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小學習作課;課程資源;
課文插圖;課堂動態生
成;生活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3(A)—0048—01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為此,在小學生習作課中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把練筆貫穿于平時的學習、生活之中,使學生得到多渠道、多角度的寫作訓練,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利用課文插圖練習寫作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有許多課文插圖的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鳥魚蟲、風霜雨雪、古今建筑、風土人情、童話故事等方面,它們無一不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教學中,教師如能充分利用這些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賞心悅目的藝術天地、美妙神奇的童話世界和絢麗多彩的現實生活等資源,引導學生暢游其中,感受畫面內容,并根據畫面展開想象和聯想,進行說話、寫話練習,就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少年閏土》一文中有一幅描繪“我”與閏土分別場面的插圖,從圖上人物的神情、動作可以想象當時他們難舍難分的場面。分別時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的天氣,為他們的離別增添了一絲惆悵和凄涼。教學中指導學生寫“我”與閏土分別的場景時,可以運用在《十里長街送總理》和《軍神》等課文中學到的環境襯托和人物對話的寫法。有學生以《惜別》為題目,就寫出了:“天,下著鵝毛大雪,十分寒冷。就在今天,閏土要走了。我依依不舍地牽著他的手,不肯讓他離去。我多么希望時間能倒轉,多么希望能和閏土一起捕小鳥、撿貝殼、看跳魚,不過這一切都是奢望。風更猛烈了,雪下得更大了,閏土緩緩地往前走去,不時回頭,他的身影漸漸遠去、遠去……”這一精彩的片斷描寫。可見,充分利用文中插圖資源練筆,就可為學生的創造性寫作提供廣闊的天地。這樣的練習既可以促使學生的寫作興趣得到充分培養,又可以訓練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表達的能力。
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教材資源激發學生的情感,進行寫作練習。
二、利用課堂動態生成練習寫作
課堂動態生成是指在課堂中生成的超出教師預設方案之外的新問題、新情況,它根據教師的不同處理而呈現出不同的價值。巧妙捕捉、合理利用這些動態信息,能使課堂充滿“鮮活與生動”,散發出生命的活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有一次上語文課時,同學們正在專心致志地聽講,突然,教室里飛進來一只小蜜蜂,于是教室里頓時亂作一團,根本無法上課。于是,我索性和學生一道在教室里追趕蜜蜂。直到蜜蜂飛出,教室里才安靜下來。我及時抓住這一動態信息,讓學生練寫《蜜蜂飛進了教室》的作文。學生在習作中如實地再現了蜜蜂飛進教室的場
景,寫得情真意切、真實生動。
三、在生活中練習寫作
課程標準提到:“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習作水平才會提高。因此,教師要用心捕捉現實生活現象或設計多種多樣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使學生的習作寫得更真實、有趣,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
如:教學《一定要爭氣》時,我讓學生練寫“父親請求校長同意兒子試讀”的片斷。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很容易就走進父親這一角色。一學生寫道:“校長,求求你!讓我兒子繼續讀書吧,哪怕是跟班試讀也行。因為家里窮,17歲之前,我兒子一面幫家里做農活,一面跟我念點書,所以基礎差,這次考試,平均成績有45分已經很不錯了。校長,求求你!給我兒子一次機會吧!”
四、利用日記隨筆練習寫作
日記隨筆情感化很強,不必強行規定內容或形式方面的具體要求,而應創設話題情境進行日記隨筆練習。由于話題的創設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結合自己不同的生活體驗和對話題的不同感悟進行自由表達,故而先交流后寫作能夠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拋磚引玉”等作用,可使學生在廣泛的交流中更好地激活以往的生活體驗、習作儲備,做到“有米下鍋”。
綜上所述,教師只要有敏銳的課程資源意識,而且努力開發和利用各種有效的習作資源,拓寬作文訓練的渠道,多樣化地進行習作訓練,學生就會愛寫、樂寫,把寫作變成一件快樂的事 。