書看,自己拿錢買文學名著的學生寥寥無幾。還有一部分學生想讀書,可是沒有課外書可讀。因此,有效解決當前農村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學生方面
調查顯示,有60%的學生認為課業負擔過重,沒有時間是影響課外閱讀的重要原因;56%的學生認為缺少閱讀資源也是一個原因。可是從根本上看,主要是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即使有時間,他們也用來看電視,就算讀課外書也讀一些通俗讀物,不喜歡讀文學名著。另外,學生的課外閱讀不是為了求知,而是為了放松消遣;不是為了開闊視野,而是為了滿足精神的慰藉、追求時尚的心理需求。好多學生的閱讀只重情節,不注重語言。要改變以上這種情況,學生必須有正確的閱讀導向,從自己喜歡的聲像類作品和讀物出發,逐漸過渡到嚴肅讀物和經典作品,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形成好的閱讀習慣。
二、學校方面
雖說素質教育已經提倡了多年,也在全面地實施,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大量的習題練習、輔導課占用了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大大小小的測驗、考試讓學生疲憊不堪,無暇閱讀課外書籍。學校的圖書館或閱覽室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形同虛設。教師也沒有從根本上重視課外閱讀,只提倡,不落實,只布置,不檢查,也沒有對學生進行方法上的指導。因此,全校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
那么,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首先,學校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真正落實素質教育,開放圖書館、閱覽室。倡導班級開辦“圖書角”,開展各種形式的閱讀“大比武”,創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形成課外閱讀的氛圍。其次,各科教師都要提倡課外閱讀,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和指導作用,教會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再次,教師應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從喜歡的休閑輕松類讀物讀起,引導他們進一步開闊閱讀視野,培植閱讀的需求,使他們的閱讀多元化,并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三、家庭方面
很多家長已經認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認為自己沒有考上大學,一心想讓自己的孩子接受高等的教育。因此,他們只要求學生學好課本知識,考好分數,至于孩子今后個性的塑造和能力的發展,卻沒有考慮。家長們對課外閱讀的作用和意義認識不夠,再加上升學壓力以及家庭經濟條件的約束,大部分家長反對學生買課外輔導書。雖有個別的家長支持學生讀課外書,但在升學壓力的影響下,也不得不放棄了。為此,家長要逐漸改變對課外閱讀的態度和認識,創造有利于學生課外閱讀的條件,多購買合適的書刊,給學生提供一個有更多支持的課外閱讀空間。
四、社會方面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視、電腦、網絡已經遍布城鎮,如今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視,學校周圍有游戲室、網吧。于是不少學生把課余時間都花在看電視、玩游戲、上網上,還有些學生自制力較差,受社會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看一些不健康的書籍。因此,凈化社會環境、為學生提供優秀的文學作品成為一種必然,讓學生以讀好書為光榮,從而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總之,影響農村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因素很多。社會、學校、家庭應承擔起應有的責任,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使學生自覺閱讀、樂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